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教育,更多的时候就是提醒

句文网    发表于:2021-05-06 15:37:48

教育教学:教育,更多的时候就是提醒

其实,站在这里与大家谈管理似乎有点不恰当。但是我认为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是管理者,并不是校长主任才是管理者。我们教师管理这么多的学生你不是管理者吗?管理犹如治玉,需要按照玉石的自身特征来精心打造使之成为精美的玉器的。教育犹如根雕,是要根据树根原有的形态进行加工的,以势度型,才能成为精美的艺术品。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具有个性的人,不可能也不允许我们用一个方式,一个标准去衡量,所以我们在学校行为文化建设中主张立足于个性化的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生命成长。张文质先生在二甲和我们的学生做过这样一个对话——《换一条路走走如何》。中考高考竞争残酷但是有考试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成功者和失败者。考试不行不代表所有都不行。暑假我到北京去,在机场遇到一个家长很热情的跟我打招呼,说小孩是我的学生,今年刚考上大学,三本不上去了,让他在家里做生意。问原因,家长说孩子的姐姐南京大学毕业没有工作,也在做生意,生活过得很惬意。我家不是上不起大学,孩子姐姐的同学到今天也没找到工作,校长你说上大学有用吗?是呀,大学毕业意味着失业,没有本事的人去上研究生。原因很简单,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然后就以读研究生来逃避。我女儿上大学的时候学校留她读研究生,条件是做一年辅导员。她不干,出来找工作,现在在新闻界做得还蛮出色。所以真的不如换条路走走。

再说学生其实是很聪明的,远比我们想象的高明的多。我们有好多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经常会做这样的事情:学生作业做得不好就要罚抄,一个字十遍。我们的学生就用三支铅笔一起写,写一遍就是三遍。所以我们不能过分的要求学生,应该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所以我认为,我们美术老师的三个细节,对学生的生命成长是有帮助的。

我们管理者对教师的要求也只能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同样教师对学生也是如此。我们有“今天第二读书之友”,“三人行”班主任博客群,还有“心智家园”心理咨询博客群,还有“二甲中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协会”博客群,还有二甲中学“今天第二”校刊博客,每个博客群5-10人不等。以这些人来带动我们整个学校的整个教师群体的专业素养的提高。管理学中有个28理论,有人群的地方最优秀的只有百分之二十。顺其自然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我们对随地吐痰,乱扔纸屑都是以处罚为主的,但是处罚有用吗?这就要靠我们不断的提醒。用我们自身的行为,用我们营造的环境去引领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师。我每天都会在校园里转转,遇到垃圾随手捡起,并在qq群上谈谈今天的收获。这样就会促使我们的老师、学生不好意思再乱扔纸屑。qq群建立以后我发现它相比博客而言有其优势,就是即时性,只要qq挂着有什么动态及时就能反馈给我们的老师。在这个群里,我邀请了一些专家加入,在这个群上发生了许许多多有意思的事情。

我们有个老师在qq群中提出一个话题,早读读什么好?大家,包括专家提出了这样那样的建议,然后我们的老师根据这些言论,整理成一篇文章;还有我们老师在qq群上发了一个消息,说建议教室里的垃圾箱改大一点,我说不能大,最好小一点,专家说最好不放垃圾箱,这样又有了一系列的讨论。然后我发一个招标:谁能写一篇有关教室垃圾箱的文章,然后就有教师应标。第二天博客上就有一篇《小题必须大做》。这种互动的过程不仅起到推动教师观念改变的作用,同时还引领了教师在专业方面的思考上升了一个台阶,在学校形成了一个浓烈的学术的氛围。

