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这部电影,已经算得上是老片了,但是美好的东西,在时光面前,只会被打磨成经典。
它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其实,我们就像鲲,鲲没有得到绝对的自由,它只能依靠风来飞翔。而我们,被学业束缚,被家长老师所规范,但总有那么一点点时间,与自己独处,那时候,我们就是自由的。
强者自救,圣者度人。安迪就是所谓的强者。被派去做特殊工作时,他冒着被退下高楼的危险,帮狱警忙,得到了请狱友喝酒的机会。他并不喝酒,但当夕阳洒在肩上,一伙人一起坐在楼顶喝酒时,坐在屋顶上,他笑了,带着幸福的微笑。在这一刻,他有种修缮自家屋顶的错觉,那样的自在,这是他自己争取到的自由。
而弱者,却选择被囚禁,布鲁克斯在监狱里待了五十年,他被释放后,甚至无法适应自由,选择了自尽。或许这很奇怪,得到了想要,却没办法享受。这就像瑞德说的,监狱很有趣,刚入狱痛恨这高墙,渐渐习惯它,最后,甚至只能依靠其生活。人们总是在规则的高墙下,束缚了自己,最后,甚至无法适应原属于自己的,个人的自由。
影片里有一个片段让我记忆深刻,安迪说,希望在心里,别人是无法触碰的,而瑞德却说,希望是危险的,它会让人疯掉。可正是希望,让安迪在二十年间凿开了瑞德认为六百年才凿得开的路。也正是对自由的渴求和毅力让安迪在弥漫恶臭的下水道里匍匐半英里,成功走向自由。在他站起来那一刻,大雨瓢泼,电闪雷鸣,我却好像看到,希望冲破厚厚的漆黑的云层,带来成功。安迪的坚持,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懦弱,或许是学了四年却因无法忍耐压筋的疼痛而放弃的舞蹈,因为无聊就总是逃课的素描。而在这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这么懦弱。
忙着!可生活还有很多美好,不只有束缚和规则,或许我们应该偶尔放慢匆忙的脚步,享受自由,或许是与自己独处,或许是约上几个真心的朋友。
第2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伟大的片子,它意蕴丰富,内涵深刻……(以下省略废话1000字)但在看完以后,我的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单词:体制化。
体制化是什么?借用瑞德的说法:“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周同学(我一同学)概括得很对:体制化是我们对某一环境由不接受到接受的过程(大致是这个意思)。但是我想说:这不是体制化的本质,这只是它的表现。我认为,体制化的本质在于消灭人的能力,将人变为一个器物。
何以见得?老布出狱后的自杀,其原因是认为自己丧失了价值,处于茫然中无法自拔;而瑞德在出狱后也无法适应外界的环境。他们的这些行为的根本来源在于:他们丧失了能力。他们丧失了工作的能力,丧失了与人交往的能力,丧失了适应社会的能力,丧失了融入社会的能力。是监狱的生活使他们的能力丧失。监狱的基本属性是限制,基本目的是防止内部犯人危害社会。能力作为一种技能,必须不断地更新、不断地练习。而在监狱限制的属性下,个人的行动是受限的,由此导致了个人能力的温习、更新也是受限的。
在监狱这个相对稳定固定而不流通的环境下,犯人无法习得新的能力,同时旧的能力得不到温习,他们的能力就丧失了。在能力丧失的同时,犯人们也履行着监狱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们便习得了某一特定的、实用(这里的实用并非日常生活中所谓的实用,而是作为一个器物,直接改造世界的实用)的能力。长久的消失与习得的并行之下,他们便慢慢地变成了体制的一颗钉子。他们作为人的价值、能力和特征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他们作为工具的存在。这就是体制化。
回到周同学的论述:体制化是由不接受某个环境到接受的过程。我们不愿意接受某个环境,是因为那个环境限制了我们本身技能的发展、温习与习得。当我们不幸入狱,完成上一段我所说的过程的时候,我们作为一颗没有其它用处的钉子,已经没有脱离于该集体而存在的能力了,于是我们不得不接受。同时思维方式也受了这种“被限制”现状的影响:我们不认为我们以前干的那些事情是理所应当的了。这不禁让我想到了《飞越疯人院》(参见我关于此片的影评)(我阅片真丰富啊!)。里面的“病人”同样也是被体制化了的。当有人逃出了医院的时候,他们欢呼,可是他们不走。这是被体制化的典型表现。而《飞越疯人院》中男主角的死亡,恰好是对体制化最伟大的反抗。这两部电影在呼应中完成了对方的不朽。
同时,体制化使得监狱有自我维护的能力。先被体制化的影响后来人;如此一直周而复始。而已经受体制化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应当是一颗钉子,加之他们丧失了脱离体制的能力,他们便被困在监狱里。这就是监狱的力量来源。
那么,体制化又与希望有什么关系呢?希望,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之一。它使得人类有了反抗自然、改变自然的勇气。它代表了人身上那些高尚的品格,是人的特征。在无限的体制化中(见后文),是希望保留了人类尊严能力生命的火种。人作为人而非工具的能力就被保留。如果没有希望,安迪就不会如此地渴望自由,他就不会做出努力。赞颂希望!
那么,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片子除了简单地论述体制化与自由之外还说了什么呢?其实,如果我们把整个故事的发生环境改一下,改成:一个死气沉沉的国企或者是其它的什么地方,我们就可以发现:肖申克监狱实际上是一个象征,是全部集体的一个缩影。在不同的集体内,我们都受到了不同的体制化。这就是本片的现实意义:保持独立,保持希望,不受别人的归化(制度化实际上是集体对个人规划的一种方式,通过制度化,塑造个人的人格状态,进而达到向内维护集体,向外保持排外的目的)。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不难想到马克思笔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就是现在社会的部分状态)。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有详尽的分工。在一个岗位里,我们都有固定的工作。我们就像是肖申克监狱里的囚犯,或者更明白一点来讲:我们就像是一台机器,一个办公室就像是一座工厂。我们身上更大的意义就在于维护集体、成为体制的一颗钉子。这是本片对现代社会的批判。这就是它的现实意义。
伟大的肖申克,伟大的斯蒂芬金!
