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读后感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5-11 09:38:47

第1篇:局外人读后感

不管历史如何变迁,朝代如何更迭,一个特定的人,从他一生下来到死,都要面临一个事实,那就是:人生只有一次;同时他也要一直思考一个没有人可以替他解答的问题,那就是:他应该如何度过这一生?对于极端悲观主义者来说,只有一次人生意味着虚无。历史长河波涛滚滚,人是多么渺小,取其一瓢,尽其一生品之而不得其味,就更别说要在这历史长卷上留下自己的一笔了。

人生之于时间就如晨露之于四季,轻轻地来,默默地走,之后便找不到存在过的痕迹;而对于极端乐观主义者来说,只有一次人生却意味着全部。人啊,生在这个物质与精神并存的世界上,财富、功名、权利、地位同健康、幸福、爱一样,是人生追逐的目标,而人生只有一次,这些目标却如鱼和熊掌一般,不可兼得。认为一次人生意味着全部的人,总是抱着一种“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心态,想要把所有东西都收入囊中,才觉得这唯一的一次人生够完美。而我们一般人时而属于极端悲观者,时而属于极端乐观者,更多的时候是处于两者之间,但是这样的“中庸”位置是经过冷静思考而采取的对人生要理性对待的态度,还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应付世事的无奈之举呢?这就因人而异了。

说到因对人生看法不同而采取不同态度来“消费”人生,法国作家加缪的《局外人》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这种思想。加缪持有许多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虽然他自己再三否认自己是存在主义者):他认为,世界是荒谬的,现实本身是不可认识的,人的存在缺乏理性,人生孤独,活着没有意义。

这种思想在《局外人》主人公莫尔索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莫尔索对人生各种悲欢变故冷漠淡然,麻木不仁,连对母亲的逝世以及对自身的死亡都抱着局外人的态度。

加缪早期的思想在这部作品中体现得很明显,他认为人生就是一串荒谬的事实,疾病,灾难,死亡终究会到来,人生终究要归于黄土,那么因亲人离去而悲伤,因朋友分离而痛苦,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又何必苦苦挽留,伤神费力呢?况且这一次的挽留并不会避免下一次的分离和伤痛,人生就是一串串不可避免的接踵而来的荒谬事实,这样有什么意义呢?他以为他就是这样看透了人生,因此他小说中的主人公总是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待他所在的这个世界,对待他自己的生活。

第2篇:局外人读后感

正值青春的我,在了解《局外人》中默尔索的故事后,不禁感慨,信誓旦旦地自称是局外人的人,实则并非局外人。他所用理性对待的人和事,一切看起来都和他想的一样,可有亦可无,但在我眼中,这其实均是他能拥有的了。

“今天,妈妈死了,或许是昨天,我不知道。”默尔索的这句话影射出他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母亲的死,他并非无感,可直至母亲下葬那会,他也未哭丧,守丧。在这个孝道的社会,默尔索无疑是被谴责的,可也有人会陪她做这些不合时宜的玩乐。与女友同居却不谈爱情,婚姻。插入邻里的纠纷并为之开枪杀人却无所谓朋友。这所有的一切,都令人为之困惑。

“生活是无法改变的,什么样的生活都一样,我在这儿的生活并不使我不高兴。”这种想法与当今的“佛系少年”如此类似,可又不同。对于默尔索来说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认为既然这种命运选择了我,而成千上万的幸运的人却同他一样自称我的兄弟,那么他所说的上帝,他们选择的生活,他们选择的命运,又都与我何干?他是如此独特,上帝的一切皆为他所憎恨,他的世界中,信仰、一切只能由自己来把握。这是令我倾佩的,一个人能将自己对生活、理想的态度赋予行动中是很难坚持的。

当默尔索走上刑场时,他心想:“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的我过去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原先的因证据不足,被判处罚及罚款,后在对方的“我控告这个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里埋葬了一位母亲。”结局的锒铛入狱,死前的言语都多令人心生怜悯阿!

