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独善其身
人遇到各种不好的事情时,往往会想:与我无关。想着逃避,记挂着“独善其身”。
先贤曾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些人却曲解其意,不愿多管闲事,且美其名曰要“独善其身”。于是乎,这样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不知抹杀了多少人的温情与热切。
透过其现象,本质却是利在作祟。总觉得管好自我的事就好,自我多得了些好处或是少受了些损失便是聪明,便是赚到了,所以此刻不少人都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但凡能够帮一把的,都以与我无关搪塞过去。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一个跌倒后孤立无援的老人,看到一次又一次权益侵犯却投诉无门的无奈,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正成为传播道德火种最大的难关。人与人犹相欺相防,筑起坚固的堡垒,自然都是“与我无关”了。
然而事实上,真的与我无关吗?愚以为,非也。六国破亡的故事妇孺皆知,唇亡齿寒的道理老少皆懂,然而六国之君只研究眼前一时的利益,只研究自我一国的安危,其结果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诗人约翰·唐恩说:“谁都不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由是观之,我们都是息息相关的,何来的与我无关呢?
生命之间之所以联系紧密,源于彼此皆有共同的存在方式和生命轨迹,在此之下,你我之间的交集成为一种必然。
曼德拉一生为种族斗争奋斗不息,给无数生灵带来福祉,点亮精神的明灯。他是将自身与他人紧紧相连,担负起沉重而光辉的社会职责和历史使命,成为精神意义上的巨人,受万人敬仰。
人到达与万物相连的状态时,生命就不再是单薄无依的个体,而成了茫茫广宇间和谐的整体,奏出世间最美的和弦。
所以在遇到老人跌倒时,我要去搀扶,用自我之所能解他人之困境。用处理己事之心去处理他人之事,社会上的坚冰方能溶释,唯有我为人人,方有人人为我。
所以期望我们能同鲁迅先生那样,大声道:无数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第2篇:独善其身
屈原曾在《渔夫》中写道:“沧浪之水清兮,能够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能够濯我足。”这与中国儒家思想中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乃是大同小异。这点被许多学者奉为为人处世的法则,然而这真的是对的么
达则兼济天下,一展心中凌云壮志固然无错,然而穷时又怎能偏安一隅,独善其身如改朝换代之时无数平日里微言大义的官员不见了踪影,反而是那些草莽建不世之奇功。虽只是为了一己之私,但客观上也使得百姓摆脱战乱,得以安身立命。而无数所谓仁人志士信奉独善其身,置国家危亡与万民困苦于不顾,苟全性命于乱世。而到了天下太平之时,则又重归朝堂,再言忠义。如钱谦益,明末烽火四起,清军兵临城下之际暂不谈上阵杀敌,其妻柳如是劝其一同投河殉国,他却以一句“水太冷”为由独善其身。明亡后又任清朝高官,好不自在。而中华几千年历史上又有多少像他这样于危亡之际独善其身的人,使无数忠义之士与无辜民众白白死于战火之中。
所幸的是,泱泱中华民族也有着许多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义士放弃了所谓独善其身,以堂堂七尺血肉之躯捍卫着国家与民族的尊严。如于诠,在晋军大军压境之际只凭百骑纵马扬鞭而出,并大呼:“人生在世,得死于战场,幸耳!”如夏完淳,未及弱冠便组织兵马抗击清军,被俘之后痛骂降将洪承畴,在刑场留下一首流传千古的《别云间》后英勇就义。如谭嗣同,甘愿作为变法流血的第一人,只为能复兴我中华民族。如顾炎武,心系天下,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声。如林则徐,在个人安危与国家兴衰之间选择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更有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纵然身处困境,也毅然以保家卫国为己任!他们这种精神又岂是独善其身可与之比量于是这种精神得以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不断沉淀,最终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兴衰随云去,聚散又匆匆。当我们煮一壶浊酒,笑谈多少古今事时,也许只会记得那些名留青史的忠肝义胆之士,至于那些选择独善其身的人,恐怕早已随时光的流逝,散落在尘埃之中了吧。
第3篇: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一个人做到独善其身有多难?
