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读书心得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8-25 11:48:47

第1篇:《中庸》读书心得

余潜心研究《易经》和《道德经》之后,再读《中庸》,忽然感到有种居高临下之感,感叹老祖宗的伟大,深深为儒家这一核心思想所折服。

中庸决不是平庸,这也是缺乏国学教育的世人对中庸的误解。中庸作为四书之一,历代大儒对中庸的解读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个人感到还是从孔子的言语来解读,较为中肯,也符合中庸之道。

中,就是整体全局观念,避免走极端;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无过无不及,可谓之中。内外平衡、进退自如、刚柔并济、张弛有道,可谓之中。中,就是追求合理化,追求恰到何处。

庸,乃是持之以恒之意。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一个人做一次好事并不难,难的就是一辈子做好事。苏轼苏轼《晁错论》中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笔者曾立志并养成好的`习惯,但并没有坚持下去。这也是余之所以是平常人的缘故吧。

余作为一个平常人,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恰恰是符合中庸思想的,只是修心的火候欠缺,没有达到"中和"的境界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中和,做到中和,天地都会赋予他应有的位置,万物都会养育他。这也是易经思想的集中体现。

读中庸,体会到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读出了人际关系之中的微妙之处,读出了历史兴衰变迁之道,读出了宇宙万事万物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中庸之道,无处无时不在,百姓日用而不知罢了。"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余在慎独反思之时,常为传统文化的精华不能发扬光大而扼腕叹息。封建统治者标榜宣传的孔孟之道,乃是孔孟之道的修正主义,而非原汁原味的。真正的孔孟之道是与易经一脉相承的,是顺应客观规律的,是与道、释相辅相成,教人安身立命的君子之道。

中庸者,余矢志所追求也。

第2篇:《中庸》读书心得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

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

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第3篇:《中庸》读书心得

《大学·中庸·孝经》这本书教育意义很深,令我受益匪浅。

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通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们都这样做,那给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书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了“羊城分级阅读“系列的《大学中庸》这本经典读物。

经过与家长共同阅读,我突然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学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虽说这本书很难读懂,但是我借助电脑的力量觉得其中很有意思,并且也让我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学》部分的一个片段说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城,意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就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这段说的很对,知识十分重要,知识来自于对万物事的认识,有了知识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识的人,品行会良好;有了知识的人才会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梦想。

通过与家长共同读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微薄,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今后要广泛阅读,不断理解中国文学的精髓。也让我从读书中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并从中找到了快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年伊始我院组织了对传统文化《论语》的学习,现在又组织学习了《大学中庸》,通过这两次学习,使我不仅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更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自身的指导意义。

第4篇:《中庸》读书心得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

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

第5篇:《中庸》读书心得

《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到了宋代将其与《论语》《大学》《孟子》合著“四书”。中庸即中用(庸通用),中不离用,离用则无中。中庸是一种道德标准,要求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

中庸强调做人做事的平衡、适度和优化,掌握一个“度”字,无过也无不及,恰到好处,收放自如。中,就是中道而行。中道就是不偏,不偏就是不走极端。中道不行不行,中道不应该不行。天在上,地在下,人居于其中。因为天道、地道都是人做不到的。天生万物人做不到,地厚德载物人也做不到,人是不得不走天地之间的那条”中道”。“中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中道就是人道,人道就是礼义。这里的`礼义是让多数人能够生活安宁的社会规范,是规范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如果说中道即人道,那么人道就是仁道了。仁道是符合人性的,大家都不该违反,都应该照着去做,而且要一直坚持做下去,这就是“常”,所谓“常”,即常有常存。故“庸者,常也”。

所谓“中庸”,就是把仁一直做下去。不行仁,这叫不仁;做了一半,这叫中道而废。中庸的理论依据在于人性,在于对社会运作规律的探究。而中庸之道,指的不偏不倚,是持中求和的处世态度。一个人做事如果不懂得中庸,就会处处受阻,一个人做人如果不懂得低调,就会处处碰壁。但是, 中庸不是随大流,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是圆滑老练,而是一种均衡之术,是一种保守不偏激的态度,是一种以和为贵的生存智慧。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一、"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的天然性。

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程序性。

三、“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的实用性。

四、"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的差异性。

五、“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的能动性。

第6篇:《中庸》读书心得

最近读了《大学中庸》,感觉受益匪浅。

大学的三纲领: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和孔子的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如出一辙,我了解了《大学》《中庸》《论语》等一些四书五经之间的联系,找到了根本,弘扬好的品德,弃旧向新,知道追求什么,边界在哪里,这些观点今天仍然实用,这是普适万物的规律。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吾日三省吾身,今天和昨天相比有进步,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进步,这个要求不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内心怀有敬畏,不断地加工打磨自己,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会达到至善的状态。