第3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老布到此一游”
西装革履,神情肃穆,雕刻的手微微发抖。
这位在监狱里面待了几十年的老人,一旦离开肖申克监狱这个笼子,竟然没有半分的欣喜,而是选择了死亡。自由,现实的社会,对他而言,竟然似没有围墙的监狱,比有围墙的监狱还要可怕。半夜惊醒,因为恐惧而睡不着。没有人引导,没有同类,无法适应这陌生的世界。在超市里蹒跚地为货物装袋,满脸的每一条皱纹都带着惶恐,都在绝望地下沉。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孤独胜过肖申克监狱里的小格子。唯一的愿望,是那有了自由的鸟儿是否会回来看一看这位孤单的老人一眼。
这是社会惩治罪犯的目的么?多年前,或者他曾经十恶不赦,然而几十年后,他只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但他走在跟他的认识之间相差了几十年的社会,看到对他而言奇形怪状的新科技,无所适从。这是时候,你是否想过走进银幕,安慰这个老人?他不是跟我们的爷爷一般年纪么?他已经没有危害社会的力量了。
多少人看《肖申克的救赎》被阿迪的个人的英雄主义所倾倒,当然,我也会震撼他的求生能力。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力量。事实上,教室里有第一排,也有最后一排,都必然要人有去坐。社会有伟人,也有罪犯,有人推动历史的前进,也有人拉历史的后腿。我们能做的,就是让整体的水平提高,而不是人人都倾慕伟人。毕竟,伟人是少数中的少数,英雄也一样。用所有的力量去培育一个英雄事实上是不现实的,你愿意成全他人么?所以不如让大家都努力前进。
所以我愿意相信导演是在用讲述英雄主义的手法来提倡人文关怀。虽然他说“有的鸟是不会被关住的,因为它们的羽毛太美丽了!”但是这样的鸟是不多的。这个世界只有一部《肖申克的救赎》,当然你可以说还有《越狱》。不错,“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Michael在实践这句话的同时,也表明了一种态度,他们都是为了无罪而做的努力。如果制度完善到没有冤案,他们也就不会出现。是因为社会没有关注这个方面,所以他们才会浮出水面。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样,也没有无缘无故有的反抗。
我想我会永远缅怀老布出监的忧伤和孤独,那是被忽略的一个群体的无声的抗挣。阿瑞和老布以同样的孤独而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这是希望所迸发的力量。安迪与其说是一个引导的圣者,不如说是一种思想力量的代表,一种顽强自救的态度,一种抗争意识。我们不愿意让导演创造的这种“奇迹”成为“ 昙花一现”的绝响,所以,影片流传几十年。每个人都感受到影片带给人的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自救,也可能救人,只要你愿意。
影片结尾出现的大片蓝蓝的海水,与监狱的压抑成鲜明的对比,那是我所见过的最耀眼最舒畅的蓝色,那是自由的颜色。当你跨越你所认为的不可能,你也可以拥有你生命中繁华盛开的美景。
第4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最彻底的毁掉一个人,不是折磨他的肉体,而是毁灭他的灵魂。
几米见方的小房间,渺渺可见的光线,形态各样的“邻居”,凶狠恶毒的狱警,贪婪虚伪的典狱长,这是鲨堡监狱生活的主调,是犯人们朝夕所处的生活环境。在这恶劣的环境里,有人失去希望,精神崩溃;有人摊手妥协,向体制低头。而安迪的心中,始终充满着对自由的向往和永不磨灭的希望,即使在瑞德“希望是一个危险的东西”的提醒下,尽管在监狱“博格斯三姐妹”的折磨和侮辱下,即使在翻案的希望被典狱长抹去的黑暗下,他的灵魂也始终保持着坚韧。
“害怕让你被禁锢,希望你能自由。”从始至终,安迪从未停止过对所有人灵魂的救赎。为狱警办事换来的冰啤酒,建设起的监狱图书馆,响彻整个监狱的《费加罗的婚礼》,安迪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囚犯们重燃希望,脱离体制,向往自由。他不是一名囚犯,他是鲨堡监狱的救赎者。即使在他已经将隧道挖好后,也没有马上离开,而是抱着最后一丝成功救赎他人的希望留下。
可惜,现实不是童话故事。虽然安迪始终在努力去救赎,但可惜的是,在已经体制化的监狱里,囚犯乃至狱警的灵魂都早已被深深的囚禁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在狱中居住长达五十年的老图书管理员老布,在获得假释时情绪激动,甚至险些为了留下而做出出格的事情。在他完全被体制化的灵魂里,人性早已被摧残的残破不堪。出狱后,他的生活也始终无法进入正轨,他已经完全与世界隔离了。“博格斯三姐妹”同样是这种可怕体制下的产物,在被扭曲的人性驱使下,他们做出了一件件令人作呕的变态行为。除了瑞德,其他囚犯也始终没能理解安迪的所作所为,只当作饭后谈资,津津乐道。他们没能理解安迪的用意,最终使得安迪在汤米死后失去了拯救其他囚犯的希望。
瑞德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行在他假释请求的一次次被驳回,幸运在他是唯一一个真正得到安迪的救赎的人。他是这部电影中的那成为现实的希望,他的灵魂最终拥抱了自由。整部电影中,他的内心独白是他逐渐拥抱希望的见证,他对自由的向往,使得他和安迪一样脱离了体制的束缚。
强者自救,圣者救人。安迪是一名强者,而圣人何在?无人可知。正如庄周《逍遥游》中所诉“圣人无名”,没有人知道圣人所在,也正因如此,没有人是真正的圣人。当你为一个乞丐捐款时,你是否真正帮助了他?也许他在得到捐助之后,更加没有靠自己努力去生活的信念,灵魂陷得更深。你的帮助是否能称之“救赎”,答案不得而知。
也许我们真正需要寻得的,不过是对自己,仅仅是对自己灵魂的救赎。
第5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本电影讲述了一个小有成就的青年银行家安迪,因涉嫌杀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锒铛入狱。在这座名为肖申克的监狱内,希望似乎虚无缥缈,终身监禁的惩罚无疑注定了安迪接下来灰暗绝望的人生。未过多久,安迪尝试接近囚犯中颇有声望的瑞德,请求对方帮自己搞来小锤子。以此为契机,二人逐渐熟稔,安迪也仿佛在鱼龙混杂、罪恶横生、黑白混淆的牢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求生之道。
他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帮助监狱管理层逃税、洗黑钱,同时凭借与瑞德的交往在犯人中间也渐渐受到礼遇。表面看来,他已如瑞德那样对那堵高墙从憎恨转变为处之泰然,但是对自由的渴望仍促使他朝着心中的希望和目标前进。而关于其罪行的真相,似乎更使这一切朝前推进了一步……
电影中有这样一句话:You know some birds are not 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s arejust too bright.意思是: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所以安迪选择自由,他用尽了毕身心血,在入狱的19年里,一直用那把小小的锤子,一下又一下的敲着,在此之中他利用自己的知识,为典狱长洗钱,来为自己的伙伴们获得更大的利益。他还每周写两封信给议会和慈善团体,将监狱里的储蓄室改成了新英格兰最棒的监狱图书馆。而且,还帮囚友们考取中学文凭。日子就这样过去了。虽然安迪早就挖好了地洞,但是,他一直没有离开监狱,因为他觉得自己应该救赎自己的囚友,同时,也救赎着自己。
当他从自己挖了19年的地道中爬出来,逃离了监狱。当他终于逃离时,在暴雨中,他脱下衣服,伸开双臂,迎接着新生。我才知道,自由,一直都在他的心中。那一刻,我忍不住潸然泪下,不仅为他的重获自由高兴,更感动于他的执着。
我也懂得了救赎的含义——面对厄境,不去抱怨,努力适应它。利用自己的知识,和伙伴们互相帮助。坚守信念,永不放弃!也许,面对环境的不如人意,我会自我消沉;面对人际关系的困惑,我会黯然;面对学习的压力,我会放弃。
但是,从安迪身上,我看到了他写信时的坚毅,挖地道时的不放弃,帮助别人时不抛弃。他,就是我心理上的支撑点。
第6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暑假看了不少的电影,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一部励志的电影,名叫《肖申克的救赎》。
乍看影片,我认为这只是一场悲剧,一次花费了大半生的代价,用去了无数可能的机会的莫须有的“救赎”。安迪,是整部影片的主人公,也是现代社会中的苦难者的代表,他是一名银行家,却被诬陷谋杀自己的妻子及其情夫而被判终身监禁来到了肖申克监狱。
在这仿佛天昏地暗的监狱生活中,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他用自己丰富的金融知识帮助狱长“合法”地逃税,甚至帮助狱长洗钱,以此换得一些对囚犯、对自己稍微宽松的待遇。在监狱艰难的环境中,他并没有像他的监狱朋友瑞德说的一样,像所有的狱友一样,被监狱的生活慢慢磨灭的没有希望与信念。为了给予同伴们生的希望,他教狱友们读书,学习,甚至不厌其烦地给政府写信,并在得到了回应——政府向肖申克捐赠了图书、唱机。在他的坚持不懈之下,在他的二十年的准备之下,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终于成功的穿过了他挖了十九年的通道,奔向了那座没有回忆的小镇。
我深刻的记得,当他收到政府赠送给肖申克监狱的唱片后他欣喜的心情。他不惜被关禁闭一个月,将唱片通过广播传达给了所有肖申克监狱里的人,当时我并不知道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但是当《费加罗的婚礼》响起的那个一刻,所有的狱友被这声音震撼了——一丝来自凡间的气息带着自由的向往。哪怕只是刹那的爆发,哪怕只是一念之差,却似乎唤醒了狱友们心里一丝尚未完全泯灭的东西。我也深刻的记得安迪说过的一句话:世上有些地方是石墙关不住的,在人的内心,有他们管不到的东西,完全属于自己,那便是希望。是的,当我们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还有希望在,还有未来在。
