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日记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2-09 09:46:10

第1篇:冬日日记

一场场纷飞的素雪,让岁月卸下风尘,还世界一片简洁清明。未进腊月,寂静的小村庄又开始迎来新一轮的忙碌,杀鸡、宰猪,蒸豆包,撒年糕,辞旧迎新,是每户百姓人家最庄严的仪式,也是最为重大的节日,从白雪苍茫,冰冻三尺开始,每一个庄户人家就怀着虔诚的心进行着。周五还没下班就接到母亲的电话,“明天家里杀猪,你们早点回来。”,“好的,知道了。”一边整理着手头的资料,一边忙不迭的答应着。自从我和哥哥出门求学,家里很少杀过年猪了,那仅有的两头被母亲辛苦喂养的猪,被商贩抓走,为数不多的薄薄的钞票,被母亲数了又数,都成了我和哥哥用来读书的书费。

记忆里杀猪的场面是非常热闹的,丝毫不亚于接亲迎娶。逢年过节,杀猪的日子便早早地订了下来,并通知村里的父老乡亲,那一天,家里人早早地起了床,为杀猪做着充分的准备,母亲往锅里添满水,再往灶膛里填满木头,引着火,任由火苗欢快的舔着灶膛。等父亲找来帮忙杀猪的乡亲,水已经快活的冒着泡泡,咕嘟咕嘟的唱起了歌。

长方形的饭桌被搬到了院子里,用来屠宰猪的刀子被磨得锃亮,乡亲们也陆续到齐了,四五个叔叔伯伯走进猪圈里,与猪展开一场力量与智慧的搏斗,那种场景我没有亲眼看过,只觉得一定是惨烈异常的,因为远远的捂住耳朵,仍然可以听到猪撕心裂肺的叫声凄惨而悲凉。当猪被五花大绑抬出来,意味着它的一生也走到了终结。

放血,刮毛,开膛破肚,再按照头、前肘,后肘,蹄子等部位依次分割,接下来的程序是孩子们最为喜欢的环节——等待香喷喷的猪肉上桌。

等待的过程是焦急而漫长的,虽然与伙伴们玩着,心里却像是长了草一样,痒痒的,一会儿跑回屋里看一看猪肉好了没有,在那些缺吃少穿的年月里,能敞开肚皮吃一次肉,对孩子们来说是多大的诱惑啊!

当圆圆的大锅里白气弥漫,散发出酸菜汇猪肉特有的香味,孩子们早已垂涎三尺,恨不得用手直接抓上一把塞到嘴里了。厨房里,母亲与东家的婶子,西家的阿婆一边低声说话,一边不停的忙碌着,撕瘦肉,切血肠,盛菜,端盘,不算宽敞的屋子里,炕上,地上,并排摆放着一个个圆桌,同村的叔叔伯伯们早已入座,大声的交谈着,说笑着,说着今年的收成,明年的打算。说到高兴处,倒上白酒,大喊一声“干。”咕咚咚一碗白酒就下了肚,那叫一个豪爽干脆。

孩子们不用招呼,自发的坐到一起,等香喷喷的猪肉一上,每个孩子都瞪圆了眼睛,把筷子伸得长长的,生怕与自己看中的肉失之交臂。夹好一块肉,蘸上蒜泥放到嘴里,慢慢的嚼着,细细的品着,那滋味,就是当神仙也不过如此。若是恰好抢到了小伙伴看中的肉,更会得意洋洋的放到嘴里,故意吧唧吧唧的大声嚼着,还不忘斜着眼睛看看对方的表情,一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气人样。当然,许多时候,若不是大人在后面喊着别抢,慢慢吃,锅里还有很多呢,孩子们的吃相只能用狼吞虎咽来形容了。

恰逢冬闲时节,又遇到杀猪这种高兴的事,饭要吃到下午两三点钟才散场,大人们酒足饭饱,寒暄着走出门去,孩子们则拍着圆鼓鼓的肚皮,一起跑到外面继续疯玩去了。

每年杀猪过后,面对着空落落的猪圈,院子里孤零零的猪食盆,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记忆的童年里,田地极少,庄稼产量很低,要想让一家人在贫瘠的岁月里达到温饱,养一些家畜就成了补贴家用的重要手段。鸡蛋,鸭蛋是不能随便吃的,只有在家里来客人时母亲才会炒上一盘。