一个善良的人一定不会自欺,不会为了利益刻意去遵守道德规范,而是内心都有底线,内心有准绳。一个善良的人会适时、适事的做事情,使自己圆满的同时也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一个善良的人也会遵循万物的规律,不失位、不越位,潜移默化的影响周围的人。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人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

《大学中庸》虽然寥寥数千字,但真的需要细细品读。

第7篇:《中庸》读书心得

由于诚是客观物质的属性,所以“诚”本身是一种天道,也就是一种天性,人能充分发挥之,熟练地运用它,也就成了人性。《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者”就修养境界而言,人修养到了至诚的程度,就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中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诚之者”就修养过程而言。那么,诚的修养主要有哪些过程呢?《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提出了学、问、思、辨、行五字,而且分别提出学必博、问必审、思必慎、辨必明、行必笃的要求。审、慎、笃是个态度题目,只要认真、刻苦,也就不难做到。但博学和明辨不光是态度,主要是个下功夫的题目了,所以《中庸》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人的资质,体力是不一样的,有强有弱,但有了这种己百己千的精神,也就无不可至了。这就肯定每一个人都可以“致中和”,只要有心。

施诸已而不愿勿施于人,是至诚无伪的一个方面,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则是至诚无伪的另一方面。《中庸》的作者借孔子的口说:“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要求别人是轻易的,口使令指就可以了,但要把对别人的要求反求诸已,要求儿子对自己作到的首先自己对父亲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首先对自己的上级做到,就很不轻易了,连无所不能的.孔子也说“丘未能一焉”。而这种推己及人,反躬自问的思想作风,正是人品的伟大和崇高所在。

诚的反面是伪,所以“至诚”还得与欺伪作斗争,不但不能欺人,也不能欺心。《中庸》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尽己之心为衷冬推己及人为恕。能忠能恕,也就距中庸之道不远了。然则哪些东西是忠恕呢?《中庸》举了一个最为浅显的例子:“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诸人。”凡事都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凡不愿加在自己头上的,决不强加在他人头上。这样,人间就多了很多理解,增长了很多“中和”的气氛。

第8篇:《中庸》读书心得

读完《中庸》后,我觉得我收获了很多。《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据说是孔子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期儒家的作品,都包含在《小戴礼记》中。后来,它独立成一本书,南宋朱子将其分为33章。

第一次读《中庸》的时候,感觉很迷茫,不知道它的意思,很难理解它的意思。虽然不懂,但也能感受到生活中的一些道理。

《中庸》的解释是不偏不倚,不易不更谓庸。中庸就是中和。

说起来简单,其实我们很难做到,我们的言行往往失去偏颇。过分追求物质,或过于理想主义,都是一样的,过犹不及。特别是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的`分数,有时会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或者让他们被动地接受一些所谓的知识,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庸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急功近利的做法,让我们知足常乐,慢慢学习,全心全意对待每一个细节。有句话很流行;细节决定成败。许多人缺乏适度的素质,往往不能到处小心,不能从头到尾保持正常的心,他们经常在事情的最后一刻因为没有注意到细节而失败。

总之,读了中庸之后,我对生活中的人受益匪浅,一定会受益终生。“中庸”的核心之一是“则”,即标准。这个标准,其实是对自己和他人统一的标准。“你想站起来站起来,你想达到人才”,这句话是说,如果你想站起来,你必须先让别人站起来。首先,你必须让别人达到事实。这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也是实施“仁”的重要原则。如果你能“推自己和别人”,你就能达到“仁”的境界。如果你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你会避免很多矛盾,生活会更简单。

第9篇:《中庸》读书心得

《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哲学经典之一,是一部含有深刻哲理的古代思想文献,通常被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它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哲学家朱熹把它从《礼记》四十九篇中抽出来,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庸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内容相当丰富的人生哲理,也是实用的学问,可以使我们终生受用不尽,甚至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常。“中庸”就是要劝人们在思想上要不偏不倚,在行为上要不走极端,无不及亦无过之。其中也体现了儒家关于修身、治国、处世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思想。

最早提出“中庸”一词的是孔子。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认为,有道德的君子能够做到中庸,小人却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是因为他的言行时时刻刻都适中。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他做事肆无忌惮。行中庸之道,其实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做事要有分寸、有尺度,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就好比琴弦,拉得太松,就不成曲调;拉得太紧,就容易绷断;只有松紧度恰到好处,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人生亦如是。

对国家来说,“和”是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口号,我们国家也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中庸之道看似平常,然而越平常的事情往往越难做到。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说明坚持中庸之道是十分困难的。每个人都有无尽的欲望,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天性,这种天性使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而是有更多的追求。于是,我们渐渐不再是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忙碌,还为了名与利,为了无穷无尽的欲望去忙碌,变得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欲望的奴隶。

只有学习中庸之道,保持中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欲望所困扰,才能做生活的主人,活出自我,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静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超然境界。