越往下看,我越佩服安迪如此强大的信念,他靠那一把小的如同拳头大小的石锤,一点点,一点点的挖通道,然后把挖出的泥土偷偷地倾倒在场子上,这样一晃就是二十年,二十年的他在肖申克监狱度过了大半青春,他也苍老了不少,但唯一从未动摇过的便是希望。当他冒着大雨从通道中顺利的逃脱出来时,他脱掉上衣,对着天空声嘶力竭地呐喊时,我流泪了,漫漫无期的监狱生活,寂寞无望的日子,灵魂被禁锢,意志被消磨,有多少人在这日子中失魂落魄,有几个人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坚定执着,恪守必胜信念,通过艰苦卓绝地努力摆脱厄运开启美好的生活?想必是众人皆醉,唯我独醒!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人生中能舒坦平安一帆风顺地渡过一生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一生中肯定会有波折,既有顺境,也会有逆境的时候,如何身处逆境而心存希望,安迪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在蒙受这样奇耻大辱中能以一颗火热的心,不断温暖自己,还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向周围的人传递正能量,让友友们感受到监狱只能锁住人的身体,却无法囚住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希望,命运只会眷顾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实践者,只有通过努力抗争,艰难的付出后终有回报,自由之门才会为你打开。
第7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希望是一个好东西,也许是最好的,好东西是不会消亡的。——题记在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昨日还是大银行家的安迪,一夜之间,由于误判,变成了一个杀人囚徒,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即便是身陷囹圄。可以为朋友拿到冰爽的啤酒,也可以帮狱警解决交税问题,更可以为了更新图书馆,连续寄了六年的信。但这一切看似和平的生活,却是他追寻自由的开始。
“反正人只要二选一,忙着活,或忙着死。”他以坚强的意志,用那让瑞德曾经“六百年都不可能挖出一条隧道”的话成为超越时空的可能,就在安迪爬过了那500码的臭水沟时,暴风雨不仅洗涤了他的身体,更洗涤了他的灵魂。以帮监狱长洗黑钱的身份,以一己之力,摧毁了肖申克中的黑暗。
安迪,他不怕毒打,没有被高大而严峻的高墙拘束了信心与勇气,即便是逃出了重重围墙,也只想与朋友回归平淡的生活。
脆弱的人不堪一击。只有满怀希望。不失去自我的救赎,才有可能重获自由。内心光明,心怀希望的人。哪怕在肖申克的牢狱里。囚禁住的是他的肉体。囚禁不住的是他渴望自由的灵魂。
一个人,无论是经过多少命运的摧残,只要心中仍有希望,那么就能一直坚强的活下去,就像影片中所说的:“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只有相信希望,才能真正意识到生命的价值,不被世俗所左右,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肖申克的救赎》带来恒久不变的友情与生生不息不灭的命运之火,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与坚持的可贵,高唱自由之歌。
第8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老片子,其实我在很早之前就已经看过一遍了,这几天又刷了一遍,从拍摄到现在,历经十几年的老片子依旧充满了魅力。主要讲述了银行家安迪的“自我救赎”,为了重见光明、追求自由的故事。电影中传递给人一种对自由的强烈渴望之情和对希望的坚持,具有着不屈的信念。这部电影真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肖申克,并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座监狱,顾名思义,就是关押犯人,让人改过自新的地方。在这里犯人们无论干什么都要报告,最终让他们成为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希望、自由和尊严在这里已经消亡殆尽。正如瑞德所说:“刚进入监狱时,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生存。”在这部电影中,监狱已经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老布,一个已在监狱里度过了半个世纪的七旬老人。在这里他可以凭着自己受过的教育来赢得一点点其他犯人的尊重。有一天,得知自己被释放的老布,第一反应反而是恐惧。像笼中的鸟儿被关的太久之后已失去了飞翔的能力一样,老布已没有了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因此不可避免地被社会淘汰了。事实上,老布也曾尝试着融入社会,可是五十年的距离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最后老布在一间昏暗的房子中自杀了。
老布的悲剧令我们心痛。电影里,瑞德认为老布的悲剧是因为体制化,并觉得自己,甚至是整个监狱,都正在沦为体制化的牺牲品。那么从现实来看,一些心理素质不强的学生也正在演绎着同样的悲剧。有些学生在学校里待了太久,进入社会后,像老布一样,因为缺乏生存的能力而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在经历挫折之后,就不堪重负而了断自己年轻的生命。
安迪本来是一个年轻而有前途的银行家,可是他被冤枉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只不过凶手没有找到,被判了两个无期徒刑。进入了肖申克的高墙之内,安迪除了遭受了严格的管理体制,还收到了"三姐妹"肉体上的折磨。遇上这样的事情,谁都会失去理智,然而安迪却例外。
安迪从不抱怨生活的不公,只是默默地努力去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冷静、勇敢、顽强、从不放弃用智慧来进行反抗,这正是安迪的不同之处,也正是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所缺乏的。面对困难,我们总是过于浮躁,急着去抱怨而不是去思考;总是过于怯懦,急着逃避而不是去面对。这也是我们要向电影中的安迪学习的。
当所有人认为安迪要被压垮时,他在一个暴雨滂沱的夜晚爬过500码的充斥着恶臭的管道后寻获了属于他的自由。20年的时间,一把石锤再加上安迪不屈的信念和对自由的渴望,最终挖通了一道瑞德认为要600年才能挖通的道路。实际上安迪始终都是自由的,他的心灵并没有被肖申克的高强所束缚,对自由的渴望和对逃出去的信念也从未动摇。因为制度只能规范一个人的行为,却不能禁锢人的思想。
第9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鸟,似乎生来就是一种向往蓝天、渴望自由的生物。人们在经历苦难、深感疲乏时总会用它们来寄托自我的情感,写一些关于它们的文字。人们羡慕婉转歌唱的夜莺、翱翔天际的海鸥、放浪不羁的鹰,但如今常见的鸟大多都被关在鸟笼中,丰衣足食。它们很少歌唱。有些只会重复着别人所说的话,引来一阵阵欢笑。在死亡之前,它们是没有灵魂的。
——题记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片在几年前就已有耳闻,但由于各种各样大片冲击着眼球,导致这部影片一向没有看,直至今年寒假。
这是一部甚至比我年纪还大的老电影,片头曲就能够感到一股浓郁的岁月感。整部影片以一种叙述的方式交代了主人公Andy在狱中靠着矢志不渝信念,缜密的计划从而成功越狱的故事。故事无复杂的情节,它如流水一样慢慢的发展,以至于在最终的嘲中,我仿佛也同Andy与他的朋友站在那片海滩上,那艘破船旁,静静的看着他们相拥,看着他们微笑,感受着潮起潮落。
真正一部好的电影,给你的绝不仅仅是为绝妙的动画特技而折服,也不是为男女主角的悲惨经历而潸然泪下。他是一种内心的平静,你会随着一部电影,感受到岁月在人的身上到底改变了多少。就像电影里的监狱,它象征的不仅仅是一个地方,它更是一种规则,一种界限。一开始,人们会痛恨监狱里的高墙。渐渐地,你会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你不得不依靠它生存。这是多么可悲。期望这个东西是可怕的,有了它,会让人充满力量,失去它,会让人堕入深渊。所以,电影里才有了老布和阿瑞两个先后获得假释的罪犯,一个适应不了监狱外的世界而选择自杀,一个充满期望的生活。当阿瑞看到自我被安排的房间梁上刻着老布自杀前留下的:“Brookswashere。”后,当自我决定去那个梦想中的海岛与朋友碰面后,他在那串字旁添上了:“sowasRed”。人生的选择不一样,老布选择将那间房子作为自我命运的终结点,而阿瑞选择将那里作为自我人生新的开始。
纵使岁月会改变一个人的容貌,会让人垂垂老矣。但只要充满期望,渴望自由,反省过去,展望未来,这一切都不算迟。就像当阿瑞应对屡次不准自我假释的假释官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无时无刻不对自我的所作所为深感内疚,这不是因为我在那里(监狱),也不是讨好你们(假释官)。回首以往走过的弯路,我多么想对那个犯下重罪的愚蠢的年轻人说些什么,告诉他我此刻的感受,告诉他还能够有其他的方式解决问题。可是,我做不到了。那个年轻人早已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只留下一个老人孤独地应对过去。重新做人?骗人罢了!小子,盖你的章吧,别再浪费我的时间了。告诉你,我不在乎。”
懦怯囚禁人的灵魂,期望能够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这就是整部片所要表达的。
第10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在朋友的聚会上,聊起好久没有看过电影了,问大家有没有好看的电影推荐一下,茫茫影海,找到好片子好费时间啊,我喜欢向有相同爱好的人询问,这样比较节省时间。同事陈敏介绍说一部老片子,励志大片《肖申克的救赎》非常精彩,值得一看。老公出差一星期,晚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应对考试在看复习资料,晚上决定放松一下,在网在找到这部电影,细细品味起来!
