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记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1-31 11:55:10

第1篇:读书日记

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山中访友》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在一个初夏的早晨,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独自去访问他的好朋友,回来时,带回了好心情好记忆。

这篇课文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写老桥的那段。作者把老桥比作德高望重的老人。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流水流向远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老桥依然如旧。老桥的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很让人敬佩,同时也写出了老桥历史悠久。

在我的家乡,也有这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那就是小溪。我家乡的小溪清澈见底。村子里的妇女们拿着棍衣服和盆子去河边去打衣服。孩子们在小溪里玩耍嬉戏;仿佛在跳着优雅的舞蹈,路边的草坐着小鱼的观众。

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或事物。我们只要用心灵去感受,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明天!只要我们每人出一份力,我相信,美好的明天一定会属于我们的。我们要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能够结成最好的朋友!

第2篇:读书日记

"我要去西藏,我要去西藏,仰望雪域两茫茫。"这是我老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首歌,因为她非常想去西藏。而碰巧《男生日记》这本书就是讲一个小学毕业的男生吴缅跟他爸爸去西藏游历的故事。他的爸爸是个摄影师,总是满世界拍照。但他爸爸最钟爱的摄影地点就是西藏。书中首先讲述了吴缅跟他爸爸走川藏线去西藏的故事。他在跑马山所在地——康定、菩萨喜欢的地方——塔公,无法逾越的海——野人海;耍坝子节举办地——色拉坝,了解了藏族人民的风土人情,表现了一种深深的喜爱。

寒假里,我读了杨红樱的《男生日记》,里面主要讲了12岁的男生吴缅的两件事情:一件是随着爸爸去西藏旅游,去了很多地方,精彩难忘;另一件是和好朋友共同努力,帮助贫困同学宋立春上了初中……他的暑假生活丰富多彩、趣味横生。

小主人公吴缅敢于冒险,遇到困难永不退缩,他不选择坐飞机直接到西藏,却选择了做军车辗转到西藏,他去了二郎山、康定、跑马山、塔公、野人海等很多地方。他在二郎山感受到隧道使行进在川藏线上的人们远离死亡和险象环生的困境;在跑马山感受到了"格桑花开"的美丽风景和微缩跑马山的奇特景观;在塔公感受到了骑马的乐趣;在野人海感受到了烤洋芋蘸干辣椒面的味道;在色拉坝亲身体验到"耍坝子"节的热烈奔放……我喜欢吴缅这种敢于冒险,有闯劲的男子汉,在书中我跟他一起快乐、烦恼,好希望自己也能和他一起在西藏经历这些有趣的事情。

吴缅还非常有爱心,他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帮助贫困同学宋立春顺利上了初中。他先和好朋友替道歉公司办了两件事,挣了600元;自己先去"流年歌厅"义演挣了1800元;又组织班里有才艺的`同学举行了专场义演,挣了1万多。利用这些钱,他帮助宋立春顺利上了初中,剩余的钱还资助了其他贫困同学。通过这件事情,我感受到吴缅是一个多才多艺,有创意的男子汉。

吴缅的这种敢于冒险、有爱心的精神让我敬佩,我要向吴缅学习,做一名优秀的男生!

《男生日记》,群书的主菜,我要慢慢品尝你!

第3篇:读书日记

初读《狂人日记》,觉得作者鲁迅先生似乎在说梦话,内容凌乱近似无逻辑,于是,写这篇读后感,也从“梦”开始。

“狂人”近于“疯”,在做着“恶梦”,在境象中充满了青面獠牙的家伙,黑暗阴森的笑,古怪的语句。却借着“疯”,把带着愤怒、惊恐的`鞭子一下子打到了隐痛之处,充满了内在的紧张。每个人都睁着眼睛说谎话,互相深疑,都想控制别人,却都无力超越他人,因而斤斤计较着。“狂人”被道得“疯狂”了,从而说出一堆真话。

《狂人日记》塑造了一位“狂人”,看见什么人都以为是要吃他:他看见邻居交头接耳地议论,就觉得是在密谋害他;医生给他诊脉,他也觉得那人不过是刽子手假扮,是来“揣一揣肥瘠”的,好分他一片肉吃;大哥安慰他,让他静养着,他却怀疑是想养肥他,好多吃些肉;“狂人”还听说邻村狼子村有个“大恶人”,被佃户打死,连心肝也被挖出炒了吃,又联想起小时候大哥讲书时说的“易子而食”、“食肉寝皮”的事,就越发相信了自己的判断。最后他终于鼓足勇气,发出:“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愤怒的呐喊。

第4篇:读书日记

书是人类知识的结晶,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爱书已达到无法自拔的地步,睡前不看书,我就睡不着,心就像一个无底洞,只剩下无边的黑暗。

等家里所有等熄灭后,周围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我在心里暗暗窃喜: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妈妈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我立马用被子蒙住头,拿出藏在枕头底下的书和手电筒。我左手拿着书,右手拿着手电筒,时不时翻动着书页。我像只贪婪的小蜜蜂,不断从书中汲取自己想要的知识。每当看到高兴处时,我会用手捂着嘴“哧哧”的.笑着;每当看到紧张处时,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每当看到伤心处时,我的心就像被人揪起来般疼。我正看到兴奋处,浑然不知正悄悄靠近我的妈妈面露凶色。忽然,妈妈把被子一掀,我的笑容顿时僵在脸上,迅速地把书和手电筒藏起来。“把书交出来!”妈妈的语气像在审问犯人。“我......我……我。”我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又被我抓到了吧!”妈妈边说边眼疾手快地把我藏在身后的书和手电筒拿在手里,丢下一句:“这么晚还看书,明天上课想找周公聊天啊!”就走了。等我反应过来,妈妈的身影已消失在转角处。

