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
2、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顾炎武
3、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
4、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5、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7、礼义廉耻,是谓四维。——顾炎武
8、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0、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11、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12、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13、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顾炎武《日知录》
14、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15、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顾炎武《与友人书》
1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7、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18、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顾炎武《精卫·万事有不平》
19、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20、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海上》
21、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22、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
23、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24、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25、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26、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27、犯天下之不韪。
28、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
29、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嵩山》
30、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顾炎武
31、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32、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33、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顾炎武
34、以兴趣始,以毅力终。——顾炎武
35、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36、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37、犯天下之不韪。《日知录·正始》
38、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精卫》
39、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40、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日知录》
41、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
42、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日知录·正始》
43、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日知录》
44、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45、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46、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悯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
47、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48、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秋山》
49、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空。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志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顾炎武《精卫》
50、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5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52、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顾炎武《顾炎武诗选》
53、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顾炎武
54、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55、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56、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精卫》
57、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58、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七·廉耻》
59、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日知录》
60、文须有益于天下。——顾炎武《日知录》
61、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缺矣。
62、官多则乱,将多则乱——顾炎武
63、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适皆以三月十九日,追痛之作,词旨衰恻,依韵奉和》
64、天下无不可之风俗——顾炎武
65、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