整部片子比较压抑,可能因为是讲述在监狱里发生的事情吧,但看完后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那样的荡气回肠,那样的震憾人心!一个年轻有为的银行家安迪,因为与妻子发生口角气跑了妻子,而当天妻子与她的情人双双被枪杀在床上,他成为最有杀人动机的嫌疑犯,加上口吐莲花的律师,就这样,一个年轻有为的银行家被送了肖申克监狱。在监狱里发生了许多的事情,先是被老犯人们打赌,第一晚谁会扛不住最先哭泣,最有权威的老犯人阿瑞看他白白净净,瘦瘦弱弱的样子,押了他两盒烟的赌注,第一次就让阿瑞输了赌注。因为长得帅气,在狱中他还经常被有“姐妹花”之称的同性恋犯人骚扰。因为他懂得法律,金融知识,一个偶然的机会替其中一位狱兵按排了免税的一笔遗产,从此成为众多士兵偷税漏税的免费会计师;因为出色的才干,他最终被监狱长相中,替他打断了“姐妹花”的腿,再也不能骚扰他,并提拔他到图书馆工作,实际上则成为监狱长的免费的会计师,替他安排他收入,尽量免税,并将非法所得通过一个虚拟的人进行洗钱,当然,这一切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在监狱中,他因为冒死替狱友争取到了啤酒,从而赢得了狱友们的尊重和友谊,从那些无所不能的狱友们弄到一把铁捶和一张明星的海报。一年又一年的监狱生活,带走了他年轻英俊的面孔,在监狱中一呆就是十九年。片中还放到老的图书保管员,在监狱中整整呆了五十年,当他被刑满出狱时,他却拿起刀子想杀人,因为他想留在监狱,他已经习惯了在监狱里的生活,因为在那里他是那样受人尊敬,而外面是他非常陌生和恐惧的世界。在监狱里五十年的他,现在已经没有了杀人的勇气,连最后的勇气都已经磨灭了,他被放了出去,外面有许多的汽车,他不习惯,外面没有了亲人,没有了朋友,这一切他都不习惯,最后,他选择自杀,结束掉已经获得自由的身体,连同已经被体制化了失去自由的内心!这件事对安迪和阿瑞都是一个不小的震憾!失去身体的自由并不可怕,可怕的这样的体制,让心也没有了希望,没有了欲望,到最后就会彻底的绝望!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监狱中,安迪还带了一个学生,一个年轻人,从不识字开始,一点一点的教他,直到他完成高考所有的课程,在一次闲聊中,他告诉,说曾经在另一个监狱里,听一位火爆脾气的老犯人聊起过,说他此生最得意的事情是将一个银行家的妻子与情人杀死在床上,因为一次他去她情人家偷东西,他醒过来了,让他没偷成心里很不爽,找机会干掉他,那天正好杀死一对在床上,听说她丈夫还是个银行家,最后还因此替他背了黑锅,终身进了监狱。天哪,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希望和救星,他找到监狱长,救他,说这是他可以翻案的机会,只要找到那名犯人,再加上他的学生做证,他就可以重见天日。可惜他太异想天开了,社会是黑暗的,监狱里更黑暗,监狱长制造一次越狱的假象,将唯一可以做证的,他最抱希望的学生给枪杀了!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制不住的流,为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的挫折和打击感到命运的不公,上天到底还有没有长眼睛,如此一个有前途,有才华的有用之才就这样的被冤枉,被永远的埋在了黑暗之中!
但影片最后的结尾给人一种振奋人心的希望!他用他的睿智,用他二十年来如一日的坚持,用一把小小的铁捶挖开一条通道终于成功越狱了!并且取走了监狱长所有非法所得的钱,并让他的丑闻大白于天下,最后监狱长自杀谢罪。真叫人大快人心!而且,瑞德最终也被释放,当他也对外面的一切不习惯时,也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时,他想起了和安迪的约定,那就是一起到海边钩鱼,那是多么自由自在,多么的无拘无束,那才叫生活。他找到约定的地方,找到了盒子和钱,最终跟安迪团聚!是的大快人心!
看完的感悟是,社会真的有很黑暗的一面,人性也有很丑恶的一面,比如自私,贪婪,脆弱,不敢面对现实,没有目标,没有希望,失去恿气等等。但更多的是人性伟大的一面,那就是无论身处的环境多么黑暗,甚至是肮脏,始终不放纵自己、相信美好的东西,比如希望、友谊、坚持原则、坚定自己的信念,不灰心、不丧气、不放弃、不抛弃,有目标,有希望,有远景,有规划,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样的人生就是平凡而有伟大的一生!想起了一位讲师的名言:人逢盛世需警醒,境当逆处要从容!
第11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人生,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
半夜睡不着,想找一部新电影来看看,但是翻来翻去,似乎没有可以吸引我的新片。于是又打开我的“典藏文件夹”,把当年看过的经典的电影回味一遍。放在我文件夹下的十大经典电影里,《肖申克的救赎》是排名第一的,重看这部经典,似乎又有点新的体会。
有一种东西,它可以穿越高墙,渡过汪洋,翻越山岭。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无法触摸,却能深深地感受到它真实的存在,它就是希望。
记得第一次看到《肖申克的救赎》的时候,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萌生了很多想法。直至今日,我再一次重温了一遍,感触依旧颇多。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失败,有失意,落魄,我们会抱怨,沮丧和彷徨,甚至不知所措,但最后却也会去习惯,适应。而主人公安迪却不同,他勇于反抗,敢于挑战命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不失希望,他自信,从容,只因,他满怀希望,就像夜幕下的萤火虫。
金斯莱曾说过:“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是的,希望就像安迪所说的那样,它是关不住,锁不牢的,别人摸不到,也夺不走的!它是呼吸,赐给灵魂以摆脱束缚和窒息的力量,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所以我们应心存希望,打破生活的枷锁,使生活过得充实自由,使心灵得到升华。
在电影中,有一个镜头,在一个温暖的阳光下,囚犯们斜倚在楼顶,喝着冰镇的啤酒,只有安迪坐在角落里微笑,这是在肖申克监狱里从未出现过的一幕。看到这个画面,我的嘴角不由自主地跟着上扬,安迪的那个微笑,从此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时刻提醒着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希望。因为恐惧使人成为囚徒,希望则能还你自由。强者自强,圣人渡人。我想,这也是安迪微笑的原因吧。
还有一个镜头也给我留下来很深刻的印象。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安迪举着一块大石头,雷声响一次他就砸一次,直到砸出一个足够大的洞后,他一头扎进了那粪便与泥水的混合物中,靠着身体一点点的挪动,终于爬出了500码恶臭的污水管道,重获了自由。安迪的这一举动,使我感到很震撼,我很佩服他有这样的勇气。吉伯特说过:“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是的,安迪的狱中生活就像是一片乌云,凭借他的努力和智慧,他拨开乌云,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阳光。
且在剧中,我极喜欢安迪所说的台词:“人生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忘记在这世界上,还有这不用高墙围着的地方,还有自己心里的,他们拿不走,碰不到的东西,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希望。”这几句话,简单明了,在道出了人生的真谛的同时,也形象地诠释了希望,十分耐人寻味。
在现实生活中,希望就像是我们埋下的种子,收获来年茁壮成长的树苗;希望就像是我们撒下的渔网,收获的是鱼虾贝壳;希望就像是我们今日的努力,收获的是明天的成果。因此,生活需要希望,希望是夜幕下的萤火虫,闪闪发光,点亮夜幕。
第12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高耸的灰色石墙。
冰冷的坚硬铁栅栏。
凶狠残酷的狱警。
你如新生的婴儿般赤裸裸的来到这里,数十年如一日,时间足以磨灭一切东西。
面对着遥遥无期的囚禁岁月,时间慢慢地腐蚀着一个个囚犯的精神,扭曲的灵魂、麻木的心灵,每个囚犯就像一只只鸟儿,在时间的牢笼里苟延残喘。我们的主人公安迪——一位银行家被诬陷以杀人的罪名判无期徒刑,在肖申克监狱中呆了二十年后,通过密藏在圣经里的一把实锤,凿出“600年都无法完成”的通道,从而越狱成功。
这部影片给人一种精神的救赎,安迪他不仅救赎了自己,更救赎了瑞德,救赎了那个黑暗的肖申克监狱。精神折磨远比肉体的折磨更残酷。有句话说得好“上帝指教那些自救的人”,真正的救赎之道永远得靠你自己,拯救自己的灵魂,面对坎坷的未来。安迪的救赎,使他成功地逃脱束缚,靠的是二十年来不变的信念,永恒的希望。
希望究竟是什么?瑞德曾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在暗无天日的监狱里,心存希望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折磨呢?但安迪说“希望是件美好的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东西。”因为他坚信这个,他就真的做到了。没有希望,一个人的灵魂就死了,就一无所有了。那个被囚禁了半个世纪的图书管理员老布面对陌生的新社会,面对曾经渴望的自由,他孤独茫然,最终以自尽了结了自己的一生,他的灵魂永远被囚禁在了肖申克监狱里,即便肉体得到了自由。这是悲剧,是没有希望的下场。
而瑞德在肖申克中关了四十年,被释放后,本来他很可能步老布的后尘——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被淘汰。但是他没有,因为安迪唤醒了他的希望,让他摆脱了体制化的后果,是他最终履行了自己对安迪的承诺,去知华塔尼欧寻找安迪。一个即将要放弃希望的人,体验到了自由——久违的令人激动的自由,安迪救赎了瑞德的灵魂,给了他新生。
如果把每一个囚犯比作一只只鸟儿的话,那么最悲惨的事情并非被囚禁,而是亲自折断自己的羽翼。瑞德曾说过“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因为他们的羽毛太鲜亮了”,我认为,安迪之所以能够重获自由,是因为他坚信自己可以飞上蓝天,坚信自己不会被时间的牢笼磨灭信念,坚信希望,勇敢的面对生活,最终在那几乎不可能脱身的地方站了起来,迎接自由的拥抱。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免有很多挫折,每个人都不免有人生的低谷,可是一定要坚持下去,走过绝望与黑暗!心怀希望,笑对人生,这样就算生活把你踩在脚下让你遍体鳞伤,但你依然拥有最珍贵的东西——希望!古希腊哲学柏拉图说过:“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当你心怀希望咬牙挺过最黑暗的时刻,你便可在希望中新生,在希望中御风翱翔!
