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二月二日记
农历的二月初二前后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传说冬眠了一冬天的青龙到了这一天,就会被春雷惊醒,抬头而起。所以农历二月初二被称为是“龙抬头”,又叫龙头节或者是青龙节。
惊蛰以后百虫蠕动,容易得病,人们还祈望苍龙抬头可以镇住毒虫。保大家健康平安。其实农历的二月初二,被称为龙抬头节,是跟古代的天象有关。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了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又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称之为“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的角宿恰恰就像龙角一样。古时候,夜晚人们观察到苍龙星宿在春天会从东方天空升起,秋天从西方落下,出没周期正好与一年之中的农耕周期一样。
当春天农耕开始的时候,苍龙星宿在东方夜空开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龙首,夏天作物生长,苍龙星宿变出现在南方夜空;秋天庄稼丰收,苍龙星宿也开始在西方坠落;冬天万物休眠,苍龙星宿也就会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而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角宿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逐渐的露出全部,这就是所谓的“龙抬头”。
经过几千年的流传,这天也被人们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寄托。龙在古代就是一种吉祥的代表,所以二月二这一天就在一年当中显的格外的重要,人们都希望可以通过神龙的保佑,在这一年可以有美好的生活,家庭平安,五谷丰登!
第2篇:二月二日记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传说这一天是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老百姓要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二月二,传说是尧王的诞辰。还有人相传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大多与节气有关,“龙抬头”这个日子自然也不例外。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又一说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从其愿望来说是好的,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那么今年“龙抬头”这一天还有哪些禁忌呢?
旧时这天早晨,人们要敬奉碾子,传说碾子是青龙的化身。有的还把磙子支起来,表示“龙抬头”,以显尊贵、图吉利。妇女忌做针线怕“扎瞎了龙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车,怕“砸断了龙腰、龙尾”。
二月二这天大多数农家都吃“鼓撅”(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为什么吃“鼓撅”?有人说,吃了“顶门棍”,把门顶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有人说,过春节大家都吃闷了、玩昏了,吃一顿“鼓撅”顶灵性,就开始干活过日子了。北方多炒豆子的习俗,就是将黄豆、豌豆、玉米等豆子放到锅里炒,然后食用,民谣曰:“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嘣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有人还在附近的药王庙里烧香叩头,祈保平安。
第3篇:二月二日记
今天是农历的二月初二,是龙抬头节,也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据说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又叫龙头节或青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或挑菜节。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在这一天,我们这里有吃“吃龙耳”的习惯,“龙耳”就是饺子,中午我们在奶奶家吃了香喷喷的饺子。下午,我又去理发店理了发。“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希望这我一年里都鸿运当头,顺风顺水!
你们今天都“吃龙耳,理龙头”了吗?
第4篇:二月二日记
许是上天的眷顾,在我突然一悸之后送给我满世界的梦。也许是受到重创后,条件反射狼狈般逃往黑暗有风有雾的角落里,敞开心扉,悲怆地——笑。
是呵,这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是我自做孽。所以,我是真正地悲伤了。我悲伤了,我的整个世界便一片悲惨。于是,我心情一片狼藉。
回家的路上,我滔滔不绝地倾诉,伤感源源不断地涌现。也是,我此刻最需要是听众,可那获得的丝丝慰藉却不是我最需要的。
一闭嘴,所有的委屈便十倍百倍千万倍的袭卷而来,我并不坚固的城堡不堪重负地嘎吱做响。我故意放慢的脚步渐渐换成了形同陌路的擦肩而过。不,连肩都没擦到。呵呵呵~~~~~~
我静静地托着身挪动着载不动心事的脚步,好想仰天大笑,好想走着走着走到另一个世界,好想蹲在某个角落,好想,———哭。
纷乱的思绪似乎在种种好想中减弱了激荡的力量,于是我赶紧加快了脚步,迎着风走了起来,疾走的风吹翻了躲在叶后偷笑的橘光灯,顺着风的攻势,冷冽的暖色光如同回忆,夹杂着嘲笑狂袭而来。
怎能如此赤裸裸地暴露在脆弱下?于是我撒开步子狂奔起来,我想,也许跑累了,泪可以变成汗,流下。那么我可以肆无忌惮地笑了吧?
是我在自作多情吗?是骨子里的孤寂给我最大的惩罚吗?呵呵,应该不是吧……
为什么就不能,真实一点?
