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名言

句文网    发表于:2023-12-14 09:20:53

第1篇:孟子的名言

1、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2、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

4、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

5、养心莫善于寡欲。

6、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

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8、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0、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11、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12、天下之本,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13、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14、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

15、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6、仁者无敌。(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7、历史典故的内容

18、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

19、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0、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21、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2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23、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

24、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名句

25、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6、天下之本,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2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孟子

28、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2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30、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孟子

31、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孟子·公孙丑》

32、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33、尽心下山径之蹊闲,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

34、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35、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

3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37、运用历史典故的原因

38、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0、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41、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

42、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4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告子上》

4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

45、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4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7、瞰其亡也,而往拜之。——孟子

48、参考文献:

49、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5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1、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52、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

53、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54、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55、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5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

57、偏颇的言辞,我能知道它的片面;过度的`言辞,我能知道它的缺陷;邪僻的言辞,我能知道他的偏差;闪躲的言辞,我能知道它的困境。――孟子

5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9、仁者荣,不仁者辱。——《孟子》

60、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

61、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6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6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64、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65、胸中正,则眸子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吒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庚哉?

66、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67、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

第2篇:孟子的名言

1、仁者无敌。

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4、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5、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6、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7、告之以有过则喜。

8、孟子的名言:养身莫善于寡欲。

9、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0、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2、敬鬼神而远之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3篇:孟子的名言

1、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2、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①,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uō)②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3、养心莫善于寡欲。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要有换位思考的能力、做法。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7、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把握时机,该干嘛就干嘛。

8、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要想获得更多自有,争取做个劳心者吧。

9、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环境并不能成为一个人变坏的借口,一个人的心志是由自己控制的。

10、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有了做事得边界,才能好好做事。

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4、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7、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18、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述之道。

19、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21、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2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时刻具备“仁、义、礼、智”之“四心”。

2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4、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只有戳到痛处,药方才起效。

25、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孟子》

26、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27、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29、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3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要“人和”,没有办不成的事。

31、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32、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知己难求,好好珍惜。

3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34、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35、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36、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3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8、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①,取二三策②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Chǔ)③ 也?”(《孟子·尽心下》)

39、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①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

40、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41、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福祸并不是上天安排的,是自己求来的,所以请多行善积德。

42、如千乘夺取万乘,百乘夺取千乘,然後为饱足也。

43、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44、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做人,无愧于心便好。

45、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管住嘴,对自己说的话,要负起责任。

46、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7、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48、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49、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50、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不同层次的人,忧虑的点不同,所以不要带有偏见。

51、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民心得天下。

52、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53、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54、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55、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56、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眼睛是不会骗人的,所以观察一个人就观察他的`眼睛。

57、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58、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①。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

59、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6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都是相互的。

6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62、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确立了终身的志向,才没有眼前的忧患。

63、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64、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道不同不相为谋,何必恬不知耻。

65、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66、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知,心为甚。——任何事情,都要去权衡下才能知利弊。

67、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不要好为人师,切记。

68、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69、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不义之财,不可收。

7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君子,定当志存高远、洁身自好。

71、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72、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自暴自弃者,不接触为妙。

73、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74、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第4篇:孟子的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4、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5、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6、惟有贤者然後乃得乐此耳。谓修尧舜之道,国家安宁,故得有此以为乐也。不贤之人,亡国破家,虽有此,亦为人所夺,故不得以为乐也。

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8、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9、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0、如千乘夺取万乘,百乘夺取千乘,然後为饱足也

11、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2、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3、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14、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

15、吾善养浩然之气。

16、仁者无敌。

17、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18、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1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0、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23、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4、孟子问王曰:今有战者,兵刃已交,其负者弃甲曳兵而走,五十步而止,足以笑百步者否

25、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6、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27、养心莫善于寡欲

28、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29、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30、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能够衣帛矣

31、始作俑者,其无後乎

3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4、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35、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

36、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3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8、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39、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40、地方百里而能够王

4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3、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4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5、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46、“王知夫苗乎?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47、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48、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49、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0、孟子言上下交取其利而国丧亡者,是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所弑也,无它焉,则千乘之家欲以万乘之利为多也。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所弑也,亦无它焉,是百乘之家欲以千乘之利为多也