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讲,我们要成为学生的范本。就是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首先要自己做到。不提学生做不到的要求。我们将校训定位为“行于天地,止于至善”,其实这也是基于生命化教育和行为文化建设的。我们认为学校是培养人的,你培养的人做人要能够顶天立地,做事要精益求精。同样做学问也是如此。你既然要求学生能够做文明人,行文明道,立天地间。那么我们就要自己做到。我们教师有行为规范、师德规范,学生有学生守则、行为规范。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不用说做到,背也需要时间。我们想与其这样还不如简洁一点,于是我们发动全校师生自己给自己规定我们有哪些是必须做到的。比如说教师上课不用手机是基本规范吧?不抽游烟,不体罚学生也是吧。学生不乱扔纸屑,上课不打瞌睡等等,这样每个人给自己定下20条底线,尽可能不逾越这个底线。然后从我做起。我们是寄宿制学校,我们学生是要做早操的。我住在城区,我每天5:50准时到操场边上,我就在边上看看。所有的校本的研究课,我都参加,每学期第一堂课我先上。所有的校长必须上课,晚自修校长必须值班。我在张老师多给学生讲点故事的见一下。从09年6月开始,每天在我的博客上挂一个故事,到今天已有561个故事了。

任何事情你只要用心,都是能做好的。对这个问题我不多做阐述。我就提醒大家,学校文化建设,老师的行为表现要成为学生的范本。这才是学校文化的根基。而不是说我们做了几个景点,搞了几个文化长廊。景点长廊这些有钱我们都好做,但是我们的行为规范,我们的示范作用做起来就不是靠钱能解决的。

边做边思考,边做边宣传,边宣传边改善,这是学校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策略。这是张老师提醒我的。大家看我做事很张扬,其实我做人很低调。我从教30年,28年从来没有搞过个人宣传。我到二甲中学后张老师提醒我,你要边做边宣传。因为我们是被一个边缘化的学校,是整合的对象,如果你没有一定的声誉影响,那就是你最终要被整合的,或者说你就是要成为最先被整合的对象的。所以作为学校的发展策略之一就是要边做边宣传。今年《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学刊》,《语言文字报》,《教师月刊》,《教师博览》,《基础教育信息》都对我们二甲中学的行为文化建设有所报道。通过这两年的努力我们二甲中学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南通市特色学校”和“全国语文特色示范学校”。这一年有关教育方面的领导很多都来到我们学校,学校的影响力也在提升。我们不管搞什么教育,最终不能离开教学。

关于生命化教育课堂的几点认识和思考。我翻了一下你们的资料,也和张老师进行了交流。你们做的远比我们做得要好,我在这儿只是班门弄斧了。

为什么要建构生命化课堂,张文质先生有这样的表述:我们总是生活在自己的经验世界里,我们身上总是带着旧痕迹,旧思维,旧的东西,甚至旧的看人的眼光。所以我们要减少的也包括自己不自知的文化自大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课堂行为模式。我们做教师的一个最大的毛病是什么?就是自觉不自觉的用我们的标准去要求我们的学生。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不管哪个学科的老师在选择题目的时候,都觉得这个题目很简单,学生应该会做。事实上,当这个题目呈现给学生的时候往往是出乎我们预料的。我们忘掉了我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的眼界远比学生要高得多,我们的课堂最大的毛病就是起点太高,尤其是当我们的生源发生改变以后,我提醒我们各位同仁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起点要低一点再低一点,节奏要慢一点再慢一点。生命化教育的另一个引领者叶澜先生,讲课堂教学中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的有助于生源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我理解的生命化课堂建构的理念有这样几点:

关注师生,关注生命是教师的使命。我这里所指的生命不仅是学生的生命还包括我们自己的生命。我们的现实是什么?今天我受到批评了,今天夫妻吵架了。然后走进课堂我就摆脸色给学生看。把我们的怒气转化到学生身上去了。你的情绪不好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学生情绪差了回头在影响我们的情绪。课堂上就是我们不断的提醒学生,责怪学生。然后结果是学生不喜欢我们的课堂甚至不喜欢老师。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如别人甚至不及以前。然后我就急躁,我就纠结,我的生命质量就下降了。

第二个观念生命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思想内容和其他。我们可以想象我们所有的追求都必须建立在生命成长的基础上的。如果我们的生命质量不高,甚至我们没有生命的自由,那么我们还谈什么理想?还谈什么追求?同样生命是第一位的,自由是第二位的。连生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自由?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现在的教材上再也没有邱少云,再也没有董存瑞,再也不提倡赖宁去救火。什么原因?我们的课程设置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也在渐渐的意识到尊重人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第一位的。