一个用局外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活,理性的处理自己的事物,可现实是残忍的。一颗孤立、封闭的心是很难在社会中很好的生存的,人们会用惯性思考,认为的,来处理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一切,使所谓的特殊人或事消失。

简简单单的一本书,却在叙述着一个不简单的事。

第3篇:局外人读后感

小说以默而索母亲的死开篇,母亲的死并没有让他过度的伤心,他甚至连母亲的最后一眼都不看,也不流泪,将母亲埋葬后,他为回到阿尔及尔离开那鬼地方而兴奋不已,“我想到我要上床睡它十二个钟头时我所感到的喜悦”。回到阿尔及尔,他便和女友鬼混在一起,游泳、看滑稽电影,他早将母亲之死抛之脑后。对于老板的调任巴黎,他的回答是“生活是无法改变的,什么样的生活都一样,我在这儿的生活并不使我不高兴”。而女友的求婚,他的态度是“怎么样都行”。邻居莱蒙请他写信,让他帮助自己对付自己的情人,他想都没想,欣然答应,“他问我是不是马上写不方便,我说不”。而他不知道,他在不自觉地卷入一场斗殴中,最后在海边,他开枪打死了一个对手。

接着,他被审判,虽然他有罪,但对他的指控却让人发笑。对母亲的死无动于衷成了检察官手中的把柄,他振振有词地说道:“我控告这个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于是,默而索被判了死刑,但他似乎对这一切毫不在乎,当他知道上诉无望之后,他依然平静地等待着死亡,并拒绝向神父做自己最后的忏悔。

整篇作品以时间为线索,可归纳如下:母亲之死—→被调任与女友求婚—→帮邻居对付其情人—→开枪杀人—→被判死刑。整个过程似乎默而索都是一个“局外人”,他对这个世界似乎麻木了,对于一切东西,他都接受,唯独最后拒绝对上帝的忏悔。

但我认为默而索似“局外人”但非“局外人”,他时时刻刻参与到这个世界当中,他一心想按自己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之所以把母亲送进养老院,是因为自己和母亲无话可说,而养老院里有许多老人作伴,他“明白为什么她要在晚年又找了个‘未婚夫’,为什么她又玩起了‘重新再来’的游戏”,他认为“母亲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解脱了。任何人,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哭她”。所以,对默而索而言,真实情感与外在的表现并无关系,他虽伤心,但母亲的死并不会让他流泪。对于老板的摊派巴黎,他并没有雄心大志,他知道“生活是无法改变的,什么样的生活都一样,我在这儿的生活并不使我不高兴”。女友的求婚,他认为“这无关紧要,如果她想,我们可以结婚”。以上两点说明默而索对自己拥有的一切已知足,他不是一个对生活贪婪的索取者。出于对邻居的帮助,他写信帮邻居对付其情人,杀死阿拉伯人是因为他当时产生了幻觉,他看见“刀锋闪闪发光,仿佛一把寒光四射的长剑刺中了我的头”。在监狱里,他屡次拒绝接见神父,因为他不信上帝,是因为他“对自己有把握,对一切都有把握,比他(上帝)有把握,对我的生命和那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把握”。到离死前,他“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去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但默而索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显然与整个社会要求它的成员信守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是互相排斥的,这个世界不断在排斥他,所以他成了这个世界的“局外人”,被处决时,他发出了最后的喊声:“为了把一切都做得完美,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

第4篇:局外人读后感

初读这部作品,我只能感受到莫尔索的冷酷无情和他那“那与世无争”的颓态,好像这个世界与他并无关系,就连母亲去世这样与他有密切关系的事也根本不被他放在心上,加缪对这颗像被冰冻了的心的刻画简直妙极了:“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楚。”

整个小说都是选用一种与主人公性格一致的枯燥、呆板、闪烁的语言风格来连接全文的。作者选用这些超乎寻常、刻意追求的语言来宣扬人生的荒诞和无意义,主人公在多人眼中是荒诞的,众人在莫尔索的眼中变是荒诞的。整部小说如演一幕滑稽的小丑剧,所有人包括观众都是荒诞的。加缪在这之中为我们提示了社会的丑态。