每年春天的`时候母亲都要抓上两头小猪仔,胖嘟嘟,肉乎乎的身子,撅起的长嘴巴虽然不能用好看来形容,但在孩子们眼中也是呆萌可爱的。小猪仔抓来的前两天是最揪心的,两个小家伙瑟缩着挤在一起,从早到晚撕心裂肺的叫声让人听了特别难受。几天后,两个小东西对主人和环境慢慢的熟悉了,开始显现出温驯和调皮的本色。那时的猪不是圈养的,而是随意的撒在院子里走动,比起现在圈养的吃饲料长大的猪拥有更多的自由,肉质也更加香嫩细腻。两个小家伙一前一后,用鼻子拱拱这,拱拱那,和刚来时的拘谨完全不同,一会儿功夫平平地面就被拱出了一个土坑,连老屋的墙根都留下了它们胆大妄为的杰作。淘气够了,它们就躺在墙根下,舒展着四肢,大大的脑袋趴在两只前腿上,尽情感受着阳光的温暖,若是这时候你轻轻的在他身上搔痒,它会温顺的侧过身去,鼻子里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一副很享受的样子。若你以为它们只是懒洋洋的,一幅没心没肺,与世无争的样子,那就大错特错了。

当母亲拎来装着食的桶,脚步轻轻的推开门走进院子里时,两个小东西会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迈开小短脚直奔过来,用孩子般央求的眼光望着食桶,亲昵的用鼻子拱着母亲的裤角。

“别抢,慢慢吃。”母亲一边用棒子搅拌着猪食,一边笑盈盈的看着两个日渐圆润的小家伙。

俗说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两猪旗鼓相当的情况少有,通常是有一方略占上风,呲牙咧嘴的把另一头猪挤到角落里,等它吃得大腹便便后把残羹冷炙留给后来者。有时也有互不相让的情形,两只猪怒目而视,用力撕咬,结果鼻子、耳朵上处处伤痕。

为了预防打斗事件的发生,我便扮演了协调员的角色,拎着棍子站在两头小猪中间,仔细观察它们的动向,看哪一只猪稍有风吹草动就用棍子轻轻惩罚两下,将它“图谋不轨”的念头从源头抹杀。猪虽然长得呆头呆脑,其实是较聪明的,几次皮肉之苦后,就规规矩矩的守着自己一边的食物,彼此相安无事了。

猪用餐的速度可以用风卷残云形容,一会儿功夫,食槽就露出了底面。几个月后,它们再也不是刚捉回来时的可爱模样,肥胖的腰肢像一个臃肿的圆冬瓜。

猪长得越肥壮,离被宰杀和出售的日子便越近了。一如生活中,当我们的欲望越来越多,离内心的纯净便愈来愈远了。

物转星移,过往的岁月如一缕轻烟,渐渐飘散于流年深处……

故乡老了,父母、乡亲们亦已不再年轻,唯有那些温暖的记忆,如一条澄澈的小河,在每一个月圆的夜里波光漾漾……

第2篇:冬日日记

记忆总在那个冬天里打转,千景萧条、万木枯荣,大地在生灵的沉蛰潜伏里归向沉寂,一切都是灰灰样子、毫无生气。即使月高星疏的夜晚,搓着冰凉的手走在路上,咳着寒气,被动的接受一切冬日的严寒与无趣。偶尔一声两声躲在墙旁玉米秸秆垛里的麻雀,在急促的犬吠声中唧唧喳喳,显的那样令人讨厌。

如同我曾经讨厌过的村庄,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曾经为那里的闲言碎语厌烦,曾经嫌弃那里去愚昧落后,曾经憎恶那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村落里原野里的每一条崎岖不平的黄土道,冬雪夏雨都让它们泥泞不堪异常难走,所以不喜欢雪,不喜欢雨,也攥着拳头在心中起誓----一定要走出这个地方。

雪景在那个村落里,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不屑去欣赏的,踏着厚厚的积雪,狠狠的踩出一串深深的脚印,没有了往日桐树园里疯跑、踢毽子、跳绳儿的狂热,仅有的一双布棉靴完不成“志在千里”的使命,禁足在一团红火旁,挤着棉靴里的雪水烘烤着,一场大雪阻碍了所有除上学以外的行走,一双棉靴成了佳境入心的桎梏!