也许是我要的太多……
第5篇:二月二日记
几个月前,著名电影艺术家孙道临先生辞世,一种莫名的感伤涌上心头。孙先生虽然离我们而去,但留下的光影世界仿佛就在昨天,一直照耀和温暖着我们的心灵,让人难以忘怀。
我是伴随着孙先生电影成长的,并由此爱上了电影。上世纪70年代初期,正值文革动荡时期,物质和精神的匮乏可想而知。所幸的是父亲单位与邻近的部队关系不错,每当部队有好的电影放完,逢星期六或星期天都要送到父亲单位。当时单位有很大的一个操场,每当早上听到播放电影的广播时,激动的心情不言而喻,下午两、三点便抬着小凳子来到操场守候,好似过年一般。在那个纯真的童年时代,遨游在光影的世界里,感受到了胶片艺术的无穷魅力,其中孙先生的银屏形象深深地印在了童年的记忆之中。《永不消失的电波》、《渡江侦察记》等革命题材的影片,成为那个时代的红色经典,也使我从小便有了一种英雄主义的情结。尔后,孙先生与谢芳主演的富有浪漫气息的《早春二月》,那种革命青年追求真理和进步,对幸福爱情的向往不知感染了多少人,唯美的画面,动人的故事似乎是一个美梦,久久不愿醒来。再后来,《李四光》、《詹天佑》等优秀影片,领悟到了华夏儿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哪些是中华大地民族的脊梁和精神支柱。孙先生的影片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不少是经典之作。
有时人生和艺术一样,似乎总有些缺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孙先生光影的黄金时代,但随着岁月的流逝,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便很少有孙先生的银屏形象,这不能不说是先生艺术的遗憾。透过电影看人生,有时戏如人生,人生如戏。透过先生的光影世界,便折射出先生对生活真、善、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真诚。真诚的东西总是感人的,有时也是遗憾的,就像先生的《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一样,留下了许多的无奈和感伤。上海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说:“孙先生从不为报酬高而接片,在他心里艺术是崇高的,而金钱的份量很轻。”导演黄蜀芹则说:“孙先生是我父亲的朋友,在他们那辈人心里艺术是最重要的,先生是那个年代的人,这样的男演员再也找不到了。”而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期盼孙先生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呈现,我想孙先生一直在努力,想追上这个时代,但对艺术执着的孙先生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恶性竞争的环境,已经无法求得艺术的纯真。这样的无奈和感伤,到底是孙先生个人的悲哀,还是时代的悲哀,不得而知。
其实孙先生没有离开我们,一直守望在早春二月如诗如画的季节里,先生生动富有内涵的艺术形象一直长存在我们的心理,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先生的光影生涯好似一剧古老的京戏,婉转而悠长,富有韵味;先生的艺术人生似乎是一杯陈年的老酒,醇香而甘美,回味无穷。
第6篇:二月二日记
上午,老师带我们去花园里观察植物。其中,有一种花显得格外美丽,郡就是二月兰。
二月兰的花瓣紫里透白,花瓣里还透出嫩黄色的花蕊。我闻了闻,一股清香扑面而来,啊,真舒服!一阵春风吹来,郡些二月兰随风飘荡,真懔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仙子。
二月兰的茎又细又弯,我想它应该是托不住花朵,才变成了弯腰的老爷爷。二月兰的叶子又大又绿,好一个个碧绿的小莲蓬,又懔一个个碧色的小桃心。
听老师说,二月兰的根很有特点,于是我好奇地抓住一棵二月兰,轻轻地一拔,二月兰就脱土而出,原来二月兰的根在土里只有浅浅的一层。我又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它的根很人参,又一位老爷爷的胡须。
我喜欢春天,我喜欢二月兰,我要赞美它!
第7篇:二月二日记
今天早上我起床看见外面正下着大雨,这让我想到了很多……它既有好处,又有坏处。
雨会给我们带来许多麻烦。在双休日它“来了”我们就不能出去玩耍,就像失去自由的小鸟被关在笼子里一样;还会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不方便;妈妈洗好的衣服无法晒干;如果接连了几天暴雨,那还可能造成洪涝灾害……
但是带给我们的并不仅仅是麻烦,更多的是益处。它可以帮助我们的庄稼提供水分,“健康”成长;在炎热的夏天里,下一场大雨,让大地润润土,让人们解解暑;如果长期不下雨也会干旱……
由此看来,雨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不便,但带来更多的是益处。
第8篇:二月二日记
今天是二月二,我和妈妈一起做棋子块。
我们先把东西准备好,然后挨个放进盆里,倒牛奶的时候,我有点紧张,就怕手一抖倒多了。材料集合完毕,我拿出筷子把面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搅在一起,妈妈的巧手一揉,金黄的面团就和好了。让面团睡了个午觉。我和妈妈开始做起来。
我先在面板上撒了面粉,然后开始擀面团。我用擀面柱慢慢的`擀起来,因为有个擀饺子皮的经验,我很快就擀好出了一张又大又圆又薄的黄金大饼。我开始用刀把面饼切成长条,我的手又抖起来,因为我一会儿害怕会切着手,一会儿又担心切得不漂亮。经过我的努力,我把面饼切成一个个小菱形,又他们一个个放进烤盘里,这时的棋子块一个个你挨着我,我挤着你的,好像一个个小精灵在聚会。
烤制开始了,不一会儿,家里就飘来了香味,我馋的等在烤箱边上,盯着烤箱里的小精灵变身。不到半小时后,棋子块烤好了,我看着出炉的棋子块变胖了,变的更加的金黄,还鼓出了小肚子。
我拿着托盘,狠狠地闻了闻,真香啊,吃起来,更是又香又甜又酥脆!
