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观后感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5-23 19:11:31

第1篇:伦敦奥运会观后感

我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羽毛球已经开赛。前天晚上是男子单打决赛,中国选手林丹对抗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

刚开始一局,李宗伟一马当先冲在前头,分数猛涨,或是赛场里有风,他打的球好多都是一不小心就过界了,看得我急出了汗。林丹打得很认真,但对李宗伟灵活的打法有些不适应,有些急,因此第一局,李宗伟以21:15战胜了林丹。

第二局开始了,李宗伟没能保持领先,林丹线路多变,令李宗伟很疲惫,李宗伟得了8分以后的几局里几乎没赢一个球,直到林丹打到17分时,他的分数才涨一点点。林丹21:10轻轻松松胜了李宗伟。

现在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了,谁胜谁负就看最后一局了。

爸爸告诉我,他们两个真的是高手中的高手,每次的“巅峰较量”他们不是冠军就是亚军,水平不相上下。

两个羽毛球运动员都在为了金牌拼命打。付出了多少汗水就为了那一枚金牌,得到金 牌就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所以,谁不想赢来一枚金牌啊。

据说这是李宗伟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他不能输。

决战局,李宗伟死死地缠住林丹,他们俩的分数交替上升,成绩拉不开。到了白热化阶段,林丹有些小失误,李宗伟18:16的分数小领先了林丹。

面对触手可及的金牌,李宗伟有些沉不住气,最后连连失误,林丹21:19险胜李宗伟。

林丹高兴的满场跑,几乎变成了“飞人”刘翔。那高兴劲儿无法形容。李宗伟和金牌告别了,蹲在地上,扶着球拍,眼圈湿润了,充满遗憾。

最后的颁奖典礼上,林丹脖子上挂上了金牌,他吻了又吻那金光闪闪的金牌,脸上沾满了自豪,也为中国又赢得了一份荣耀。

“超级丹”和其他健儿们,你们是最棒的,中国为你自豪!

第2篇:伦敦奥运会观后感

伦敦奥运开幕式,依旧是舞蹈史诗的路子。与东方红不同,是西方红。强调工业化对人类近代史的贡献。与张艺谋的形式感不同,节目的现场感更突出。不是节目现场,而是历史现场。张艺谋那台节目更像诗,这台节目更像狄更斯风格的小说。深刻的现实观照与睿智风趣间离效果相交融,具有更真切的人文感染力。

后半部有点散乱,大概是历史本身娱乐化、琐碎化了。好像急于带上更多东西的行李箱,被塞得不能再满,领带、袜子、玩具都掉出来。一个娱乐巨星亮相,其他巨星不得不依次亮相,领导讲话似的一个也不能少。导演的意图,可能想带领观众返回当代,却冲淡了前面的史诗氛围,把开幕式降格为流行歌曲演唱会。

这是一场断裂感较明显的开幕式,前面浓墨重彩,后面潦草勾画。一部简明英国史,略去日不落国全球征伐的辉煌时代,与刻意修改教科书无异,是反省还是宣传策略?后面的大Party和女王的幽默表演,可以看出工党长期经营的结果,并隐约有针对上一场开幕式的防卫姿态,旨在展示一个更加世俗化和平民化的英国。

恐怖袭击死难者照片和火光中的舞者,是后半场较深沉的内容。放在史诗中去解读,应当是表现文明的冲突,与工业革命相呼应。但此话题不宜渲染,便成为对死难者的单纯哀悼。如果本届奥运会在别国举办,开幕式会不会表现对其他死难者的哀悼呢?比如交通事故和校园枪击,恐怕不会,因为缺乏文化诠释余地。

第3篇:伦敦奥运会观后感

第三十届伦敦奥运会在世人的期待中盛大开幕了伦敦奥运会正式揭开大幕。持续一个多小时的文艺演出既像一出戏剧,又好像一次摇滚音乐会,整个开幕式演出贯穿了数不清的英国元素。牧歌中的炊烟,莎士比亚的诗句,劲爆的摇滚……

整场开幕式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一是开幕式的场景很有创意,在体育场上没有什么极为华丽的舞蹈,也没有过于绚丽的烟火,却是一片安详宁静的'田园风光。这完全不同于北京奥运会,伦敦碗里俨然形成一座小型村庄——有人在放牧,有人在休息,水车轻轻地转动,羊儿们静静地吃草,还可以看到大树,小山,还有草地。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我们感觉很是亲切。二是主火炬的创意,彻底颠覆了人们以往的想象:没有用名人点然主火炬,而是用象征美好的花瓣,由代表希望、充满阳光的七个体育青年点燃,同时也把不息的奥运精神传递给了世人。三是圣火火炬手进入体育场时,特意安排建筑工人们也亮相镜头,建筑工人们在短短四年内,用血和汗给了全世界一个莫大的惊喜,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最有趣的地方是:看似优雅的交响乐团中,竟然出现了一个一只手敲钢琴,一只手玩手机的身影——憨豆先生!憨豆先生放回手机,却忽然要打喷嚏,以手捂鼻,令人捧腹。之后,由于要卫生纸擦鼻子,憨豆先生竟做出了更搞笑的举动——一手用雨伞敲钢琴,另一手拿纸巾,擦完鼻子后又不慌不乱扔到了紧邻的钢琴上,音乐结束,憨豆先生不但没有收尾,反而一直在敲琴。突然醒悟的憨豆先生赶紧匆忙收尾,但紧张的他却又放了一个屁。这诙谐的英式幽默引得伦敦碗内盛满了笑声。

北京奥运会看的是场面,伦敦奥运会看的是创意!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