为了稳定姊妹们的心,也为了避免看到我们因不听话踏雪疯狂后,托着一双冰碴子棉靴回家受冻的样子,下雪的时候母亲总喜欢在红红的火盆上架起一顶铁锅,将玉米粒慢慢炒熟,分享给我们,屋里香飘四溢,炒玉米被嚼的“嘎嘣、嘎嘣”响,那是童年最美的零食,外面已不再是那样的诱惑难挡。

课文里的《第一场雪》熟记心间,看景不如听景的事实此刻显得淋漓尽致,看着冰雪覆盖下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尽不见妖娆半分!弟弟曾学着课本上,把竹筛用系着绳子的棍子支起,希冀扑获一只麻雀来摆脱雪日的无聊,可一无所获。寒冷把热情击落,打着寒战期待这场大雪、这个冬天早点过去!

一场大雪尽管厌烦,但雪下时就离期盼的新年、离春日的温煦阳光越来越近,所以冬日是怀揣着希望的,在梦里能听见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听见破冰的声音、花开的声音,梦见在暖暖的阳光下奔跑!

记不得是哪年的冬天,一场大雪堆在了寒假的第二天、第三天……急于进城给我们买过年新衣的母亲,早早的叫醒了我,匆匆的吃过早饭,天色微亮便出发了,雪冻结成块在凸凹不平的道路上,小心翼翼行走其上,母亲说趁早雪未融化,路就和城里的柏油路面一样,布鞋(靴)里就不会进水了,所以幼时脚踩母亲亲手缝制的布靴的我们,对柏油马路充满向往,极力想走出那个村子,为的.只是能天天走在柏油路上,布鞋不再被雪水浸湿,不再受那份寒冷,现在想想真的滑稽可笑!没有了母亲的千层底棉靴,走在什么样的路上都少了一份踏实,不管脚再温暖,心却是少了一份依靠。

所谓景由心来,进城的激动、新衣的诱惑让我没有理由为这场雪伤神,和母亲穿过村子,心情是欢喜的。哞哞的牛叫声在屋前的桐树园里悠扬 冗长;几家草房的椽上挂着一排排一尺多长的冰条亮晶晶的,有着童话般的美;村前的河床旁边垛着成垛未来得及浴开及晾晒的红薯粉条,塑料布罩着,像一个个蒙古包儿,连脚步也是轻快的了。

哼着歌儿,晨曦微露的时候,和母亲气喘吁吁的爬着村对面的那架大坡,母亲细数衣食住行,家长里短的说着村里的一些新鲜事,一路尽是景色。兴致来时我加快了脚步,把母亲甩后几十米,待爬上坡顶回头看着母亲,我看到了此生都无法忘却的美景!

低矮不平的屋舍白雪覆盖错落有致,屋顶炊烟袅袅,绕过屋外疏密有致的树木消在空中,一轮太阳微微升起,金色的光洒向白雪皑皑的千沟万壑,洒向层层叠叠的梯田,洒向树木房屋, 站在高处,俯览整个村庄,回忆着《沁园春、雪》里的句子,再次俯览那里的一草一木,一户一舍,一切印在了记忆深处。

第3篇:冬日日记

今天是11月7日,也是立冬,白天里还是阴沉沉的凉。马路边、公园里的树叶虽然没有像以前小时候那样枯叶飘落满地,却也能察觉到季节变化所带来的着色,略为稀疏的叶子没有花与果实的相伴,没有了往日那多彩妍丽的生机,剩下的尽是深绿与偏黄的叶子相间在人群里,人们的身上也从短T恤换上了长袖衣。到了傍晚六点左右,天色已完全暗沉了下来,深邃中拉长的冬夜即将来临,这时候冬雨在这时候悄悄地,无声无息地来了,使得呆在房子里的我毫不知情。到了晚上走上天台,方才发觉。原来今天的夜空是那么的别有一翻风情;那夜空,不是漆黑一片,而是有点偏红的灰濛濛,细点般的雨丝若有若无地飘洒下来,沾在脸上,手上,顿时感觉,就像刚被洗去了世俗尘埃般的清爽与舒心。那是上天眷顾大地上万灵生物的恰到好处的湿润。使得干旱了许久的深圳也像披上了一层薄衣般的`清透明了。

夜渐深了,谧静伴随着楼宇群间太多显着黑黑的洞口,或只有这么几盏灯还在亮着,多了几分别致的生动。楼顶上,有这么一、两个霓虹灯像燃烧似的发出通红的光,映得这天也更加的红了。风儿轻轻地从脸颊边拂过,丝丝的寒意惊起,听着总是在轻轻摇动着的树叶声,惊奇地发现,这还是秋的风,它还没走远,哦!不对,虽已是立冬之日,然在深圳,好像也是才来到不久。迟来总好过没有来,对吧,呵呵。记得古人有句诗曾写着: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第4篇:冬日日记