然而度娘说加缪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揭露社会荒诞的层面,原来他揭露荒诞的终极目的是要指向人们对本身的追求。在加缪的荒谬论中有一个有名的论点:“人生没有希望但不包含绝望”所以要活得真实而不虚伪,莫尔索就必须坚持下去,哪怕是苟延残喘,并不是不愿迂回,而是没有退路可走。

倘若这样一想,莫尔索怎么好像又变得有点正面了?是的,莫尔索式的冷漠,具有积极反抗的基调,不失为一种大智大勇的精神,在精神上战胜了荒诞,获得了自由。

看文中的这一段“我喝了咖啡,想抽烟。可是我犹豫了,我不知道能不能在妈妈面前这样做,我想了想,,认为这不要紧。我给了门房一支烟,我们抽了起来”平淡不惊的活着实刺激着读者,使人感受到他的确是一个幸福自由人。甚至,当他坐在被告席上等待判决的时候,他仍无动于衷,他只觉得“这么一个老故事重复来又重复去,真叫我烦透了。”诸此种种,无不彰显着莫尔索身上那种淡然的气质,他对于一切都是那么满不在乎,这大概也就是他幸福的源了吧。

可以说,局外人并不只指莫尔索一个人,而是许多具有相同生活状态的人的代表,莫尔索的意义也正在于此。作为一个人,他是特别的,但普通却往往富于特别之中,他身上有太多太多人的影子。莫尔索的个人世界也便成为一类人共有特质。也正因为有对莫尔索的探知,我们才能更深入地认识“局外人”这种现象。

第5篇:局外人读后感

当初我们英文课读这本书的时候,同学们都讨论的很激烈,有觉得默尔索的性格不可思议的荒唐,有觉得默尔索很酷,而我想的是——为什么他就能变成那样的性格?不过世界上人那么多,总归有一个默尔索,所以也就没有再钻牛角尖。但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很复杂,而且也一直在变化,好吧,说远了。

我把默尔索的变化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开头至杀人案,基本上可一看到默尔索无疑比起普通人缺乏了一些情感,但他是一种未经过reason的非常自然、无意识的状态。他非常会观察,对外界趋于客观。这是他的nature,还未经过下意识的改变。所以他简简单单杀了个人,因为太阳太讨厌了,这其实说得通不是么?

第二个阶段基本上cover了全文,从中间到那位牧师全算上。默尔索干了件大事——对他来说,他也感觉到不一样了。而对于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这可相当不可思议。所以法官问默尔索你愧疚吗,所以marie一而再再而三地安慰默尔索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但默尔索压根不觉得这是个那么大的问题,监狱挺无聊的,但渐渐睡个十六个小时,再消磨过剩下的几个,一天就过去了。唯一困惑,唯一让自己烦躁的就是法官啊,或者marie,他们都和自己想得不一样。法官还有那个养老院的director为什么要说自己那么多坏话,这种恶意让默尔索很难过。监狱适应得不错,可要消除和别人的矛盾(conflict)可挺让人不爽的。而这种不爽在牧师来的时候到了极点,所以默尔索又咆哮又生气地跟牧师喊了一通。

说了之后,他——第三个阶段。他觉得没啥可在乎的了。他的结局只有一个——死亡。不是一时的自暴自弃,默尔索是真正接受了这个事实并无所畏惧。这个世界冷漠就冷漠吧,我有法子对待这样的冷漠。而我死的那天,我可以期望的也就是一些人带着对我深深的仇恨来看我的死刑。我只能期待这个,那就期待。

默尔索某种意义上算是局外人,因为他容不得一点虚伪,一点都不可以,这跟很多人都不一样。但是他也跟大部分人一样,想要活得舒服些,不然他为什么折腾出来一个荒谬主义呢,也不过是不让自己失望。最后死的那一刻,他肯定也是满足的,至少他让他自己变得满足。

第6篇:局外人读后感

读过的第一本加缪,也是写的第一个书评嘻嘻。有几天了,读的那天高中时期最后一个(我想象是)很倾慕的男生找到女朋友啦。感觉高中关于恋爱这一part就这么过去了,心情复杂,就想读一下这本,给自己一些“局外之感”,少一些对他人给自己动力的依赖。当天晚上就看完了。