第10篇:《中庸》读书心得

《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内容。

跟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

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

而中庸的精确理解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

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

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

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

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

第11篇:《中庸》读书心得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惟,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聪明的结晶。它以天命之谓性,任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入阐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中庸乃人天生败的聪明根本、诚于中,信于外、正人当慎独中立、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诚则明,明则诚、和为贵,不自弃六个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惟和理论。

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由于字难认,相反字很收留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良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收留易理解。但是,我仍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成仍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中庸之道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尺度。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任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那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忠恕宽收留是不偏不倚的主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收留、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惟,如中庸之道、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正人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晋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平常的现实意义,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惊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把握不偏不倚,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正人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正人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涵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需有的。无论碰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全书体例清楚,点评得当,寄意深刻,除了摘录原文之外,还附有口语注解,并在细读慢品这一板块中撷取大量与现代社会人们糊口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的故事、寓言、实例等内收留,结合本节所阐述的思惟,带领我们细细品味《中庸》中所蕴含的人生聪明、处世之道。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收留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道是有良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个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道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满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第12篇:《中庸》读书心得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还可以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举止、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总之,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

中庸之道与没有原则、人云亦云不同,这是一种必要的协调必不可少的关系。在职场中很多时候往往需要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因为职场也是一个大家庭,如果一味地讲究个性,没有团体合作意识,会搞得一团糟,也不利于集体的发展。因此,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保持一个中庸之道,确实在是明智之举。

第13篇:《中庸》读书心得

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

《中庸》的深奥让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我想,如果此生无法精通《中庸》将是我最大的遗憾。万物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无论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中庸之道读书心得2中庸之道如今已走向略带贬义的色彩,但如今人世间,成功之人,成名之人,大凡都是深谙此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中,不偏不倚;接着说庸,庸不是无能,而是平常。平常就是不易,即鲜有改变,年少轻狂之时,日日思变,整日里做着相同的工作,重复着相同的生活被深恶痛绝,因而时时思变,跳槽等等所为,均有一定因素是因不庸而起。不说此行为之好坏,年少轻狂时的不庸在长者眼中是为胡闹、是为冒险,是为激进。暮年之人常念叶落归根,常念平淡生活,有一大俗话云:平平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一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我认为中是好的,则合用,庸必然也应是好的,平常之为,淡然处之能培养良好心态,庸并非鼓励不求上进,而是在激进中寻求平衡,此又回到中,不可过也不可不及,是以中庸合用。联系自己的教师生活,我感觉教师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第14篇:《中庸》读书心得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读过《论语》、《老子》、《庄子》,分别从人与人相处,自我的相处,人与大自然的相处的层面进行了深刻的`讲解,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

暑假中阅读了《大学中庸》,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

第15篇:《中庸》读书心得

对于环境的理解是随着时间而逐步改变的。有段流传很广的名言是这么说的,如果一个人不喜欢周围的环境,就要想办法努力改变它;如果不能够改变环境,那就努力去适应环境;如果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就想办法再换个环境试试。树挪死,人挪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可是,如果换个环境仍然没有办法适应呢?照着这个思路思考下去最后会得出一个什么结果。虽然有点哲学上一辨到底的意味,但有些东西把牛角尖钻透了之后,反而知道该如何轻松面对了。就象经历过的人,无所畏惧。但这种无所畏惧和无知者无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含义。后者是初级阶段,前者提升的层次更高,视野更开阔。

中国人讲中庸之道是有道理的。老祖宗几千年的东西,毕竟对后世有所启迪。以前对于中庸的理解非常的片面狭隘,总以为是抹杀个性之事,这其实是不懂得如何通过中庸求同存异,扬长避短。中庸之道,个人的理解,更多的是为了双方的沟通与交流,找到彼此承接的平台,哪怕对方与你的差异完全是一南一北,你仍然可以从个人爱好,或者是某些不为人道的小秘密找到话题。

更多的时候持有中庸这样一种态度,可以急事缓办,可以将不好办的事情改变过来,扭转局势。以退为进,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在战场上,一个人在没有学会如何进攻敌人之前,先学会保存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著名的股神说得非常有体会:投资最重要的是想方设法保存原有资本,第一条如此,第二条、第三条同样如此。

什么样的光芒最长久?不是突然一现的流星之光,只有恒星那并不太强的光,夜夜可见,永远在天空中闪亮。又想起登高必跌重,一步步行去,踩踏实了,最为稳妥。

中庸并不是放弃自己的立场,虽然许多时候中庸意味着保持中立,但中庸绝不等于平庸。怕就怕,过于聪明,起点不高,看得不远,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自以为是最误事。因此才会有“难得糊涂”这样精妙的语言。

中庸是一种处世态度,它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标。因此,学会中庸,给自己更广阔的天地,中庸与雄心壮志并不矛盾。年轻时候爱走极端,随着阅历的增多,逐步明白了,中庸,会给人带来更多的回旋余地。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