1、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也。——《曾国藩家书》
2、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3、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曾国藩
4、君子想要有所建树,必须自不胡乱求人知晓开始。
5、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曾国藩
6、吾人为学最要虚心。——《曾围藩家书》
7、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8、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皆自己真实受用处。忌成乐败,何预人事,自坏心术耳。
9、举世之所迷,智者之所独觉。——《曾国藩日记》。
10、[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曾国藩
11、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曾国藩
12、凡打仗,一鼓再鼓,而人不动者,则气必衰减;凡攻垒,一扑再扑,而人不动者,则气必衰减。——《曾国藩书信》。
13、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曾国藩
14、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15、学者有益,须是日新。
16、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曾国藩
17、"坚忍有恒"四字,最为办事要着,勿畏难中辍,勿滋生弊窦,勿遗人口实。照此进行,何患不达目的? ——曾国藩
18、至于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曾国藩家书》。
19、读书乃寒士本业,切不可有官家风味。——《曾国藩家书》
20、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曾国藩
21、凡用兵打仗上的事,做一节就说一节,若是预先便去说后面的好几节,到后来往往与事实不符。
22、学者能高众也,毋以胜人,行标俗也,毋以绳人,免矣。
23、当于极盛之时,预作衰时设想;当盛时百事平顺之际,预为衰时百事拂逆地步。——《曾国藩家书》
24、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25、莲香入座清,笔底当描成这般花样;湖水连天静,眼前可悟到斯道源头。
2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27、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曾国藩
28、天涯怀友月千里;灯下读书鸡一鸣。——曾国藩名言
29、君子事来而心始见,事去而心随空。 ——曾国藩
30、好谈己长只是浅。——曾国藩
31、自得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驱使,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戴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驱使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许?哀哉!
32、风盛衰在气象。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曾国藩家书》
33、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曾国藩笔记》。
34、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曾国藩
35、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颓然自馁也。——《曾国藩日记》。
36、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曾国藩日记》。
37、古之学者,知即为行,事即是学,今之学者,离行言知,外事言学。——曾国藩
38、读经要就情事参理道,读史要就理道定是非。 ——曾国藩
39、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40、才下手便想到究竟处。——曾国藩
41、年少无知,大抵厌常而喜新。——《曾国藩家书》
42、用人极难,辨识别人说的话也很不容易,全靠见多识广,仔细思考谨慎处置,心中要有一定的权衡。
43、与多疑者共事则事必不成,与好利者共事则已必受累,无实学却徒有虚名当知有祸变,凡专注一事终身则必有成就。
44、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
45、君子直不发人所不白;清不矫人所不堪;刚不绝人所不忍;察不掩人所不意;任不强人所不胜。
46、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曾国藩家书》
47、一切皆静静布置,胸有成足。
48、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曾国藩
49、勤俭节约,未有不兴。 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50、才下手便想到究竟处。
51、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曾国藩书信》。
52、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曾国藩
53、在待人上,曾国藩告诉纪泽,名之所在,当与人同分,利之所在,当与人共享。在行为上,曾国藩要求儿子举止要重,发言要慢,还要记住,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方可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以成才。他要儿子做有才有德之人:勤俭节约,自我约束,吃苦耐劳,能屈能伸。
54、自敬方能自尊,敬亲方能齐家,敬人方能使人敬己,敬业方能事业有成。——《曾国藩家书》。
55、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56、不能过谦,过谦则下无敬畏之心。——《曾国藩家书》。
57、凡发一谋,举一事,必有风波磨折,必有浮议摇撼。坚忍力争而后有济。——《曾国藩家书》。
58、改过则长善矣,甘贫则足用矣。
59、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曾国藩
60、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61、凡居官不可有清名,若名清而实不清,尤为造物所怒。——《曾国藩家书》
62、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曾国藩家书》
63、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曾国藩
64、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曾国藩家书》
65、凡人气质各有偏处,自知其偏而矫制之,久则自然,所以宋儒以变化气质为学问急务也。
66、诸弟不好收拾洁净,比我尤甚,此是败家气象。嗣后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伶俐,以为儿侄之榜样。——《曾国藩家书》
67、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68、君臣之知,须积诚以相感,而动疑主恩之义薄。——《曾国藩书信》。
69、期服去官,有犹子能行古礼;儒仕为侠,如先生岂是今人。
70、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常常记此二字,则长履大任,福祚无量矣。——《曾国藩书信》。
71、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72、祸福由天主之,善恶由人主之。
73、苍天不忍没斯楼,全仗那国手神工,再造千秋名胜;黄鹤依然来此地,愿借得仙人玉笛,长吹一片承平。
7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曾国藩
75、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非明乎性情,察乎流俗者,孰能知之?
76、"吾近于官场,颇厌其繁俗而无补于国计民生。惟势之所处,求退不能。
77、立法不难,行法为难。凡立一法,总须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曾国藩书信》。
78、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79、如能救焚拯溺,何难嘘枯回生。——《曾国藩家书》
80、若是遇到棘手的时候,请从耐烦两个字上痛下功夫。
81、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82、军事非权不威,非势不行。——《曾国藩书信》。
83、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84、家中兴衰,全系乎内政之整散。——《曾国藩家书》
85、何须择地?何须择时?但自问发愤之真不真耳!
86、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得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
87、若非道义可得者,则不可轻易受金。——《曾国藩书信》。
88、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曾国藩家书》
89、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曾国藩
90、繁华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荡是真正受用。
91、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92、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突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93、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谁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究可弥缝一二。——《曾国藩家书》
94、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万不可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曾国藩
95、自修之道,莫难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已独知之。
96、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小人不知祸福之相倚伏也,则侥幸以为尝。是故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意,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 曾国藩
97、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98、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节。——曾国藩
99、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出处:曾国藩家书
100、大约选将以打仗坚忍为第一义,而说话直有条理,利心不可太浓,两者亦第二义也。——《曾国藩书信》。
本文标题:曾国藩名言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