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决策比高考更重要

句文网    发表于:2021-05-25 20:21:34

高考志愿决策比高考更重要

  平常人们说起高考志愿填报,都觉得那是高考结束拿到成绩后,再根据招生计划所投放的学校与专业进行选择,主要就是看愿意或者能够走进哪个学校、专业,然后就报考那个学校和专业。其他就没有再多的考虑。这一作法延续了几十年,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量的学生在大学里面对专业学习感觉不到前途,倍受压抑,然后就是毕业陷入就业难的困境。其实这一问题的出现是迟早的事,是客观现实与主观意识之间的矛盾爆发的必然。何以见得呢?从1998年开始,我国的高校升学就业体制就已经从计划经济下的免费上学、分配工作过渡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费上学、自主择业,这一变化对学生升学就业的影响并不是一开始就显现出来的,当时人们还是在追求学校的层次,因为总体上大学生供不应求,毕业都基本可以找到工作。(励志一生 http://)然而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及人才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到2003年,大学生供不应求的局面发生逆转,我国首次出现了建国以来大面积的大学生就业难。当时,人们总觉得大学生只要放低身段就可以顺利就业,但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只是个一厢情愿的想法。原因在哪里呢?就在于人们过于重视高考、而忽视高考志愿决策。市场经济下的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能在具体岗位上创造价值的人才,而不是只有一纸文凭,却无职业素质及能力的人。我们在高考上大学时,一味地通过提高成绩追求学校的层次,能上重点决不上普通,能上一本决不上二本,结果对专业的选择却道听途说,盲目随大流,学生在学校对专业无兴趣、学无所成,毕业后只有一纸文凭,却没有相应的职业素质及能力,这当然就无法找到工作了。

  所以,从现在来看,高考成绩只是决定了你的学校层次,而志愿决策则决定了你能否进入到合适地专业及合适的学校!成绩再高,进的学校层次再高,但如果专业选择失误,依然可能导致学无所成,毕业就失业。而即使成绩较差,但专业选择合适,学校也进入相应合适的,那么即使学校的层次低一些,但只要专业合适,学生学有所成,却依然可以在毕业后顺利地找到合适的工作,然后,学生可以在工作岗位上通过继续学习提高学历水平,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向职业理想及人生理想稳步前进。2008年,四川有个考生很出名,叫张空谷。他的高考成绩倒是很高,从2003年起,三番五次的考进北大、清华,可由于专业选择失误,最后总是要闹到退学。再看看他的同龄人,专业选择合适的,人家2007年都已经工作了,在向自己的职业理想稳步前进、不断靠拢了,可他还在自己的职业发展的起点上左右徘徊,这就是典型的输在了起跑线上。赢在起点并不是看谁在起点跑得快,而是谁把起点选对了,方向选对了!高考成绩高相当于跑得快,但志愿决策则相当于选择起跑线,你说哪个重要呢?如果方向错误,跑得再快,结果还是南辕北辙,最终还是要回到原点的。

  是到了旗帜鲜明地轻视高考、重视志愿的时候了!现实中的许多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层出不穷,就是由于我们过分地看重高考!它是应试教育的根源。如果我们将为高考而读书的观念转变到为职业理想而读书的科学观念,即在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道路上,我需要高考,我才参加高考,否则,我就不用高考!具备了这样的观念,基础教育阶段还会有那么多的学生一味地为了成绩而补课吗?还会有为了高考考出好成绩而去择校吗?没有了。基础教育将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学生将用大量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地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在此过程中认识自我,认识职业,从而为毕业时科学地升学决策做好准备。同样他们也会在素质教育中获得良好的道德品质及健康的身体。如此,学生在中学升学时通过科学决策选择到合适地专业和学校,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工作,而社会经济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各级各类合格人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从而最终实现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你也看看吧!】

[2010年填报高考志愿决策中的细节问题] [沟通是填报高考志愿的一个重要法宝(转载)]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