51、孟子言凡欲天子之万乘者,且於其内取千乘,而为天子之诸侯;欲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内但取百乘而为之大夫,是亦不为少矣,何必交相争夺,慕多为胜耶

52、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53、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54、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5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56、远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无人君之威仪也;就而近之而不见所畏焉,言无人君操柄之威也

5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58、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59、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6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62、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63、贤者而後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64、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名句

65、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孔子之门徒,颂述宓义以来至文武周公之法制耳,虽及五霸,心贱薄之,是以儒家後世无欲传道之者。故曰臣未之闻也

66、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67、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68、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69、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能够食肉矣

70、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7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72、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73、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74、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7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7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77、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78、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79、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80、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8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8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83、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84、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名言

85、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86、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87、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8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89、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90、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91、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述之道

92、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遗弃其亲者,亦未有存义而後去其君者

93、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众

94、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95、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96、,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97、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98、惠王今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国,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99、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贪杀人,人则归之,是故文王视民如伤,此之谓也

100、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10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102、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103、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孟子名言

104、於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於诸侯,思济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於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10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10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107、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108、王如知此不足以相笑,王之政犹此也,王虽有移民转粟之善政,其好战残民与邻国同,而独望民之多,何异於五十步笑百步者乎

109、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110、”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说《诗》也。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一样

111、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112、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11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第5篇:孟子的名言

1、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孟子

2、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轲 《孟子·告子下》

3、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 《离娄篇》

4、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轲

5、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6、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

7、 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孟子

8、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孟子

9、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轲

10、 梁惠王下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孟子 《孟子》

11、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

12、 告子上 食色,性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孟子》

13、 志,气之帅也 ——孟子

14、 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 ——孟子

15、 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

16、 尽心知性,尽性知天。 ——孟子

17、 不以文章害辞,不以辞害志 ——孟子

18、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

19、 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孟轲 《孟子》

20、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孟子 《孟子》

21、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孟子"

22、 人无廉耻,王法难治 ——孟子

23、 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 ——孟轲

24、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孟轲

25、 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仁者无敌。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孟子》

26、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孟轲

27、 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孟子

28、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

29、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30、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轲

31、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32、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孟子

33、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轲

34、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轲

35、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轲

36、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孟子

37、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孟子 《滕文公》

38、 尽心上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孟子 《孟子》

39、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轲

40、 不以规矩不能成为方圆 ——孟子

41、 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孟子

42、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孟轲 《孟子》

43、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

44、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

45、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孟子

46、 夫志,气之帅也。 ——孟轲

47、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孟子》

48、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孟子 《孟子》

49、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 《孟子·公孙丑上》

50、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

51、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

52、 尽心下 山径之蹊闲,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 ——孟子 《孟子》

53、 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孟子 《孟子》

54、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孟轲

55、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人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 ——孟子 《孟子·离娄篇下》

56、 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 ——孟子

57、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孟子

58、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

59、 “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孟轲 《孟子·离娄上》

60、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61、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孟子》

62、 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

63、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孟轲

64、 告子下 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月5日名言)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 《孟子》

65、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孟子

6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67、 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孟子 《孟子》

68、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轲

69、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 《告子上》

70、 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孟子

71、 吾善养浩然之气。 ——孟子

72、 天下之本,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

73、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

74、 公孙丑上: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 《孟子》

7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76、 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 ——孟子

7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78、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尽心上》

79、 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来访的客人 ——孟子

80、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81、 人不可以无耻。 ——孟子

82、 情至之语,自能感人 ——孟子

83、 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

84、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孟子-离娄下》

85、 离娄下 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闲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于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孟子》

86、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轲

第6篇:孟子的名言

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仁则荣,不仁则辱。

5、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7、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8、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0、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尼采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3、政治及经济方面:孟子着重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张。

14、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5、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17、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18、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19、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20、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2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2、性善论: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23、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24、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26、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7、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28、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29、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0、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3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32、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3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34、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3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6、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3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9、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40、仁者无敌。

4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3、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44、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4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4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47、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8、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9、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50、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52、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53、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54、民事不可缓也。

55、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56、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第7篇:孟子的名言

1、人生最幸福的事:不是最后得到一束鲜花,而是永远被鲜花包围。

2、谁给我一个指南针,让我日夜放弃;是谁给了我一个孤独的坟墓,让我在这一生中安静而温柔。

3、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冬天。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无论何时结束,重要的是结束后不后悔。