看书之前我想当然地觉得,局外人应该只是主人公消极对待人生,是自己人生的局外人。

阅读完整本书后,带着意犹未尽的感觉我去阅读了书前译者柳鸣九先生的前言。

现在翻阅,对于书名的理解看到了两种:一种是柳的`默尔索在法庭上被各种妖魔化,像是个局外人,另一种是默尔索对于世事不关心不在意,活出了潇洒惬意,是自己人生的局外人。

我更倾向第一种。非常欣赏译者对于加缪“荒诞——反抗”的哲理体系的分析~其次是自己读书过程中也注意到他“不对过去的事情悔恨,总是要为将要来到的,今天或明天的事忙忙碌碌”“我对自己很有把握,对我所有的一切都很有把握”“我以前有理,现在有理,将来永远有理”,是能体会到他对于生活有自己的态度,不是作为局外人没有去参与其中的,只是懒,觉得这些可有可无罢了。在法庭上他也忽然感觉“纯系多余”,更加可以印证第一种,是他在法庭上没有参与感,是局外人

虽然我个人不是像默尔索一般的淡然,不在乎,我更是一个入世,功利心很强的人。但是阅读他的心理,并不让我觉得难以接受,而是让我想到,在我过度的争取和劳累之后,我也可以这样调节我的身心。书中大段的、奇妙的心理描写,和一些哲理性的句子,也很好地缓解了我一轮复习的焦虑……

具有现实意义的一点,是我非常以后从事法律相关工作,很想当律师啦~这本书给我与《杀死一只知更鸟》不同的法律环境,让我对从业计划有更多的考虑,社会环境有更多的反思。

要坚持人道主义,尊重个人的不同的思想观念。不用社会世俗观念,不用法律残杀人性,不要强迫别人相信自己的信仰来完成像宰割一只牲畜般的“仪式感”。

最近看罗翔老师的一些视频,也看到法律不是冰冷无情,行使法律,更要有作为人的意识,也能与除法律外别的领域,如现代的网络平台的舆论,当事人有时也是“多余”一般……产生诸多思考。

真是一本好书呀。

第7篇:局外人读后感

《局外人》,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的代表作,作者在后记里用一句话概括了它,“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不在他母亲葬礼上哭泣的人,都有可能被处以死刑。”

看似荒诞的一句话,背后隐藏是主人公默尔索不肯遵循人类社会的既定规则,继而被人类社会所摒弃的真相。作者说默尔索是一个真实的人,他拒绝撒谎,“撒谎不仅仅是说谎话,事实上,尤其是当你说的不仅是真相的时候,你就在撒谎”。是的,默尔索是真实的,他与母亲的感情淡薄,他母亲的死,他没有感受到哀伤,所以他没有装哭泣,但这被标上了冷漠无情的标签。他对人类的许多追求都感觉索然无味,“我们从来不能改变生活,无论如何,生活都是一样的,我在这儿的生活也不会令我不高兴”。这看上去挺消极的,但他感受得到当下真实的美好,他不信下一世,不信上帝,他信真实存在的当下的每一刻。

一个人真的可以的游离于这个社会吗?如果一个人可以,那两个人,三个人,成千上万的人呢?人类,能在地球走到目前的这个地位,依靠的不就是那些明着的暗着的规则吗?从种族角度而言,摒弃不遵守规则的人,并没有什么问题,对于种族而言,你不可以不一样,因为种族不需要你的不一样。

但对于个体呢?前世是什么?未来是什么?种族是什么?这些看不着抓不到的虚无,不如当下真实的每一刻。所以,对于个体,你当然可以不一样,你的感受,只属于你。

如果个体和种族互不干扰,那么也可以相安无事。但如果个人和种族产生冲突,比如默尔索,当他因杀人被押上法庭,当报道开始 铺天盖地而来,那么他的个人的自由对于整个种族而言不值一提,毫无疑问,是要被牺牲的一个。

“加缪说过,诞生在一个荒谬的世界上的人唯一真正的职责是活下去,是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反抗、自己的自由。他说过,如果人类困境的唯一出路在于死亡,那我们就是走在错误的道路上。正确的路是通向生命、通向阳光的那一条。”

很多时候,你可以不一样,但有些时候,你不可以不一样!