第13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把生命之本,爱情之言皆立于自由之下,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有话则长,肖恩克救赎中主角安迪,和一般主角一样,自带英俊潇洒,个性独立,才华横溢,人家人爱的 buff(增益),片中安迪在无巧不成书的一天,背负上了不属于他的罪名,杀人罪,而背负上它的,是一个聪明开朗,又愚蠢沉默的安迪,一个聪明开朗的安迪,知道了无力反抗,法律,监狱长:愚蠢沉默的安迪让他巧而又巧的背负上罪名,言而总之,安迪以一个屈辱,愤懑,无奈,被冤枉的情形进入了不属于他的地方,而被冤枉而沉默如羔羊的他明白,他不属于这里,就像没有黑夜能永远遮住天空一样。
电影全观,才知道安迪他的缜密,才智,他的沙土消失于广场,他的逃生洞穴隐于天地,他的耐心就像水滴,一下一下,一滴一滴,远远滚滚,生生不息。总揽全局,才明白什么是才华横溢,什么事忍者无敌。
自由,人们向往自由,不,是所有生物向往自由,狮子,老鼠,斑马,猫咪,万千世界,千姿百态,万千物种,都向往着自由,自由至上,而人与之不同的事,人们更善于表达,能动性,可塑性,更强。
安迪的一切,美好的,灰暗的,都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才更好。自由是什么,是砖,是石,是万丈高楼地基,有了它,楼才高达美丽:自由是什么,是太阳,月光,是世间万物的向往,有了它,生命才有活力:人们生活中忽略它,而又追逐它,忽略生活中美好的自由时光,而又追逐名利钱权,去换取自由。安迪为了人的忽略而有追逐,似有似无,却又如空气般充满的自由,以以内自身的才智加情智与外在结合,义无反顾的追逐比生命还贵重,比爱情更高贵的自由。
自由,自由?自由!它是什么,曾经有人这么问过我,在年少不更事时,当时的我以有限的经历和情智无法去理解并给与出答案,甚至说不出123,现在想象,还真是羡慕,明白了人们为什么喜欢小时候,希望时光穿梭回去,有一大部分原因可能就是,当时的我们,当时的你,我,置身于自由海洋。
现在咱们来说说自由,它是什么,其实不太容易具象化,如果抽象表达就很容易理解,比如:
自由像风,无影无形,一阵风过,微微凉意,回眸四顾,发现空旷无影,但是你知道,有什么东西来了,又去了。
自由像谁,无色无状,绵绵细雨,淅淅沥沥,举头环顾,发现出无无处又不知去处,但你知道,一定有什么东西在空中,在指间,划过。
现在的我置身与人潮中,想要逆流而上,想要冲破云霄,不是要更高,更强,而是要自由飞翔,而已。
第14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一部两个半小时长的影片,有两个多小时让观众窒息,为那些判了无期徒刑的人的绝望,终于在最后的半个小时,主人公安迪从一个凿了20年的洞逃离可怕的监狱,让人看到了黎明和希望的曙光。
电影的主人公安迪曾是一名出色的大银行家,因为妻子出轨被杀而被冤入狱,被判无期。他的人生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人上人变为了阶下囚。在监狱,他遇见了像慈爱妈妈一样的黑人大叔瑞德,当时瑞德已经在监狱呆了20年。安迪希望瑞德能给他一个锤子,瑞德开玩笑地说:“你不会要凿墙逃离吧,那大概需要600年。”然而,就是这样一把很小很小的锤子,成了安迪活下来的希望和逃往黎明的工具。
整个影片让人压抑,变态的典狱长、暴力的海利警长,残忍地杀害或者殴打犯人,看到很多被冤枉入狱的人被残暴地殴打,我的情绪甚至出现了暴躁,每次这些人进入像笼子一样的狱室,不禁让人悲从心出。影片名叫《肖申克的救赎》,何时救赎?安迪何时能够平反?
二十年的监狱生活,安迪已由一个青年才俊变为一个两鬓斑白的中老年人,他用大银行家的所学为警长们逃税,帮典狱长洗黑钱,申请图书馆,让犯人考同等学力,用知识为狱友们赢得了啤酒、知识和对生活的希望。当一位叫庞克的年轻狱友偶然告诉他,安迪的罪是由另外一个人犯下的,安迪整个崩溃了。他希望典狱长给他机会,给他申诉和重新调查这件案子的机会,一句“这是我的人生啊”道出了安迪对生活的渴望。但典狱长无情地拒绝了安迪的合法要求。
所有的人包括瑞德都认为,安迪会绝望甚至自杀。当新的一天来临时,安迪没有出笼。谁也没有想到的,他已经在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爬出五百码恶臭的污水管道,冲出黑暗和肮脏,走向了光明。
黑人大叔瑞德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在重重挤压之下的牢狱里呆了三十年的他的确有资格这么说。安迪告诉他,“记住,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就因为没有希望和寄托,在监狱呆了五十年的老布以悬梁自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正因为瑞德大叔要践行自己的承诺,帮助安迪在树下寻求一个宝石,才寻求到了生活的目标。
这部影片,除了“希望”以及很多人评论的“信念”、“友情”、“自由”之外,我认为这部影片很突出了知识的重要性。安迪用知识在监狱里所做的一切,以及他在为典狱长洗钱的过程中“制作”了一个崭新的自己,一个有护照、有姓名、有银行账号的人。如果没有知识,即使他逃出监狱,结局可想而知。
人生,要有希望,希望是活着或者活得更好的动力。
人生,离不开友情,友情会让人活在世界上不会孤独。
人生,要有自由,无论是心灵的自由还是肉体上的自由。
人生,要不断学习,知识改变命运。
第15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最开始知道这部电影还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喜欢看小说,在我看过的一部小说中作者用简单的提到这部电影,当时我就深深记住了这部小说的名字。
当我没有看这部电影时,天真的我一位这是一部关于肖申克这个人的故事,关于他的一生。看完之后我认为我的想法简直可笑。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叫Andy的银行家被指控谋杀了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情夫,他也因此被关进了一间名叫肖申克的监狱,在狱中他结识了一些朋友,知道了自己是被冤枉的,在他服刑20年之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坚持他成功逃离了肖申克,去到他梦想的地方,得到了他自己的救赎,而在故事的最后不仅他自己获得了救赎,他也帮助他的好朋友Red得到了救赎。
Andy是一个有勇有谋,坚持初心不变的人,并且可以为了自由,为了信念而不断努力的人。他可以为了短暂的自由而冒险帮最凶的监狱官解决免税获得财产的事情,并且获得额外的啤酒的奖赏。作为一个银行家,他对于财务方面的知识很了解,这也是他摆脱体力劳动的一个重要前提。他因处理报税的事情而在监狱官之间出名,越来越多的监狱官找他帮忙报税,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这是监狱长找到了他,监狱长看上了他的能力,希望他能帮忙洗黑钱,于是他逐渐成为了监狱长洗黑钱的工具。而他也利用了与监狱长和监狱官的关系成功的解决掉了欺负他的人。他很想监狱能有一个图书馆,于是他决定每周给州长写信从一周一封到一周两封,在他的坚持之下,州长同意拨钱给监狱建一个图书馆。
在Andy的活动下,很多慈善组织捐书给监狱,这极大的丰富了图书馆的藏书。一名名叫汤米的年轻人想考取文凭可是他不识字于是他拜Andy为师,Andy教了他很多,一天汤米无意告诉了Andy他的案子的真相,Andy要求监狱长重新审理案件被拒,这样成为汤米死亡的开始,Andy坚定了逃离监狱。汤米收到成绩单的那天被监狱长指挥的监狱官杀害,Andy知道之后拒绝继续为监狱长洗黑钱却受到监狱长的威胁,几乎丧失了生命,我想应该在此时他真正决定逃离。Andy假意继续为监狱长洗黑钱,在一天算账的公作结束之后,Andy用圣经替换了账本,将账本藏在身上。也是在那天晚上Andy爬过满是污垢的下水道,成功逃离了监狱。并且他成功的换了一个身份,完成身份转换之后,他将账本寄给了有关人员,监狱长和监狱官收到了应有的惩罚,他处境之后去到了一个太平洋的一个岛,找到了自己的自由,完成了自己的救赎,去了自己梦想的地方。
