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故事读后感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7-15 22:41:37

第1篇:长征故事读后感

读完这厚厚的一本《长征故事》,我不由得想起毛主席写过的那首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发生在70多年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件震惊世界的历史事件,是一部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

这本书主要讲述红军战士之间的战友之情,书中也有毛泽东和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故事,但讲的是他们关心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的感人经历。还讲述了一些并不为人所知甚至是一些无名无姓的小人物的感人故事。如女红军战士张尚文为了不暴露自已十多位战友,她毅然牺牲了自已的孩子。虽然她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但是,她革命到底的决心永远不会动摇。再如……

从毛主席把自己的'食物让给一些伤病员,而自己却饿着肚子中我感到自己很惭愧。我是一个独生子女,家里人都围着我转。我从来不懂得和别人分享,一看到别人拿我的东西,我就会大叫,现在想起来,我是多么的自私!也许,我们只能从书中或电视上了解这些感人的事迹,但完全可以想象的到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伟大精神,值得我去改正我那自私的坏毛病,去学习。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红色长征,正像一条蜿蜒二万五千里的红飘带,以它无与伦比的绚丽,舞过那个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舞过多风多雨的二十世纪,舞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崭新希望。我们今天是祖国的希望,明天将是祖国的栋梁。红军的事迹将不断地激励着我,要刻苦学习,努力向上,长大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第2篇:长征故事读后感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都会感人肺腑,而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都会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就比如说长征故事的一篇《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含不小。一个13岁的小孩就懂得了关心战友。其实他可以问战友要一些干粮,可她却没有问,自己受苦。

我们应该学习小红军小兰这种体谅他人的精神!读完长征故事后,我深有感触。我们因为前辈而走进新时代的科学发展,我们深深的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们快乐成长,快乐生活。岁月涟漪,木雕流金,红军长征的战士们用历史证明他们的不退缩的坚强精神!也体现了红军,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的品质。我从中知道之要从起跑线坚持的跑到终点胜利就在眼前!加油,坚持就是胜利!这个胜利经历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雷电风雨交加的夜晚,吃过多少个苦难,他们用他们的经历换去了我们的现在快乐的生活,谢谢!我深深地感谢你们!

第3篇:长征故事读后感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故事“宝贵的盐”。

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经过艰难跋涉,来到了一个叫茂州的地方。由于长途行军,所经地区人烟稀少,粮食短缺。一连10多天,部队干部战士只能天天喝清水煮青菜。吃不上粮食,又没有盐,不少人消瘦得很厉害,还有的人患上了浮肿病。

为了便于工作,宣传队决定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进行活动。李队长带着战士孟瑜和杨秀春上了路。当她们拖着疲倦的身子走到村尾时,杨秀春突然发现了群众。走到屋前,她又发现一个老人竟然捧着一罐盐!李队长想买盐,可是那位老人逃走了。天渐渐黑了,三个人凑合着填饱了肚子。第二天早上,几位藏族同胞回来看了看红军有没有走,又检查了一下村子。结果他们发现不但未丢一针一线,红军还把村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便把消息传到了山上。大家都知道了,红军根本不是反动汉人所宣传的那样,所以陆陆续续回归了村子。之前逃走的那个老人告诉李队长,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山叫白云山。山上有一种石头,能熬出盐来。李队长十分感谢老人。又一天早上,红军战士把那种白色的石头敲成小块放进筐子,带回营中。他们又按老人所说,熬出了雪白雪白的盐!

杨秀春用自己的荷包装了两包最精细的盐,一包送给了老人,一包珍藏起来,准备送给即将见面的中央红军。

盐虽小,但石头熬盐,却彰显着红军的本色,和百姓对红军的爱戴。长征中,红军和百姓建立了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鱼水情谊。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也是红军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第4篇:长征故事读后感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读了《红军长征的故事》,心中感叹万分。

故事讲的是:红军第五次巢失败后,被迫进行的艰辛的长征,在这段漫漫的长征路上发生许多凄凉悲惨、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故事。

“凌晨3点半,大家便借着残月和星光,踩着刺透草鞋的菱角石,攀登着蜿蜒起伏的山道向前行进。”当我读到这几句话时,心中不禁难过,红军为了革命,无论路程多么艰难,多么坎坷,依然义无反顾,坚定不移,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怀着几丝忧虑,继续往下读,“张政委久病缠身,剧烈的咳嗽使他喘不过气,身体十分虚弱,但还迎着刺骨的寒风,带领着大家向前行进:“大家……快……向前……行……”,突然,他那沙哑的声音中断,倒在茫茫白雪中读到这里,我的心灵震颤了,声音也哽咽了,多好的政委啊,病了还勉强前进,他这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英勇顽强的`精神使我深深地感动了的榜样!顿时,我的视觉模糊了,热血沸腾着一道“雨幕”挡在了我的眼前。

读完这本书后,我思绪万千,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情景仿佛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心中不禁感叹:啊,今朝祖国美如画,是红军因他们那饱经风霜的手艰苦地“绘制”而成。今朝春常在,是红军用鲜血浇灌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翻开中华民族千年历史,那悲壮的《红军长征的故事》,它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一定要在学习上顽强拼博,刻苦钻研,以实际行动回报伟大的祖国,也做一个像红军的品质的人!