第8篇:局外人读后感

《局外人》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加缪26岁完成的作品。是法国荒诞哲学的代表作。最开始吸引人的是书在介绍的时候就是“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局外人》”这本书。一开始就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但是有从一个荒诞的故事入手,但是当你完整的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却发现本书完整的意义通过一个荒诞的故事,告诉人们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发出了充满和谐又有道德分寸的声音。

《局外人》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从默尔索的母亲去世开始,到他在海滩上杀死阿拉伯人为止,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故事。这种叙述毫无抒情的意味,而只是默尔索内心自发意识的流露,因而他叙述的接二连三的事件、对话、姿势和感觉之间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给人以一种不连贯的荒谬之感,因为别人的姿势和语言在他看来都是没有意义的,是不可理解的。唯一确实的存在便是大海、阳光,而大自然却压倒了他,使他莫名其妙地杀了人。在第二部分里,牢房代替了大海,社会的意识代替了默尔索自发的意识。司法机构以其固有的逻辑,利用被告过去偶然发生的一些事件把被告虚构成一种他自己都认不出来的形象:即把始终认为自己无罪、对一切都毫不在乎的莫尔索硬说成一个冷酷无情、蓄意杀人的魔鬼。因为审讯几乎从不调查杀人案件,而是千方百计把杀人和他母亲之死及他和玛丽的关系联系在一起。

《局外人》这本书通过塑造莫尔索这个行为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的“局外人”形象,充分揭示了这个世界的荒谬性及人与社会的对立状况。莫索尔的种种行为看似荒谬,不近人情,实则正是他用来抗击这个荒谬世界的武器。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那么一刻特殊时刻,感觉自己对待一些事物的时候,感觉自己与这个社会完全脱节,好像一个局外人一样,但是又在这个剧中。做一些被人认为离经叛道的事情。也许这样才能体现自己身在局中的意义。但是这也许是平凡的人没能自身强大的原因。当你强大到可以掌控全局的时候,才能使得自己身在局中吧!

第9篇:局外人读后感

序言所论以及后文中主人公自己所述,皆指出在那场审判中当事人被隔离在外,被当作一个局外人,可是书名应该不是由此而出。

本书分两部分,第二部分主要讲审判的过程,而第一部分讲了什么呢,作者像记流水账似的记录了主人公在其母亲死亡前后的生活琐事及心理状态。这种行文方式与主人公的性格,生活态度相当匹配:白开水样,波澜不惊。主人公的处事态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样也可,那样也行。他好像没有什么在意的事情,什么都可有可无的`,就连面对死亡的问题也没惊起太大的波澜。所以不是别人让他处于局外人的位置,而是他自己将自己置于局外人的位置,他充当了他自己生命中的局外人。而他何以能活成这样呢?我认为是因为他摆脱了道德,摆脱了宗教,摆脱了艺术,摆脱了生活中的一切伪装。他是如此客观而又真实地活着,他的所言所行皆是他心中所想,外物于他都不重要,这么说来,他倒是身体与灵魂合二为一了。

可杀人就是杀人,我不会替他辩解,尽管他没有犯罪的动机,但他有犯罪的事实。而他能引起相当一部分人同情的原因就在于第二部分的审判中,整个司法集团将审判的重点荒谬地放在了主人公在其母亲丧事期间的态度上,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他是以一个杀人犯的心理埋葬了他的母亲。

司法集团不惜张冠李戴,牵强附会,硬要把主人公塑造成一个冷血之人,一个天生的杀人犯,是因为他们实在找不到他的杀人动机。而且面对审判,面对罪行,主人公表现得如此平静,毫无波澜,既没有痛哭流涕地忏悔,也没有胆战心惊得畏惧,更没有巧言花语地狡辩。

他就那么平铺直叙地陈述自己的作案经过,这种平静,似乎有些……藐视法庭?所以司法人员可能有些气急败坏。我也说不上文中主人公的这种处世态度好不好,似乎与道家的无为思想类似。这又让我想到了所罗门王的语句: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一切都是捕风一切都是捉影当一切成为过去的时候你又得到了什么如果一切都毫无意义,那我们的存在是为了什么呢?