剧中的一位老人布鲁克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监狱服刑50年之后被假释,但是他已经在监狱里被体制化了,他无法适应外面的社会,在绝望中他选择了上吊自杀,“老布到此一游”是他最后的遗言,也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话。而另一个人Red同样是在服刑多年被假释,一开始他对于变化如此快的社会同样无法适应,但是因为他与Andy的约定,他来到了橡树下找到一封信,最后他和Andy在蓝天大海之下重逢。Andy救赎了自己,救赎了Red。同样的遭遇不同的结局,布鲁克斯和Red截然不同的结局归根到底是因为信念,老布丧失了信念而被社会所丢弃,Red有与Andy重逢的信念而获得重生。
对一个人最好的救赎应该就是给予他信念,让他得到希望,获得人生的重生。
第16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最近看了部好电影,叫《肖申克的救赎》。感触颇多。影片讲述叫安迪的银行家因被污告杀人,无辜入狱,谋划了二十年越狱的故事。
最初听到《肖申克的救赎》这个片名,以为肖申克是个人名。实际肖申克不是这部片子中两个男主人公的任何一个,它是一个地名,即 "鲨堡监狱"。
这个监狱,是座人间炼狱,不仅是因为它那里狱卒残暴、狱霸横行,而且是因为它对人的精神的磨蚀。在那种漫漫无期的禁锢中消磨生命,似乎只有全部放弃希望变成行尸走肉才能生存下来。但是在监中服无期徒刑的安迪不同意这样,他像是用一件无形的护身罩护住自己,心中永远有希望。
《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什么感动了我们?是安迪历经20年的牢狱之灾、20年水滴石穿般地不懈挖掘,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之夜从500码长的污粪管道中爬出,奔向自由?是安迪的朋友阿瑞在被关押40年后在假释审查官面前那番看似无谓,却令人动容的话?(“我没有一天不在后悔,我回过头去看看往昔,那个愚蠢的男孩儿犯下了可怕的罪行。......小男孩早已不见了,只剩下这个厌物,垂垂老矣。”)
是这些,却又不仅是这些。电影是在一点一滴的叙述中渐渐渗入我们的心灵的。如果要全讲述出来,就要把电影整个重讲一遍。是的,一点一滴地叙述,那撞击我们心灵的东西在你不设防间直触你的内心深处。即使在唯一能证明安迪是无辜的证人被监狱长枪杀了以后,安迪仍不肯放弃希望。阿瑞看到他在神思恍惚间讲述自己心中最美好的记忆与梦想,以为他快要精神崩溃了,“人的忍耐总是有限的......”他这样解释安迪。其实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也会如此原谅安迪:曾有多少人被残酷的环境毁掉啊!
但是这真是好莱坞式的——电影竟然不给我们这个充满必然的悲剧结局。安迪没有被命运毁掉,他获得了一个完满的结局。他重获自由,惩罚了监狱长等恶人,还与老友阿瑞在海边重逢。知道这情景是梦,好莱坞制造的梦,但我们仍然感激这梦,因为它实在是太美好了。回想一下这部影片,虽然讲了那么多残酷的事,但留在我们脑海中的竟然都是美好的记忆。比如安迪冒死向看守队长进言,为狱友们赢得了一箱啤酒,大家在阳光下畅饮的情景;比如安迪不顾一切进入监狱长办公室为大家播放《费加罗的婚礼》的场面:你从来没有觉得自由的阳光是如此灿烂,莫扎特的音乐是如此美妙。那些平日里最粗劣最愚昧的人在这一瞬间都变得高尚美丽,容光焕发.....
这时你就明白了:为什么人类在经历了那样多的苦难与沉沦之后,还能生存,因为美好永在,希望永在。真的很有意义!
第17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你难道不知道,肖申克监狱里,无人有罪吗?”——《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九四年的老电影,今天看完以后,我深刻感受到——经典就是经典,值得一看。
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安迪在肖申克监狱的十年艰苦生活。初到监狱的第一个夜晚,就有人因老狱卒的话而崩溃,惹怒了狱警,这可怜人的下场就是在第二天死去。这一幕幕尽在另一个老狱卒瑞德的眼中,可他的眼睛里没有同情,没有愤怒,只是冷漠。我猜想这一幕总在发生。监狱里只有安迪一人,想要记住这个可怜人的名字,却被其他人嘲讽,大概是在监狱中无尽的折磨,让这些人已将生命漠视吧。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安迪银行家的才能很快显露出来。典狱长将他调出来做财务,洗黑钱,他不必再干苦力活。又一次新人入狱,安迪认识了汤米。汤米犯过不少罪,在很多监狱坐过牢,正因为这个契机,安迪知道自己是被诬告的,自己十年宝贵的人生,就如此浪费,一气之下威胁典狱长放他出狱,可是现在他有什么力量与之对抗呢?于是他被关禁闭,汤米——安迪唯一的证人,被枪杀。
可是后来,安迪还是重获自由了。他研究地质,用一把小小的石锤,凿开了瑞德口中“至少要凿六百年,才能凿出洞”的石墙,在一个电闪雷鸣的雨夜,带着证据逃出生天,重获自由。
安迪是无罪的,却得不到公正的判决,这样的情况,唯有自己可以拯救自己。在这个雨夜,罪名与屈辱被大雨冲刷,他张开双臂,迎接新生,这是这部电影在我心中最经典的场景。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善其身”,拯救了自己的生活,“兼济天下”,救赎了狱中人们的思想。他的思想,精神和毅力与他人不同,这就是他能做到以上的关键。
坚强的人只能救赎自己,伟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同时,这部影片让我明白,这个世界并不是各处都很美好,它充满了不公,只有自己有能力,才能捍卫自身公平的权利。现在小小的我,努力做一个坚强的人。为实现梦想,而将一天天的做题、一次次的考试当做弯腰树。持之以恒的努力后,愿能够长成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助他人的人。“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肖申克的救赎》
第18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1.关于监狱
我常常会忘记这是一个发生在监狱中的故事,这是一群人们眼中的罪犯。
但我又会恍然,罪犯同样是普通人,监狱也只是一个比普通世界更加严厉的地方。
我们痛恨那些杀人放火的恶徒,叹息着逝去的美好生命,也气得咬牙切齿,恨不能把他们千刀万剐。
我们不该姑息那些罪恶的凡人,但是同时,他们中也确实存在着良知未泯,或许迫于生活而走入另一条道路的可怜人,甚至,还有被冤枉的灵魂。
法律究竟怎样才能把世界变得公平公正。监狱或许不仅是囚禁之所,也是新生之处。
国外取消死刑的话,但是有些人真的像恶魔啊……太难过了。
2.关于影片中最触发我泪点的两个人
一个是老布。那个会喂杰克吃虫子的在监狱图书馆很多很多年,最终被体制化的可怜老人。肖申克的监狱或许是一个相对理想的监狱,这其中的老布让人动容。我不太相信一个会救护小动物,一个被体制化逼迫去杀人最终放下武器的人曾经犯过多么重的刑罚。或许,他有过吧。但是时光将他过滤成了这样一个老头。在影片中,他提着行李箱,像个懵懂的孩子在车来车往的街头木然地行走,他说他入狱的时候还只见过一辆车,到现在满大街都是。或许他入狱的时候还是个青年小伙子,可是后来他双手患了关节炎被安排到超市装袋子都要被嫌弃。在他的身上不仅仅是体制化,我想,更多是人性是他对生命的关怀,是事实,一个人面对变化万千的世界只能茫然无措,病痛将一个老年人变得受人嫌弃。的确,他身为一个老人,却要有如此遭遇,让我动容。但不仅仅是年龄,“老布到此一游”更让人感到无奈与忧愁。
另一个是汤米。一个活力的小伙子,最后却因诚实地想为主人公证实其无罪,而莫须有地被杀。美好的事物消亡往往是最令人痛心的事情。他确实是一个小偷,但他幽默又爽朗,让人相信他的本性善良。甚至,即使他曾因为偷窃在各个监狱待过,但他在外仍有娇妻和女儿,他本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看到他,我总会想起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那个想尽办法想进监狱的人直到最后被咏叹诗感化,却意外被抓紧监狱。汤米很类似于这个角色。我很难说他是否因为在肖申克学习的日子而打算洗心革面,回到温暖的家庭,但至少,他始终怀着一个纯净的心,直到被利欲熏心的人杀害,他或许都坚定着一定要为主人公争取真相。他或许本可以逃离死亡,(也或许典狱长会灭掉一切会威胁到主人公帮他洗钱的因素,而不顾一切地杀死他),但他太过天真。最后死在枪下,却莫名其妙地背了个越狱的罪名。他的魅力或许就在于他本身就是一个极其阳光活力的存在,却死在黑暗。但即使死在黑暗仍保持天真。当然,他吸引人的地方或许也在于他的本来会美好的家庭此刻不得不面对无尽的黑暗。