第5篇:长征故事读后感

你们知道吗?在暑假里有两个特殊的节日?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这两个节日对我们21世纪的幸福少年来说太遥远,太生疏了。

什么是党?什么是红军战士?什么是战争?在我心中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对于他们的认识都是来自书本和电视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在暑假中,我读了《长征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了在长征路途中红军遇到的重重困难和他们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团结一致的顽强精神。书中的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深深地感动了我。

书中写了好多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有《战友情深》,有《军民鱼水情》,有《一双布鞋》,最让我感动的是《总司令分饼》。在粮食非常紧缺的时候,炊事班的同志费尽心思弄来面,烙了两张饼,让总司令吃。总司令却拒绝了,他把饼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分给战士们一起吃。

看完这个故事,我不禁对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在艰难时期,无论总司令还是普通战士,都怀着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再想想现在每天热腾腾的饭菜都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还挑三拣四,这个不吃,那个不吃。我感到很惭愧,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

生活在红旗下的我们是幸福的。怎能忘记了红军战士的顽强拼搏精神呢?我们又怎能遇到一点点困难就知难而退呢?

第6篇:长征故事读后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每当读起这首朗朗上口的诗时,心中浮现出来的是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红军跨过一座座高山,趟过一条条河流,走过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他们用汗水和鲜血成就了现在美好的生活。

前几天我读完了红军长征的故事,他们敢于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把我深深感动了,无论这段长征路多么艰苦,红军们丝毫不畏惧,不论夏日炎炎,还是大雪纷飞红军们始终有一颗炙热的心,任何东西都阻挡不了他们向前的脚步。

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是《 三棵柳树》的故事。红军经过了漫漫长征路,来到了四川的若尔盖大草原,在红军的队伍里,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就叫侯德明,他从老家湖南出发的时候,从柳树上折了一根柳枝下来,在长征路上,他一直拿着这根柳枝,在长征路上,侯德明和他的父母走散了,这一路上一直是红军叔叔阿姨在照顾他,走到四川时,侯德明生了重病,红军叔叔只好把他留给了当地藏民,侯德明把手中一直拿着的这根柳条插在了茫茫的大草原上,80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个孩子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可那棵柳树依然挺立着,人们把它叫做“红军柳”,那棵柳树依然是大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因为有了红军我们现在的生活才会如此美好,红军谢谢你。

第7篇:长征故事读后感

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长征,像一条蜿蜒二万五千里的红飘带,以它无与伦比的绚丽,飘过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舞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崭新希望。

长征的故事有很多,我虽然没有全部看完,但当我把书合上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仍久久萦饶在我眼前……长征初期的湘江战役,是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中央红军人数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红军最终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还有后来的四渡赤水,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这一重又一重令人无法相信的困难,却被这支队伍战胜了,这就是“无坚不摧”的红军。红军的顽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

看红军爬雪山的时候,吃的是皮带、树根,穿的是草鞋,薄衣,他们却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战胜了一道又道的困难。而我们面对困难时却知难而退,如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有时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放过了。有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没做就牢骚满腹,找借口和理由推脱逃避。在他们的面前我们变得那么渺小和苍白无力……

从红军长征中我收获了坚强、智慧、勇敢、自信、顽强、团结……今天,我们远离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过着衣食无忧、幸福安定的生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要将这些高贵的品德精神发扬下去,学好每一科知识,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把自己的成长、成材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材。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让可爱的祖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作文

第8篇:长征故事读后感

初夏的夜晚,轻轻合上《红军长征的故事》,聆听窗外轻柔的风声,心头不禁思绪万千。脑海里金沙江、泸定桥、大渡河、大草地、腊子口这几个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的地名不时涌现着。一幅幅壮怀激烈的画面,一首首气势磅礴的诗篇,不禁让我缅怀起中国工农红军伟大的英烈。

毛主席说的好:“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这遥远的路程中,他们穿的是布衣草鞋,吃的是野草树皮,但他们的身上凝聚的却是英勇顽强的精神!长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军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军需部长为了把棉衣发给每一位士兵,自己却冻僵了;沼泽地上,一个士兵快被沼泽吞没时,旁边的士兵为了救他自己却永远地埋在了沼泽地里……从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让我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宝贵。