第三个观点,我认为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的生命在场,生命在场是生命化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但是这个场是师生生命的相互碰撞。用场来形容我们的课堂是很贴切的。课堂是人跟文本,老师和学生相互碰撞的一个过程。只有通过碰撞才能迸发出生命的火花,才能对文本有个性化的理解。(励志名言 http://)我们常常认为只有语文学科对文本才有个性化的理解。再上一周我们老师的一堂研究课是“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当时我也提了个观点,就是学生在解目的时候,我提出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来观点。政治组的老师反对我的意见:政治学科就是要用书上的文字来描述的。我心想中国的政治课真的很厉害!政治观点天天在变,为什么要学生墨守成规?我认为学生应该用自己的观点来理解和表述,用书本上的观点来应试。只是不矛盾的,我个人认为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应该是个性化的。

第四个观点,开启智慧是生命化课堂的归宿。我半个月前参加了一个民间的全国一等奖得主的语文教师的活动。碰到好多老师上公开课。我就发现有几个老师整堂课就是按照教案的流程进行的,于是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发言的精彩之处他都不闻不顾。比如苏轼的《纪承天寺夜游》,其中有个“空明”的表述,,学生提到这个词,老师就不闻不问。因为自己没有准备呀。其实这“空明”道出了苏轼的心境,学生注意到了,你竟然不闻不问。没道理呀,教师就应该在这些地方开启学生的智慧。

第四个就是评价手段,内容的多样化。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一张试卷定终身,几场考试定成绩的现状。尤其是语文学科,我们现在高考语文还有多少是考教材上的知识点?基本上没有。那么教材的学习无非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和语言表达的技巧。

生命化课堂的基本特征我以为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师生的生命成长,还是回到刚才的例子,当学生提到“空明”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处理好。学生的认识提高了,同样教师的认识也提高了,对苏轼这个人的认识更全面了。讨论我们怎么面对挫折和困难?我们的生命质量也就得到提升了。

第二是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也就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有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每个老师都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天生数学好,语文一塌糊涂;有的反之。这是由他本身的气质决定的,比如说我女儿,语文自然不用说。高考150的试卷她能拿130多,政治历史地理都不错,数学小学从来没考过满分,高中也一直不理想。只有高考的时候碰上运气,考了128分。要说遗传,我夫人是很好的物理教师,一文一理搭配应该算是不错的。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就没有特意辅导过,而且小学的时候我经常叫女儿不要做作业。每个人的气质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

第三要体现在教材课堂与生活的联系上的。我举那个《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那堂课。我们老师也注意到联系生活,他举氢气球吹到一定程度就破的例子。我觉得可以上课的时候做个演示。你们使用的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中有个关于《三国演义》的阅读引领的课文,我们就要思考,如何把南阳的三国历史遗迹与阅读联系起来。所谓的生活,包括我们学生已有的生活,也有历史的生活,还有未来的生活。

第四是体现在学生自主,互动,探究的基础上的。有这样三个关键词,是我最近对生命化的课堂的表述:生命化的课堂必须是关注生活的,生命化的课堂必须是关注师生生命状态的,生命化的课堂必须是关注课堂教学实景的,这个实景就是指课堂上发生的具体情况的,也就是我们新课程提倡的所谓的生成,也就是我们教师必须善于捕捉课堂上灵光一闪的有助于那些生成的智慧的火花,进而采取适当的策略和措施引领学生产生新的问题。我们最大的毛病是怕把公开课上砸了,不敢抛开那个预设,不敢离开那个流程。当课堂发生我们没有料想到的意外的时候,我们就不知所措,这种情况就连我们的名师都是如此。

第五体现在生命互动和分享当中,也就是要让学生有成就感。学生有成就感,教师才有成就感。所以我想走进教室我们应该春光满面,意气风发。用我们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这个课堂才可能是充满生命力的。

第六关注的不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这个就不多做阐述。

第七要体现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只有民主平等教师的教学艺术才能得以充分的体现。我们的课堂问题是当我们走进课堂我们就忘乎所以,学生只记住了老师的表演。所以我常常提醒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活动是为了建设不是为了表演。

第八要建构充分体现学生和教师的个性风采的课堂文化。也就是说教学设计是个性化的。就教师而言,这堂课我设计的方案只有我去上才是最合适的;就学生而言,我的理解就是最合适的。当然要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上。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

[教育教学:21条评课常用语] [中国教育质量的本质]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