冬日的阳光从窗口撒了下来,飘荡在空气中,织成一片金黄,空气中弥漫着温馨的味道。似乎把多日低沉的心情也冲淡了几分。

一个电话打了过来,“晴晴,来奶奶家看看奶奶吧,奶奶想你了。”听筒中传来奶奶慈祥的声音,我一惊,是啊,自从上次考试退出了前十名,就一直闷闷不乐,连奶奶家都没去过。真是个不孝女。“奶奶,您放心,我一定去您家。”我信誓旦旦地保证,算了,去奶奶家散散心吧。

“不知道它还好吗?”脑海中莫名浮现了那只考试前遇到的小猫,刚见它时,吓了一跳,浑身脏兮兮的,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一只腿还汩汩地往外冒着鲜血,我吓坏了,小心翼翼地捧着它往奶奶家跑。

到了奶奶门前,一只黄色小猫吸引了我。倒不是阳光下玩耍的身影,而是它只有三只脚。

奇怪了,它不应该伤心吗?怎么还如此开心?

“这是上次你送来的小猫,也不知道腿受了什么伤,竟然治不好了。可是它没有自怨自艾,反而积极向上。我这个老婆子真佩服它!”奶奶的声音传来了。我看着小猫,小猫也看着我,小猫的眼里似乎充满了感激。还有一种不能言说的东西。是对生活的热爱吗?我听到我的心轻轻的'颤动了一下。

小猫少了条腿,也能乐观的生活,那么这考试的小小失利又算的了什么呢!

天空的那轮太阳撒下的阳光,似乎更浓了呢!

第5篇:冬日日记

人生第一次离家这么远,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第一次亲身经历了人生的第一场雪。

寒风习习,黑云密布,笼罩了我所在的整个天空,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我身穿单薄的上衣,深受这场突如其来寒风的袭击,此刻,这次第,怎一个冷字了得。看着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都欲去寻一温暖之所。一个人,孤独的等候着我那心爱的公交车,可是不知为何,也许是天冷的缘故,我迟迟未见公交的现身,无助和绝望涌上心头,父母的身影瞬间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心里想到要是有你们在该有多好啊!顿时,眼角有点湿润的迹象!还好我足够坚强,忍住了本该发生的一切,因为我相信自己并不懦弱,我需要坚强!

时间在等待中缓慢的`流逝,我等待中忍受着煎熬。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依稀可见街角那微弱的灯光。我想不是灯太暗,而是雾太重了,让人看不清前方何物。寒风无情的击打在我身上,好像我成了它的敌人似的。

终于,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公交车来了,我想我可以逃离苦海了吧!可是,现实却无情的剥夺了我的一切,让我的希望泡汤。因为迎面开来的公交车已经坐满了人!

那一刻,我真的好无助,好无奈,好想哭,可是我是一个男人,我不能哭,不能流泪。于是,我找了离我最近的一户人家,问了我的目的地该如何走!

那家人对我说,你要去的地方离这儿有大约七公里。我一下子脸都快变成绿色的了,不过我想了想,和我平时走的路比起来不算太远,于是我决定步行到那儿。

道了谢,我迈开步伐,走向那蒙蒙雾气之中,大约走了三十分钟,天气大变,不再是风雨袭击,而是成了风雪相迎。我感觉那一刻我是命运的苦儿!

天气越来越坏,我越走越远。终究还是到了目的地!我感受了人生第一次刻骨的心酸和无奈。

第6篇:冬日日记

昨天晚上看天气预报,今天13度。今天阳光其实还挺好,比预报的好多了。 下午准备踢球,配合大吉大利剧组当群众演员。今天是立冬节气,早上坐车的时候一个同事还说,今天是立冬,应该吃水饺。立冬就是刚刚迈进冬天的门口。想想还是挺感觉到冷的,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不过,我对象说过,不经历冬天也是不行的,冬天会把很多细菌、病毒冻死。

前几天就想写点过于诗歌的事。平时我们都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小孩子背诵诗歌也是选唐诗。其实,唐诗也是一步一步发展过来的,七言诗就比较难背诵,五言诗还行。唐朝已经基本上没有四言诗了,其实很明显唐诗是由四言诗慢慢发展过来的,所以,我对四言诗很感兴趣。

一提到四言诗,我们就想到了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诗经的.写作是很有技巧的,今天只是回忆其中的两首。

