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观后感2000字

句文网    发表于:2021-03-18 14:04:00

建党伟业观后感2000字

历史是一条长河,生无止息。人,无力倒回,只能观望。

中华历史残卷风云数千年。兴衰交替,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可是这种近乎绝对真理的背后,注定是无数人的激情、奋斗和牺牲,而那种在民族存亡与自身生死之间抉择的矛盾,是没有切身体会的我们根本无法感受到的。而唯一能够将他们同我们联系起来的,是一种血肉相连的同胞之情,是一种早已深入骨髓的民族情怀。

可是,我从来不知道能够在新世纪的阳光下,能够挥霍生命的力量竟然可以如此不易,几近奢侈。我是一名大学生,是一名新生的党员,生在国旗下,沐浴党的恩泽。我的确知道曾经的中国饱受列强的凌辱;知道那些自称文明人的野蛮人,他们的铁蹄蹂躏过中华大地;知道祖国母亲被入侵的强盗瓜分沦陷大片殖民地。当一个国家的主权被破坏,政府成为敌人统治自己的工具,当经济成为附庸,文化面临冲击,各种不平等条约,各种屈辱的服从,我知道她所有的呻吟和挣扎。我知道最后拯救她的是党,带给她新生的也是党。然而,我只是不知道革命先辈那种“抛头颅,洒热血”的澎湃激情源于何处。我不知道为什么要那些正直大好年华的年轻人担起救亡图存的大任。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又的的确确做到了。

于是,那个时候,爱国情怀与我,是一种莫名的崇敬,是一种从小就被要求的责任与义务。

可是,兴亡由人定,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聚散总归是有其因有其果的。我们无法理解,只是因为我们还未找到一种能更加透明、更加深刻地了解他们的途径。任何一本历史书里,文字只能客观地记叙,任其描绘地再栩栩如生,若非亲身经历,仍旧是无法深刻体会的。或许,我知道,只是不理解。我只需要找到那一种途径。

那天,我坐在学校报告厅看完了两个多小时的影片《建党伟业》,我似乎找到了一种理解,对党的光辉的理解。

因为痛过、屈辱过,绝望过,却不曾低头过,所以荣耀,所以光辉。

然而,这种理解,亦或者说是诠释,它源自另一种不能被华丽的辞藻修饰,甚至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东西,那便是爱国情怀。声嘶力竭是影片中出现最多同时也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爱国情感的宣泄,简捷、坚定、掷地有声。它来自一个孱弱社会的文弱青年人,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庸俗的不顾形象的夸张方式,可是我觉得这是一种来自人灵魂深处的爆发力,带着所向披靡的穿透力;是一种欲图对抗绝望现实,来自内心一丝希望的升腾;是一种最真实的,并且能够令人身临其境的感召和呼吁!它是所有激情和勇气的来源,是一场殊死和野心的较量,是所有革命者誓死如归的宣许,是千千万万同胞得以脱离水深火热的寄托,是一个民族即将重生的呐喊!

当3000多名高校的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游行示威;当学生痛打章宗祥,火烧曹宅;当32名学生被军警扣押,()当各界人士群起抗议;当举国上下大规模地罢课、罢工、罢市纷纷响应学生;当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合约》上签字后拂袖离去……这一幕幕快节奏的镜头衔接,是革命热情和爱国情怀的浓缩和迸发,是任何一种力量都无法抵御的!那时候,我确然明白原来一些人可以舞文弄墨,细嗅蔷薇,但是同样也可以心怀猛虎,力挽狂澜!

那一刻,我如同被闪电击中,一股流体已然在体内串起、迸溅。如果我能故作坚强地说不落泪,那一定是假的。那一刻,我才感受到,原来真的有种东西叫做血脉相连,真的有种感情叫做家国情怀。

十年,于起落的历史洪流,如沧海一粟。十年,于危难的中华民族,却是满腔的热情和全部的家国之爱。十年,风雨兼程,积聚着一代人和一个民族在一个萧条时代的全部力量!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想自救就必须自强。如何自强?我想,国富才会民强,这好像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当机遇与挑战并存,借用狄更斯的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我想,影片除了纪念意义外,一定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我能感受到的最炽热、最直接的。作为任何一名国家的公民,我想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对爱国情怀的认同。审视自己,以往总是为赋文章,强说爱国,却不知道它是否真正地存在自己身上。我想,之所以我们感受到的爱国情怀薄弱,可能是因为我们现在置身祖国家园,拥有强烈的归属感,所以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就少了。这或许也是,身在国外的人更会表达爱国情怀的原因吧!其实,这种情愫一直都在,并且一直在沉淀,一直在凝聚,我觉得它与归属感一起,以互补的方式存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我觉得作为学生,我们要寻找的不是一种以往民族的耻辱感或者荣誉感,不是对革命者的讴歌崇拜或者是对侵略者的仇恨唾骂,因为那都是过去的历史,无论对与错、是与非、曲与折都已成定局。重温历史,当然是具有某种提醒、警示或者强化的作用,只是我想,每一种结局必然有其自行的轨道,就像共产党的诞生,应允了历史的要求,应允了民族的要求,不是说阻止就能抵挡的了的。

与其温存过往荣辱,不如应对往后张弛。

我想,我们要在影片中寻找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如何在党领导的大环境下,安放自己人生或者说走何种人生路的选择。可是,并不是说党的信仰就一定要是我们全部的信仰。因为,时代在进步,新旧事物更替同历史兴衰交替一样,顺应潮流,并不能说党的信仰就一定是绝对真理。于我,那种视死如归的革命牺牲精神太遥远,我需要的只是来源于它的一点点的坚持和勇气,作为我信仰的某种支撑,就像存在飞蛾体内的某种化学元素,促使其毅然扑火。扑火与否,另当别论,我要的是像飞蛾一样源自灵魂深处的那种对信仰的支撑和延伸,鞭策我为之努力为之奋斗,那就够了。

这就是我观《建党伟业》,最深刻、最真诚的感悟。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