我们要学习红军顽强拼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其乐无穷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长征途中,红军历经艰难困苦,而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东西挑三拣四,还怕苦怕累,怕脏怕受委屈,在家里就像个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和红军相比,真是惭愧极了。

读了这本书,我很有感触。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生活在太平盛世之中,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用战士的鲜血和汗水换来的美好生活。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认真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第9篇:长征故事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课外书叫《读故事 塑品格——长征精神青少年读本》。书中第六章《军民鱼水情》讲述的三个小故事中,无论是红军战士和普通老百姓之间,还是红军领袖和群众之间以及广大人民 群众之间,无不体现着军民团结奋斗、亲如一家的鱼水之情和同心协力、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合力共建文明城,众心齐聚强国梦,就是要重塑长征精神,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和谐生活。这些天,外婆家的窗台上滴滴答答地响个不停,仔细一看原来是五楼人家的空调出水管破裂,空调出水都滴在外婆家窗台和玻璃上,嘀嗒嘀嗒的声音让人觉得很烦躁。但外婆并没有很生气,而是和和气气地把情况告诉了五楼的阿姨。五楼的阿姨马上到外婆家查看,一再打招呼说不好意思,并说马上让师傅来修理。

邻里间以和为贵,看着外婆与五楼阿姨客气地说话,回想起平时外婆总是主动热情地与邻居打招呼,下楼主动帮邻居把门口的垃圾带下去丢掉……。我想,合力共建文明城,就该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努力营造和谐生活氛围。

长征故事的熏陶,长辈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着我。我决心把创城精神牢记在心,把道德规范落实在行动上,在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集体;上课遵守纪律,专心听讲,认真学习,努力取得好成绩;在家里孝敬长辈,学做家务,一言一行努力学做有高尚情操的人。

第10篇:长征故事读后感

《红军长征的故事》这一本书中描写了当年战争时期中,红军们爬雪山、过草地等一些不怕艰难、不怕牺牲的故事。最让我难忘的是,当这些战士刚进入红军队伍的时候,竟然就已经不把“死”放在心上了。为了祖国的和平,他们真是了不起!

红军长征中的一个故事让我至今还记忆犹新,那就是关于战地女杰——贺子珍。1935年4月初,红军们赶到贵州附近的五里排,突然他们的头上有一群敌机,战士们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沟里、坡地上,但躺在担架上的红军伤员根本动不了。贺子珍连忙去疏散伤员,这时一枚炸弹投了下来,贺子珍被炸伤了,不过好的是敌机在这时候飞走了。

医生给贺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针,又给她做了全身的检查,发现她的.头部、上身和四肢共有17块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弹片。手术开始了,贺子珍疼得大汗淋漓,但却一声不吭。终于,贺子珍身体浅层的弹片被一块块取出,而深入体内的弹片却难以取出,成为战争给她的一份永久纪念。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最后一行时,我心里真是激动极了,暗暗地想,这些壮举简直是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闻的,这些英雄都是些平凡的人,但他们却是那样坚强、勇敢、自信。我也要像他们一样,虽然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了,但我也要坚强地面对一切,让自己自信起来,变得更棒!

第11篇:长征故事读后感

我记不起这是我第几次想起长征了,在我的记忆中,它就像古希腊文学中一部长长的史诗,我至今才读懂它一个小小的章节。

在漫长的历史与文化的进程中,我们的民族有着很多辉煌的过去,穿越时空的苍凉与沉重,是历经沧桑后的繁华,的确,我们的民族承受了太多的苦难。

风吹过,雨打过,火烧过,铁蹄践踏过,但宁折不弯的是中国人的脊梁,这就是长征的真实写照。

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百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

坚定不移地信仰、不屈不挠的求索,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在当今的词典中,没有哪一个词能够像“长征”那样,包含了所有这些令人感动的崇高精神和象征意义!

抚今追昔,共和国的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千;继往开来,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呼唤着我们奋然前行。

展望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船正劈波斩浪,昂首向前!

淋浴着新世纪灿烂的阳光,历史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这一代少年的肩上。过去,长征使中国辉煌;今天我们要将长征精神发扬下去。我相信,未来的中国载入世界编年史的一定是更华美的篇章!