第7篇:冬日日记

早上6点前,奶奶把我叫起来。今天爸爸要带我出去玩,虽然我很舍不得家里的电视,但我难得寒假能出去玩,还是得把握住机会。

1.草房子

我们一路开车来盐城,一位阿姨的家就在那儿,她还送了我一本曹文轩的《细米》。在离阿姨家大约80米的地方,就是"草房子"了。

我从大门进去,(用不着门票)大门上高高地挂着红色的.牌匾,上面写着"油麻地小学"五个字。里面有秦大奶奶、杜雍和、细马等人的屋子。我踮起脚尖看,草房子里只是一些农具。油麻地小学里面还有几处鸽子窝,有黑有白,养得可肥了,我愣是叫了它们几声,它们也没搭理我,这也太镇定了吧。

我们傻不溜秋玩秋千、跷跷板愣是玩了好长一段时间,然后,稍微休息了一下,就朝着下一个目的地出发了。

2.大纵湖

《柳堡村》好像是一部电影的名字,而大纵湖又真实再现了《柳堡村》里的场景。

柳堡村里有一户"书香门第",里面竟然还有铺着草席的古代样式的床。我还特地在床是滚了又滚,说不定回去以后就变成聪明的学生了呢。

我又站在一户古色古香的房子门前,请爸爸给我拍照。爸爸边用手机拍照边说:”你现在就像大户人家的看门丫头。"我被这句话气得哪,我看起来像丫头吗?

晚上我们在兴化住下了,他们说郑板桥是兴化人,明天去他的故居。

第8篇:冬日日记

在忙碌或者平淡的生活中,总有冬天,总有夏天。

不知道所有人对冬天和夏天的喜恶,也许有的人喜欢夏日的火热,有的人喜欢冬日的寒凛!

而我情有独钟那火热的夏日,更加追忆那夏日中无尽的幸福!

回忆起那迷人的夏日中所经历的一幕一幕,使我不由得对夏日是那样的眷顾,对夏日是那样无尽的怀念。

在夏日中,我品尝到了从未得掉过的开心,我拥有了从未拥有的幸福,想起来那种感觉就像快被渴死的人贪婪的喝着甘甜的泉水,就像一个重病的人,病愈得到重生。

在夏日中,我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得到了每时每刻的温馨问候,这种感觉使我终身难忘。

在夏日中,我知道了什么是被关心,我知道了什么是被爱!

在夏日中,我明白了什么是真爱,我明白了什么是为爱痴狂。

在夏日中,每天所期盼的是她的一个信息。每天所期盼的'是她的一个电话,每天所期盼的是听到她悦耳的声音,每天所盼的是屏中清秀的容颜!这些我都得到了,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时间过的总是那样快!

四季的交替,是不可改变的定律!

冬天悄无声息偷偷的来了!

绿色葱郁的花草,以为枯黄所代替,亭亭玉立的树木,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黄花满地!

呼啸的北风,不请自来,肆虐而自在地吹着,决不会考虑所有人的心情!

冬日,萧索,寒冷,无情,孤独的代名词!

自然的规律恐怕神也无法改变吧,它的到来,意味着时间不可阻隔的推移,意味着太多的东西能否禁得住寒冷的考验!

同样每天还是以24小时来计算,然而每一刻的感受是那么的不同!

在冬日,不知怎么的,我感觉到了苦涩,不知怎么的我感触到了孤独!

在冬日,我是在祈盼着温暖的关怀,期盼着问候,为什么冬日是这样的?

在冬日,觉得那份爱好远,觉得好无奈,!

在冬日,一个电话,一个信息,聆听声音和屏中相见,已弥足珍贵!能得到简直就是一种奢侈!

在冬日,我真的认为寒冷的冬天夺走了真爱的挚热,冷却了为爱疯狂的温度!

在这落寞的冬日,我双眼模糊了,朦朦胧胧的感受夏日中铭心刻骨的滋味!

冬天的泪水,又涩又苦,滑到了口中,让我知道曾经的幸福居然会有这种味道!

冬日的来临,冬日的消长,是个不变的过程,太多的无奈,无助,孤独是掩盖和扭转不了的。

经历中的冬日,使我懂得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

我会记住这个冬日,它让我知道了寒暑本质的不同,知道了世界每天都在变化,知道了太多不可更改的事实!

我感谢冬日!

但我希望,冬日快点结束,让我早日回到那让我魂牵梦绕的夏日,这也许就是我对爱的追逐!

落寞冬日,求你走得快些吧!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