小伙伴们,赶快做起来吧!
第9篇:二月二日记
9月13日星期六晴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公园玩,我们刚到公园就看见一个闪电从天上射了下来。妈妈说:“快要下雨了”。我们就回家了。
我们到家了,我站在阳台上,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决定观察一下。下雨前是先闪电,之后天上就有乌云了,然后就打雷,打雷的声音也有顺序,顺序是:咚―咚―咚咚咚。之后就下起了蒙蒙细雨。
过了几个小时,雨停了。又过了几分钟许许多多的小朋友出去玩。雨过天晴出彩虹。雨下完了,外面的世界
真美丽!
第10篇:二月二日记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
我们这里的习俗是吃炒豆。虽然我不知道这是怎样演变而来的,也不知道说法。我只知道现在发展的不只是吃豆子,还有:炒棋子、炒地瓜干、炒栗子等等。好吃的太多了。
我们这里还讲究“龙抬头”这天理发,叫人一年生龙活虎有精神。中午妈妈给我和弟弟都理了发。妈妈显然不迷信,她仅仅是希望我和弟弟健康成长。
晚上我们又去奶奶家吃了饭,过了一个快乐的二月二。
第11篇:二月二日记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人常说:“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是大人和小孩都要理发的日子。
下午放学后,我就待在家里等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后带我去理发。我等了一会儿,爸爸就下班回来了,爸爸问我:“小宇,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我说:“龙抬头。”爸爸笑了,对我说:“我们去理发吧!”我说:“好的!”就跟着爸爸出了家门。
我和爸爸先来到了菜场旁边的一家理发店,菜场里,人来人往,车来车往,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大商场。这家理发店里只有一个人在忙着给人理发,她理了一个又一个,我们在理发店等了好一会儿,也没有轮到我们,可是,爸爸还急着回家做饭,就给了3元钱,让我自己找地方理发。
我自己来到了马路边的萍萍理发店,这里的人依然很多,我只好在这里排队等着。
透过理发店的玻璃窗户我看见外面的天已经黑了,马路上的路灯也开了,变的五颜六色的很好看,路上急着回家的人也多了起来,马路上人山人海,变成了人的海洋。
我等了好大一会儿,一位阿姨走过来问我:“小朋友,你要理发吗?”我点点头。阿姨又问我:“那你洗头吗?”我犹豫了一下,说:“洗吧!”于是阿姨让一个姐姐帮我洗了头,坐在椅子上等着理发。
没一会儿就轮到我理发了,阿姨的手很巧,一会儿就把我的头理好了,这时候妈妈也正好来找我,妈妈给他们交过钱,我们一块儿说说笑笑的回家了。理了发,感觉头轻轻的,很舒服!
第12篇:二月二日记
今天是中国阴历节日中的一个二月二,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
传说中今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金豆花。老师要我们拿自己家乡的小吃来展示。我的老家在安徽,我从来没有回去过,不知道自己的家乡特色小吃是什么。妈妈带我到银座买了萁子和巧克力豆。
我的巧克力豆是灰红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巧克力味,外面还有很多小疙瘩。咬开,里面是豆子,甜甜的好吃极了。我背着这些巧克力豆去上学的时候,我真想和同学臭撇一番。
上课了,李老师抓起我的巧克力豆,尝了尝,说:“嗯!很好吃!”听到这句话,我立刻心花怒放!
我觉得这一天又充足又快乐!
第13篇:二月二日记
春天早早就来了,可这天确一直正常不了,三天冷两天热的,而且早晚的温差也特别大。前两天最低温度3度,最高温度10多度,不穿棉袄真的是冷的很。这两天又回温了,今天的最低温度11度,最高温度27度,中午那会儿太阳直射,真是都能穿背心了。你看大街上人来人往的真是穿什么的都有,有穿大棉袄的,有穿单褂的,有穿背心的,有穿裙子的……
我穿的比较厚,中午从学校回来幸好是爸爸接的我,要不走这么远的路我不累死也要热死。
以前不明白大人嘴里的二八月乱穿衣,现在是终于明白了,早中晚温差真是太大了。为了对付这种天气我决定棉衣里边穿背心,早上过冬天,中午脱了棉衣过夏天,哈哈……
本文标题:二月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