第19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不知道被多少网民所力顶的一部影片,往往在贴吧里的推荐影片当中看到他的身影,所以我就抱着好奇的心态去观看了这部影片。“要么忙着死,要么忙着活”这句经典的台词,深深的激励了我们的内心。
影片发生在1947年,主人公安迪本是个银行家,因妻子有婚外情,他醉酒后想杀掉妻子以及她的情人,虽然他最后没有事实犯罪,但却因巧遇两人的死而误判为无期徒刑。于是我们的主人公安迪在肖申克监狱里的励志生涯开始了。这里不得不提的是主人公的朋友——瑞德,瑞德因谋杀被判无期徒刑,二十年中两次假释都未获得成功。安迪总是沉默寡言并尽可能地维护自己作为一个正常人应该保有的一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用自己丰富的金融知识帮助狱卒们“合法”地逃税,甚至帮助典狱长洗钱,以此换得一些对囚犯、对自己稍微宽松的待遇。他甚至不厌其烦地给州政府写信,并在几年后得到了回应---州政府向肖申克捐赠了图书、唱机、甚至史无前例的监狱图书基金—每年500美金。然而安迪终于从一个新来的囚犯那儿得知了自己妻子被杀的真相,当他向典狱长提出申诉的要求时却遭到了粗暴的回绝。因为此时贪婪的典狱长已将安迪当作自己谋取暴利的摇钱树,他甚至不惜杀掉那个知情的囚犯从而将安迪永远地留在肖申克来满足自己对于金钱无止境的贪欲。安迪对于法律公正的幻想破灭之后,终于不动声色地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在一个月黑风高、闪电交加的深夜,安迪成功地穿越了自己十九年来挖成的秘密通道,重新获得了自由。
“有的鸟是不会被关住的,因为它们的羽毛太美丽了。几十年里,人们只有承受,当绝大多数囚徒早已麻木,慢慢失去了对自由的渴望的时候,可在安迪的内心世界一直坚守者自己最初的信念,那就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偌大的肖申克,漫长的时光里,只有一个安迪改变了肖申克的世界”这是瑞德的话。是的安迪的到来改变了,肖申克监狱的沉闷。
“希望是美好的事物,也许是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事物从不消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这样说,的确,只要我们心中希望的太阳普照心扉,永远为我们驱走阴暗与寒冷,我们最终能将那美好的事物变成现实
安迪通过二十年的牢狱生活实现了自我救赎,其实他还将救赎之道展示给了他的狱友们《那就是无论在何种逆境下,都不要放弃希望,都要心怀对自由、人性的向往和追求。老布的死使得安迪的展示看似并不成功,但实际上,安迪越狱后,狱友们对他的谈论和怀念不是安迪播撒的这种追求的种子么?无论条件如何艰苦,我想,这些种子终有一天会发芽、长大,直至有一天成长为参天大树,突破束缚的牢笼,将枝桠伸向蔚蓝、自由的天空。
安迪爬过臭屎沟,奔向了自由、阳光明媚的墨西哥海湾,他潇洒的转身离去,而他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考和思考之后的追求和坚持,愿与每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共勉。
第20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人都有向上之心,但在实践的人生中,沉沦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活在世界上,受的制约太多。我们都想只为自己而活,但是,又常常不可得。规范得遵循,游戏规则要遵守,责任得去尽,还要努力取得成就(在这个贫乏的时代,成就只不过是金钱的代名词,20世纪以降,一个重要的观照人的方式是看他能赚取多少数量的金钱,这实际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评价方式)。每个人都自觉的按照他人的眼光来过自己的人生,拿他人的意识衡量自我,而忘记了自己的本色人性和内心诉求。如果自己做不到这个社会所要求的,不用他者质问,自我就已经感到是一种犯罪。这种无理的罪恶感使得人都自觉的认同社会规则,并以此评价他人。对习惯于遵循规训生活的人来说,永远都不会有自由的一天,因为权力者的社会从来不缺乏规则,并且它还越来越多。假如遵循者突然自由了,他绝不会欢欣。他会感到自由于对他是一种巨大的束缚,正象《肖申克的救赎》里的那个老图书管理员,习惯了顺从和规律的生活,习惯了不自由(不自由意味着可以不作决定,不承担责任),一旦真正的自由到来,他反而不能适应,不知如何是好。
这只是一个极端,可是,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不都是卑微的活着吗?生存就是一切,规规矩矩的活着就是一切。我们仿佛生活在一个延绵几千年的骗局和谎言里,劳作,繁殖,忍耐,牺牲,然后死去,从未享受过生活的喜悦。人变成了生存的工具,成为生存延续自身的低价手段。对我们的大多数而言,存在不是为己的个体性存在,而是一种符号式的集体性存在。我们被淹没在人流中,迷失了自我的道路。这种时代早该结束了(在此时代,我们忍受,一再的忍受,以至造就了一种适应——这给了我们安慰和自信,适应的再继续又成就了一种习惯——这更给了我们巨大的生存策略,顺应习惯总是很容易的,何况习惯本身好像具有一种不言自明的合理性,习惯的再继续又会异化为传统——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合情性和尊严,还给了我们骄傲的资本和活着的根。搞到最后,忍受被我们对卑鄙生存的强烈渴望变成了一件美丽的事情),虽然直到今天还没有结束。
应该培养起一种对自由的普遍热爱和渴求,否则,我们就注定要一再的被延宕,离地狱越近就是越远离天堂。虽然自由比奴役更美好,但也意味着更冒险:承载更多的牺牲,责任和人道的良知。但坚持的人总是迟早要得道的人,也许道路本身就不会是一马平川。否则,就肯定不是达至自我成就的道路,而是人生的陷阱。在风雨中历经磨练和考验,去真切的体会和经验,花朵才会在春天的原野自在的,欣喜的开放。人啊,生和死都那么偶然,存在是如此寒冷,我们是如此孤独和脆弱,你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的活着,作为自己,只为自我的实现和喜悦而活着。
第21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主要讲述了银行家安迪的“自我救赎”为了重见光明、追求自由的故事。肖申克的救赎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当时美国司法制度和狱政制度。主角安迪在不健全的法律制度下被陷害进入了——鲨堡监狱,拯救他的不是监狱,不是圣经,而是希望,是希望拯救了自由,一种心灵的救赎。于是故事以狱警打死犯人的情节拉开了监狱黑暗生活的序幕。
我们知道每一个进入监狱的人都是清白之身除了瑞德,在这个黑暗的社会恰恰是因为这种冤案的错判给了他出逃的借口,他出逃不是逃避自己应有的罪责;相反他只是为了重拾属于他的自由和梦想。他曾经以为可以光明磊落地走出肖申克的四壁高墙,因此还因为这样的希望而变得疯狂躁动,而当这种渴望被诺顿彻底地枪杀了之后,他知道只有通过比较极端的方式才可以再一次获得自由重温梦想。也许希望只对自己而言是通往光明道路的支柱,而对监狱其他的人来说却成了难以接受的东西。特别是以托马斯会在离开监狱之后的生活我们可以看出,外面快节奏的生活给他带来了一种不安和惊惶,生活完全脱离了他的轨道他习惯了被拘束、被管制的生活。无法适应这个自由的社会,最后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没有希望还可以心安理得地在这里面生老病死,但是安迪不同他心中始终保持着那份对生存的渴望和对希望的热诚祈盼,并且在不断的努力实现着。在黑暗的监狱里安迪知道要么在狱中老死要么出去。而他聪明的选择了后者。在安迪帮助典狱长洗钱等一系列的片段中更加充分的结露出了美国官员知法犯法的丑陋现象。
整个故事欣赏完了,我觉得安迪确实是一个头脑聪明的人,聪明的利用了自己渊博的地理知识完美的计划出来一个出逃的计划,摆脱了杀人的罪名,惩治了监狱真正犯法的典狱长、狱警长。安迪越狱成功后圆了自己自由的梦想。通过对《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的观赏,让我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活在世上还是要有自己的理想,要为实现、追求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就拿我们自己来说:至少现阶段我们必须学好学精我们的专业知识,为明年下半年的实习打好基础。要时刻对自己充满信心,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机会。我们的人生才刚步入轨道,所以在面对任何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做到毫无惧色,把它当作是对我们成长的一种考验。而这部电影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安迪的那种用不放弃追求自我的执着精神,虽然每一部电影都是一个理想化的世界,但是正因为有了理想人们才会想要实现,实现了才出现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社会。