4、生活是一本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人生是一架六弦琴,能奏出许多美妙的旋律。生命是一个帕伽索斯的时钟,它的发条是用来凝结生命的。

5、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强者创造命运;智者改变命运,弱者向命运屈服。

6、不要让小小的争执让你远离最亲近的朋友,不要让小小的怨恨让你忘记他人的善良。

7、家路上的路灯断了几盏,没有路灯我看不见路,却看不见说话的权利却有孤独的影子。

8、不要说你有多好,别人不会相信;不要说你有多坏,别人会相信你的。

9、做一个优秀的人,光有逻辑头脑是不够的;一个人必须有坚强的性格。

10、每次他伤害我,我都会用过去美好的回忆原谅他。然而,最好的回忆也是有用的结束的一天,到最后只有剩下的回忆,一切都变成了一种折磨,也许我从来没有认识他。

11、与其让别人羡慕你是贵族的后代,不如让别人羡慕你是贵族的祖先。要过一种不同的.生活,你必须有不同的想法。人在这一生中要么是别人的榜样,要么是别人的学习榜样。

12、人生应该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但应该有一个度,欲望是被人控制的,那就是力量;贪婪是指一个人被欲望所控制。

13、物质生活的匮乏会让相爱的两个人撞得丑陋不堪,如果你爱一个人,你就得努力工作,丰满的物质是保持爱情之美最好的方式。

14、人生怕坐上四艘船:一个名字;一个盈利;一个是颜色,一个是空气。

15、做一个好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做一个好人要靠一张善变的脸。

16、人应该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

17、一个态度问题涉及到一个人做所有事情的动机,一个人有好的态度,那么他一定能把工作做好,一个人有不好的态度,那么即使给他好的条件也做不好。

18、规则不能很好地教育孩子;他们总是忘记他们。但是,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不借助于记忆就很容易也很自然地工作起来。

19、世界是利益的事情,没有利益就没有伤害,没有无害的利益,选择是人的本能。

20、青年要自己照顾自己,青年要自力更生,中年要自我控制,老年要自证其明。

21、良心是每个人最公正的法官,你可以欺骗别人,但决不欺骗自己的良心。

22、没有动荡就没有和平,没有紧张就没有轻松,没有悲伤就没有欢乐,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这是我们生存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23、生活中一定不要太敏感,认为太多的伤害反而是自己,说话者无意中听者用心,随便一个字,你想思考东想西不累吗?听的人记得许多事,说的人却忘记许多事。

24、我们必须做的准备是认识到一个新的开始并不等于一个新的开始。所以我们要学会面对可能的挫折,学会坚强。

第8篇:孟子的名言

1、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4、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0、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2、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1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5、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6、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7、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9、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1、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3、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2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5、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2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7、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29、民事不可缓也。

30、仁则荣,不仁则辱。

3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2、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33、人皆可以为尧舜。

3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5、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6、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7、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8、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9、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40、仁者无敌。

41、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4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3、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44、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45、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46、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47、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4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4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0、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51、养心莫善于寡欲。

52、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53、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54、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55、其进锐者,其退速。

5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58、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59、尽信书,不如无书。

6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6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62、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第9篇:孟子的名言

1、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5、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6、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8、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9、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以下是由名言网小编为您整理推荐的孟子和孔子的.读书名言,欢迎参考阅读。

13、放于利而行,多怨。

14、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6、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8、听其言而观其行。

1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0、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2、不学诗,无以言。

23、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4、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25、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26、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7、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8、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29、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1、有教无类。

32、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33、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5、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0、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4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42、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43、(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5、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47、礼之用,和为贵。

48、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49、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50、巧言乱德。

51、过,则匆惮改。

5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53、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54、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55、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56、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57、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58、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5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0、不学礼,无以立。

6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2、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66、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67、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6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70、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71、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72、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73、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74、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7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76、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77、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78、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79、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8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8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2、巧言令色,鲜矣仁。

83、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8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5、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8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88、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89、刚毅木讷近仁。

90、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9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93、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94、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9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96、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9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9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99、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0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第10篇:孟子的名言

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其进锐者,其退速。

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5、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7、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8、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0、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11、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12、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13、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1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5、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1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8、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