第12篇:长征故事读后感

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红军长征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故事写到,谭友林在进入草地时得了伤寒,病得十分严重。同志们给他做了东西吃,他一丁点也咽不下去,只能天天喝水。谭友林的右臂上本来就有伤,这样一来病情没有好转反而更严重了,伤口每天都能挤出半杯脓血。草地的气候变化无常,难以猜测,一天中午,突然下起了暴雨,谭友林因为发烧,他贪图凉爽没有及时披上牛皮做的遮雨斗篷,这一场雨加重了病情,差一点夺去了他的生命。等雨一停,他刚下马就昏到在帐篷前。等他醒来,发现大家都因为担心他,劝他坐担架。可谭友林拒绝了战士们的提议,他怕因为自己连累了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继续在草地里前进。到后来,经过杨医生的精心治疗,还有同志们的'关心和爱护,他的身体才慢慢好了起来。

读完这个故事,想想我自己,和谭友林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呀!记得在我六岁的时候,有一次生病发高烧,体温有41度,每天在医院挂盐水的时候,我总是哭哭啼啼的,没有像谭友林那样坚强,忍着病痛继续长征,我和他们比,实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太渺小了。他们是真正的革命战士,我们应该多读书,了解革命烈士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生活,去回顾他们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艰苦生活,激励自己在幸福的新时代,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第13篇:长征故事读后感

今天读了《红军长征的故事》一篇故事后我很感动:这个故事说的是在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纵横十几个省,不仅在斩关夺隘、抢险飞渡,与敌人进行激烈的战斗的同时,还要做好少数民族的工作,努力取得他们对红军的支持,《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肖永卓)。红军在长征中有90%的路程行进在少数民族地区,先后经过了苗、瑶、侗、壮、水、布依、纳西、彝、藏、羌、东乡等少数民族杂居或聚居地区。在红军到达这些地方之前,反动派就对红军进行造谣污蔑,并和当地反动的封建地主勾结,强迫当地群众烧粮、烧房,胁迫群众上山躲藏,不准给红军带路当通司(翻译),企图置红军于绝境。在这些困难面前,红军不气馁、努力克服困难。在每经过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都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宁可自己挨饿,也不动少数民族群众的'一粒粮食;宁可在外受冻,也不擅自进老乡家门,读后感《《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肖永卓)》。通过广大红军的努力宣传,一些受蒙蔽的少数民族群众渐渐认识了红军,他们不仅热情款待红军,还从方方面面帮助红军,在短暂的时间里,留下了一个个令人难忘、感人至深的故事。读了这篇文章后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遇到了困难也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努力把事情做好,只要付出了努力,不过事情成功与否都没有遗憾。

第14篇:长征故事读后感

公公是位老军人,就爱读描写战争的书,暑假里我从他的书架上翻出一本《红军长征的故事》,看着看着我也入了迷。这本书里讲述的故事让我心情激动,难以忘怀。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红军将士们生活非常艰苦,吃不饱、穿不暖,爬雪山、过草地,最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红军的故事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

红军将士们为了解放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面对困难绝不退缩,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时,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咬紧牙关,一次次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生活优越,更不需要去打仗、牺牲性命。想想我自己,一心相当宇航员、发明家,可是一遇到自己不明白的`事就打退堂鼓,没有那股子刨根问底的劲儿。想想红军将士们,他们信念坚定自,有坚持的恒心和韧劲,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胜利。现在我明白了,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面对它,俗话说:“困难就像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今后在学习的过程,我一定向当年的红军将士们一样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朝着自己的理想努力,好好学习、回报社会!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国民党反动派掠夺百姓们的东西,犯下大罪,让百姓们过不上好日子;红军为了让百姓们过上好的生活,他们的枪决不放下,要战斗到底,我们之所以能在好的环境下生活,是烈士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第15篇:长征故事读后感

当初读《金色的鱼钩》时,只是因为好奇,但读着读着,泪水充满了我的眼眶,我被文中那舍己救人的老班长深深地感动了。

当我读到”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着眉头哽咽了下午“时,眼泪不由自主地喷涌而出。

多么可亲可敬的老班长呀!为了三个小同志有充分的营养,放弃了热腾腾的、鲜美的鱼汤,去嚼小同志们吃剩的.鱼骨头的草根!大家都知道,草根和鱼骨头是没有营养的,可是老班长为了三个小同志,宁愿去吃这没有营养的骨头!

和老班长相比,我们问问自己,我们呢?有不爱吃的饭菜,就背着父母大碗大碗地倒掉,比如有一次吧,家里做了炸酱面,我最不喜欢吃炸酱面,怎么办呢?我眼珠一转,借口说在外面凉凉,跑到外面把面扔了,装模作样地抹抹嘴,回屋了。晚上饿了,又问妈妈要钱买零食去了。读了《金色的鱼钩》之后,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它!

还有一段让我记忆犹新,当”我“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时,他还不要,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不行了,你们吃吧!还有20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原去!“

这一段看得我是热泪盈眶,老班长明明有可能活下去,但老班长没有,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作者和两个小同志,自己平静地选择了死亡。透过老班长的话语,我看到了老班长崇高、善良的心!

但现实呢?我们连一点点利益都不能放弃,怎么能像老班长一样舍弃生命呢?

直到读完文章,我才知道为什么鱼钩是金色的,因为老班长对同志们的爱是金色的,正是这金色的爱把鱼钩染成了金色!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