第10篇:局外人读后感

“面对这充满预兆和星星的夜,我第一次敞开心扉,欣然接受世界温柔的冷漠。我感到我与这份冷漠如此相似,亲如手足。我觉得我过去是幸福的,现在也是幸福的,将来也将如是……”

这是加缪的小说《局外人》结尾部分,文中的主人公是即将走向刑场的人,我们一般都会认为生命的终结便意味着一切都结束了,而在这篇小说里,对默尔索来说却是最好的结局。因为,他是局外人。自始至终都是。

在这篇小说里,我最感兴趣的是庭审现场,作为被告的他在庭审现场却好像是个外人,而检察官竟然以他“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流泪”作为重要依据而判处他死刑,却对枪杀阿拉伯人的缘由不去追究。荒谬至极。

加缪被视作是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存在主义的中心思想是认知自我的存在,而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存活过程中的孤独、黑暗、绝望和被抛弃。便是整个生命中的大本真,一切条条框框的规则都是无意义不重要的。

默尔索对一切都持无所谓的态度,命运会怎么走向他似乎也毫不在乎,仿佛这个世界和他毫无联系……他是别人眼中的冷血动物,但他却只为自己而活,即便到最后,他也“只盼望行刑那一天能聚集许多观众,用充满厌恶和憎恨的喊叫声送我一程”。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他的确一无所有,而且很快连生命都要失去。但他的一切都由自己掌握,他从未违心做过一件事,他在这个世界上真实地存在过,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几个人是默尔索那样的?我们随波逐流,被身边的人左右着自己的思想行为,渴望在每个人心目中树立一个“完美形象”,好像才不枉度过此生,却往往忽略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局外人》这部小说虽然看起来有点荒诞,但这却给我们每个人提了个醒:不管我们今后的人生之路还有多长,都应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有没有背离过内心。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选择做个隐形的局外人。

第11篇:局外人读后感

之所以会看起《局外人》这本书,是当时很要好的一个朋友提起的,她对于这本书的描述让我有一些动心,于是便在回家后去书城买了这么一本书。这本书的结局让人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她当时是这么对我讲的。

充满好奇心的我,再加上这位朋友推荐的基本不会坏到哪里去的信念,我便开开心心地翻起这本书了。

全书共197页,我的书是插图典藏版,在后面对于《局外人》一书的书评竟有21页之多。我首先没有去看书评,沉淀了一下自己,翻开第一页开始看正文的内容。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这是正文开头的第一句话。我朋友有给我看过第一页,于是我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情绪,不过在第一次看的时候还是为这句话写的大胆诚实而吃了一惊。竟然会有人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

主角这种似乎不大在于母亲的心态在后来她的葬礼上用行动和语言表达的清楚,但也能看出主角是遵从自己的想法,不习惯也不想去虚伪地对待别人。比如文中他与一个周围人似乎都不怎么喜欢的仓库管理员雷蒙·桑泰斯结交了朋友,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说实话,我很赞同主角这种性格,与他的人生态度,如果现实中有这么一个人,那与其相处应该蛮不错的。不过现实生活中最好还是具备一些亲情的好。

后来,在某些因素(朋友,天气等)下,主角过失杀人而被捕了,在这部分里主角接受了法庭的审讯,这其中再次刻画了主角的性格与其形象,审讯过程中还提及了主角对母亲冷漠的态度,等等等等。最后男主角的结局我就不知道该怎么描述了…似乎有人说男主角是冤的,说他是时代背景的浓缩。突出了当时的社会。

但是,对默尔索(主角)这种性格、这种精神状态的人物来说,这一判决是最暴虐不过、最残忍不过的,因为它将一个善良、诚实、无害的人物完全妖魔化了,在精神上、道德上对他进行了“无限上纲上线”的杀戮,因而是司法领域中一桩完完全全的人性冤案。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