还有一次更离谱。课间,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书,刚看到高潮部分,上课铃却很不知趣地响了起来。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把书放进了抽屉。老师在上面讲得唾沫横飞,而我却心不在焉,思绪早已飘到抽屉里的那本书里去了。我的手不由自主地往抽屉里伸去,拿出了那本心爱的书。正当我读得不能自已的时候,同桌用手撞了我一下,我顿时明白了,把书往抽屉一放,腰板挺的得直直的,洋装听得很认真。可当老师投来猜疑的目光,我就觉得浑身不自在,恨不得找根地缝钻进去。可心里那渴望读书的欲望却丝毫未减。

书就像一块磁石,不断吸引着我,让我爱不释手。相信我,只要你在书的王国遨游一番,你一定会喜欢上那里的。让我们一起去书的王国探险吧!

第5篇:读书日记

日记共有13小节,当中详略有当,胡言乱语,从一个狂人的狂态显示礼教吃人的本质,旧家庭愚昧的制度,扭曲的人性,渴望新希望。文中第一,二,六,八节都描写了夜。“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天气是好,月色也很亮了。”我把它当做狂人心理变化的一种过程。撇开文章的话,从好月到没月再到黑月最后的亮月,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心里从明朗到消极最后的明朗。联系全文,开始狂人在没有意识到吃人的事件时,心里还是舒坦爽快的。渐渐地被人注视,眼神里的贪婪闪光像预示着要吃了他,虽作为狂人,在还存留所谓正常人的人性时,是害怕的吧!但又因是狂人,错乱的逻辑,非正常的思维与价值,那样该是无畏了,也或许多少心里蒙上一层“乌云”。随着事件的深入,连自己的哥哥也是吃人的,或许自己在无意中也做了吃人的帮凶,无知则无畏,但有知后那份笑里的勇气和正义也会被吞没,更却连着孩子一起,进入这个吃人的怪圈,心里满装着吃人的意思,心里也就更迷茫,害怕,胆怯,那么黑暗也着实正常。(其实我想狂人最在乎的是他的母亲的做法,自己的孩子被吃之后的反应,觉得是当然的事情,那份母爱的最初的面貌在吃人事件中变成了帮凶,和着那些人一起吃了自己的孩子。所谓的价值观,是生活在礼教下挣扎却又顺从的妥协。)最后狂人的心不再错乱的跳动了,留下了日记,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这或许自我的解脱的一种方式,心里也就好过了些。(直到最后我感觉到狂人是期望于孩子的,正如先生的意识里,是渴望有新的孩子来冲破的,可以是他们孕育的孩子,也可以是孩子们孕育的新的一切,只要有呼声,有回应,便不是孤单的,那么就可以延续希望了。)夜,在狂人时代是个主题,一切都是开始,孕育着新生命新文化的夜里,一切都在冲破,在挣扎,在撞击。狂人的狂想下给我们展示了礼教的吃人的本质。

同时,我也注意到第一,二节中的`怕字。“我怕的有理。”“我可不怕。”“这真教我怕,叫我纳罕而且伤心。”狂人的内心受到礼教的束缚30年,那“赵家的狗”我认为代表的是吃人,狗吃人,人吃狗,其实是种扭曲非正常的状况,也正是这样错乱的逻辑,他的害怕是有理的。我想在那个大环境下敢于冲破束缚的极少,害怕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可狂人是不正常的,他的不怕,是假象的无知,内心是怀着试试的想法,或许孩子们可以呢?可是连孩子都用那种眼神注视“我”,“我”纳罕伤心,害怕真是很有道理了。孩子在那时就是希望,他们的存在是继承前面开启后面,他们是冲破黑暗的新元素。“救救孩子”是他最真诚的希望,是开启新文化的钥匙。或许可以看作是对人的一种批判,那些内心的矛盾,同时是对旧文化的一种妥协,在旧家庭礼制下的“孩子”深受毒害。

虽说是狂人,可是他的话值得人深省。其实我感觉先生是矛盾的,对狂人那些深省的话的肯定,也有他对旧文化妥协的批判。值得肯定的是,狂人的勇气与正义,他无畏那些吃人礼教与压迫,对着吃人的那些人说“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我想大概是想说废了那些旧的腐朽的文化,把新文化迎接过来,改掉那些落后的想法,去面对未来的光明世界。狂人的挣扎,万分沉重,与他人生观相反的礼教,抱着勇气,骇人的毅力去改变。但是,狂人却是“同伙”,他是吃人的弟弟,吃人的是他哥哥,他们同出一处,他们血脉相连,无论怎样他都无法抹去这个事实。他的妥协在于没有去实践,他被关在这个体系中,他批判罪恶,可是却一味抱着空的希望,他用着他的精神胜利法,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上,希望救救孩子。精神上可以接受,可是事实却没有变化,吃人依旧吃人。夜还是一样的黑,只是多了一份不安的冲动,想冲破的力量太小,呼声还在孕育之中,我们期待那个黎明的到来,期望改变一切的力量的涌现,那样是不是这个体系就不复存在?到底是什么力量才可以冲破?一切都在酝酿吧!

总的来说,文章犀利的揭示了礼教吃人,人性沉沦,黑暗的一幕,可是社会却不缺一群正义之士,他们用各种方法战斗,精神也好,革命也罢,都是在为冲破黑暗迎接光明而努力。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希望的心情,是期待的未来,渲染了整篇文章的气氛,这也是我读完之后得以喘气的唯一机会。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