19、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

20、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21、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2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3、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24、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2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6、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27、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28、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29、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30、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31、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3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4、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5、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36、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37、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38、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39、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0、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2、王顾左右而言他。

43、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44、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45、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4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7、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48、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49、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0、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5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52、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3、食色,性也。

54、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55、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5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57、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58、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5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6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61、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62、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63、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6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6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6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7、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68、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第11篇:孟子的名言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5、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6、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7、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8、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9、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3、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15、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16、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7、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18、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19、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20、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2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3、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5、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26、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8、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9、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30、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5、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3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7、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9、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第12篇:孟子的名言

孟子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五十步笑百步。

老而无妻日鳏,老而无夫日寡,老而无子日独,幼而无父日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孔子名言: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第13篇:孟子的名言

(1)尽信书,不如无书。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也。

(9)尽信书,不如无书。

(10)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即圣也。

(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1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

(13)彼一时,此一时也。

第14篇:孟子的名言

1、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

原典大意:上上下下相互追逐、攫取私利,国家可就危机四起了。

反思: 学校教育的最大失败在于没有培养出高尚思想的社会公民,而是造就了大批汲汲于名利的人。这种状况的形成,与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大环境有关,更与教育者甚至文 化精英阶层的“功利”观念密切相关。学校培养的应该是品学兼优的人才,而不只是赚钱的机器。孟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他把“明人伦”作为教育之首要,真是一针见血。

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原典大意:道德高尚的人,是童心未泯的人。

反思:今天,许多年轻教师初涉教坛,却表现出对儿童的厌恶,所以,体罚、责骂甚至侮辱学生的事件屡屡出现。

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原典大意: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

反思:孟 夫子的这句教育名言被国人严重误读了!在很多人眼里,高分生就是“英才”。于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重金抢夺高分生成为公开的秘密。可悲的是,天真活泼的儿童一进入学校,便越来越缺乏想象力、创造力,渐渐丧失远大理想。难怪有人戏谑地说,我们的教育是“得天下英 才而愚昧之”。

4、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原典大意:贤人是自己先弄明白了再去让别人明白,现在的`人却是自己稀里糊涂便企图让人明白。

反思: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条涓涓流淌的小河。可是,目前很多中小学教师甚至大学教授无心钻研业务,满足于“参考书就是这样说的”,或从网上直接下载资料。因而,在课堂上“避难就易”“照本宣科”或者“随意发挥”成为常见现象。造成的后果是,谬种流传,误人子弟。

5、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原典大意: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

反思: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物质优裕的时代。生活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精神世界充斥着浅薄的搞笑娱乐。他们稍遇挫折或不如意的事,便使性子,甚至做出出走、自杀 等极端行为。作为家长,不要对孩子娇生惯养,培养其自立节俭的好习惯。作为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磨难意识的教育,适时组织开展野外生存体验等活动,提高 其磨难承受力。

6、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原典大意:远看他不像一个君主,接近他也感觉不到帝王应有的那种威严。

反思:教师,尤其是名师,名在学识、情操、道德、人格,而非金钱权位、功名利禄。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为人师者若具备了这些高尚的理想人格,校园才会成为真正的净土,才会成为影响学生的巨大精神力量,继而优化社会风气。

第15篇:孟子的名言

1、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

2、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3、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5、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述之道

6、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8、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10、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1、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12、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13、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7、孟子言凡欲天子之万乘者,且於其内取千乘,而为天子之诸侯;欲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内但取百乘而为之大夫,是亦不为少矣,何必交相争夺,慕多为胜耶

18、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19、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0、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21、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22、惟有贤者然後乃得乐此耳。谓修尧舜之道,国家安宁,故得有此以为乐也。不贤之人,亡国破家,虽有此,亦为人所夺,故不得以为乐也。

23、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众

2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5、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26、孟子言上下交取其利而国丧亡者,是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所弑也,无它焉,则千乘之家欲以万乘之利为多也。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所弑也,亦无它焉,是百乘之家欲以千乘之利为多也

27、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28、惠王今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国,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29、如千乘夺取万乘,百乘夺取千乘,然後为饱足也

3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32、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3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34、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35、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6、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37、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8、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39、仁者无敌。

40、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41、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4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43、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44、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45、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4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47、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48、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49、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50、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5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52、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53、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54、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55、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5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8、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59、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0、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61、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着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

6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63、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64、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6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