第22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上影视鉴赏课的时候,老师播放了《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这部拍摄在十几年前的美国电影给我的感受远远的超过了我的预期,在影片在外,我感受的更丰富,也更能明白许多非直观性的电影内容。尤其重要的是,慢慢的,我也开始学着去懂得“希望与生活”这一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融洽在一起的这组关系。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拍摄于1994年的经典,故事发生在1947年,讲的是一个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后误指控用枪杀死了她和她的情人,被判了无期徒刑,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中度过他的余生。
整部电影就是围绕三次救赎而演。第一次安迪帮狱警逃税,为狱友赢得了每人三瓶啤酒;第二次,他在预警榜首播放《费加罗的婚礼》,展现音乐的美;而第三次,则是在狱中办起了图书馆,其经费是安迪以每个礼拜两封信向州长申请的,这是个划时代的胜利。
后来,出现了来一个扭转乾坤的年轻犯人,他知道关于安迪所犯案子的真凶,然而很不幸的,这个年轻人被杀害了。这时,瑞德以为安迪会选择自杀,恰好相反,真正想获得自由的人,会选择另一条路,一条通往自由的路。
这无疑是部具有深刻内涵的影片。高大森严的肖申克监狱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象征,仿佛我们在现实中经常遭遇的一种冷酷的权威的代表。当我们对自己还懵懂无知的时候,我们便开始不断地接受这种权威的训练、锻造和暗示,我们不断地被告诫要完全清除干净自己内心的道路,竭力地、由衷地接受它的教化,从而赢得它的奖赏,以期获得我们做人的一切需求:被尊重并实践自己单纯的梦想。但权威却正不可感知地、潜移默化地变成了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我们的心脏和呼吸拥有了权威所赋予我们的统一的节奏,而我们自己对此却一无所知。他形象的表达了制度化之下的人是顺从制度失去自我,还是怀有希望找寻自由。
而主人公安迪曾经说过,“人,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人生的不同境遇,在于人的选择,有时候是死亡,有时则是继续生存下去,当面对是绝望的时候,你会怎么选择,死亡还是生存下去?一个人能够在痛苦的监狱生活,不放弃对自由的向往,所以他成功了,获得了自由。
所谓的救赎,并不是安迪本身,因为他不但拯救自己,也拯救了他的狱友。面对狱友的拯救体现在精神上的拯救,他让瑞德明白了追求自由和希望的可贵,这两个人,在安迪真正获得救赎的时候又走到了一起。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被社会体制化的产物,它就是希望就在我们心里,放弃了希望,生活就是灰暗的,不要认为希望是痛苦的根源。
把希望隐藏在心里深处,在赎去自己心灵的罪责时争取自己应有的权益,与其把时间花在如何消磨光阴上,不如把这些时间都运用到自己应该去做的最本份的事情上。救赎,仅仅只会为了那些已经准备好了的灵魂。
第23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1947年,银行家安迪被指控枪杀了他的妻子及情人,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送往肖申克监狱。
肖申克最初的闹剧在于老鸟们的一个赌。赌新来的囚犯谁会在第一个夜晚哭泣。而哭泣的那个人因为监狱的起哄躁动挨打,而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死掉了,这是最初的残酷。
安迪不与任何人接触,每日就在室外悠闲的散步,直到一个月后,他接近无所不能的瑞德,让他帮自己搞到一把鹤嘴锄,之后又搞到了一副丽塔·海华丝的海报。
在监狱中他受过“三姐妹”的殴打和欺凌,也交到了朋友。他利用自己的财务知识帮助自己一步步的在监狱中立足,赢得了尊重和认可。
安迪在监狱中的一个朋友老布在监狱中生活了50年,在被假释之后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巨大的孤独感与无法融入世界的忧虑,使得他最终选择了自杀而亡,这是世界更深刻的无情。
事情的转折点在于一个年轻人的到来,他在其他监狱里听说过安迪的事情,也知道谁才是真凶。当安迪觉得自己可以为自己开脱的时候,却遭到了严厉的拒绝和惩罚,知情人也被监狱长设计杀害。
后来的二十年,安迪用圣经藏鹤嘴锄,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海报的背后挖洞,最终用他伪造的身份领走了沃登的黑钱,并且告发了他们的罪行。
最终,安迪重获自由。而后瑞德也终于被假释,经过路途的困顿之后,两个老朋友在蔚蓝色的太平洋海滨重逢。
这部电影距今为止已经二十多个年头,始终是电影史上一部不得不提的经典之作。
总有人说,这部电影是关于信念,关于友谊,关于自由,关于希望的故事,我觉得都没错,但是这次我想跟你聊一聊知识有多么重要。
安迪用自己的税务知识,合法的帮监狱官免去了一大笔税金,作为交换,他为自己的狱友们赢得了啤酒。迎着夕阳,面带微笑,安迪感受到了自由的味道,而这片刻的自由是他用知识换来的。
而后,安迪开始声名远播。他开始帮助越来越多的狱警处理税务问题,甚至孩子的升学问题。渐渐的,他开始帮监狱长沃登洗黑钱,也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以及变态“三姐妹”的骚扰,这一次,知识帮他换来了地位。
安迪做的最巧妙的地方在于,他帮沃登洗黑钱的时候,虚造出一个完美的身份给自己日后留出了退路。最终又利用自己做的帐扳倒了沃登。他所做的所有的事情,巧妙联合,让其他人毫无察觉,而这也是他丰富的知识储备提供给他的机会。这一次,他为自己赢得了际遇。
最让人拍手叫好的大概是安迪将鹤嘴锄藏在了圣经之中。“得救之道,就在其中”,知识的力量不是一定要积少成多的,它会在任何时候,不经意间给到你意想不到的帮助。其他的囚犯们大概无论如何都不会打开圣经这本书,又何来有用之说。
正是因为安迪深知知识的重要,所以他不断的向州长写信,坚持不懈,最终为监狱申请到一笔财务用于图书馆建设,还教育他人。知识,让安迪懂得不管任何时候,知识都是不能荒废的。
坂本健一老先生在自己书店的门口贴过一张这样的海报:“有志者才有明天,读书引领你走向明天。努力读书吧,对你有益无害。头脑因阅读而聪敏,智慧在阅读中闪亮。”这是一位90多岁老人的至理名言。
古往今来劝人读书的人和事数不胜数,但是都不如这位老人读书至死来的震撼。
难道其他的囚犯就从无越狱之想吗?我看未必。但是能把这件事情策划的天衣无缝的,整个肖申克只有安迪一个人而已。
也许你不读书不学习并未觉得自己与他人有何不同,你照常说话,照常吃饭,过着与他人无二的生活,但是你的灵魂在逐渐衰老。
人们常说,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灵魂的共鸣,不管你们如何亲昵,如果灵魂不在同一个高度的话,所有的美好都会伴随着残缺。
共鸣之声清脆悦耳,让人心醉,知识匮乏的人永远听不到。他们只能在某一个时间,听着彼此都明了的粗鄙笑话哈哈大笑,他们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但是实际上他们什么都失去了。
影坛每年都有无数新作诞生,也有无数新作陨落。经历时间冲刷洗礼过后的那些,才是值得人反复观摩的佳作。
我们又何尝不是荧幕中的人呢?上帝正躲在某个角落,对我们的成就失败评头论足。
愿我们每一个人更加坦然,每一次都能从电影中得到不一样的收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