我是个俗人,做到独善其身太难了!亚圣孟子想跟大家沟通的是:作为一个读书人应当明白的是,当你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我的修养和道德;而当你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全天下所有人都能从你的通途畅达中得到好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一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
作为人生哲学的一种,它从处世态度和行事方法上,持续不断影响着中国社会,让人们不仅仅从团体处世中获得外在的顺畅,也调节内里,使之收获内在平衡与润泽。
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的方法论。独善其身是指,如果做不上官,那么就好好修养自身,同时坚持住个人的节操。
这个成语的寓意在于:哪怕处在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被干扰,并始终坚持自身的完美品德。同时还比喻只顾自身而不管他人的私人主义处世哲学。
独善其身,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道德上的自我修为。正如孟子所说的“人人皆可尧舜”一样,人人都可能具备圣人的境界。但不一样的就是,独,强调的是一种个个性化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内在性的人格成就过程。如果不放弃儒家兼济天下的志向,那么吸收了佛教心性觉悟、道家无为无我的人生态度之后,这份“独”,就变得有了故事性。
如果兼济天下始终是一个人的目标和终极追求,那么独善则是兼济天下的志向受挫之后的一种自我修炼,以求得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能够说,独善其身这种处世哲学和人生智慧,多半都是建立在外向受挫、功名未达之后的一种自我调整和完善,且更多的是追求个人道德上的完善。它既是对现实的某种妥协,又是基于对残酷现实的冷静思考后,理智上的暂时退让。
我努力让自我去做独善其身,但环境不允许。每一天我都会去阳台观察植物生长,它们是否做到独善其身的?得出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土壤、养分,植物尚且不能,我们人又如何能做到呢?所以,顺其自然吧!正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盛世开太平。”
第4篇:独善其身
有人说演艺圈是个大染缸,掉进去,就是掉了本色,而社会更是如此。大千世界,鱼龙混杂。有坦荡荡的君子,有长戚戚的小人,有人单纯无邪,有人心思缜密。如若有人能如莲花般活着,出淤泥而不染,拥有一份宁静,做到独善其身,恐怕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吧!孟子说:“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生前一段路程,不得志剩余得志,这半程正是要我们独善其身,充实自我。仅有这样,终有一天如鱼得水,就可羽化登仙。
可是,现实却是残酷的。应对物欲横流的社会,今日的我们才能静下心来,独善其身呢
独善其身,需要像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莲之高洁,因为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玉立,时刻守护者自我的心,不被世间污泥而染。它知不能改变一切,便倾尽所有只守候自我的清白,皭然泥而不滓。瞧那清新秀丽的模样,就像一块无瑕的玉,再加上那一圈纯正的墨绿陪衬着真如刚出浴的美人,碧空里的星辰,直让人心生欢喜。莲在自我的世界里把独善其身演绎得轰轰烈烈!
独善其身,需要淡泊宁静的心,方能致远。黄昏后,灯盏下,捧一简书,品一杯茶,守着那份淡定,品读属于自我的寂寞。那时的孔明躬耕于南阳,不被世人所知。他想:这是上天赐予他辉煌前的宁静,用这份宁静磨砺他的心高气傲。于是,他便在清风中读史,在竹林泉边对弈。日观风云变幻,夜察星斗转移。不问名利,不求闻达。与山间明月为伴,修身养性,冶炼心智。充实的日子随着日升日落溜走,韶华在溪水长流中沉淀。淡泊的生活,宁静的心绪,是孔明独善其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成就了一代智慧之神。
独善其身,需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俗世之所以谓俗,就是因为欲望太多,找不到了心的位置。其实只要静下心来,拨开眼前层层雾霾,倾听心灵的召唤,即使不被世人理解,何况也无需理会他人是否理解,只要能留一片净土,独善其身,壮大自我的心灵,何必管世间浮云飘飘。那时的陶潜已幡然醒悟,觉今是而昨非。于是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暇观。远离尘世喧嚣,只留一双不畏浮云遮住的眼,在静谧的夜里思索。欣赏“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美景,品味“菜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汲取自然赋予他傲视山外的力量,在自我的桃花源中独善其身,在后世青史中熠熠生辉!
独善其身,便是选择了远方只顾风雨兼程。人生要“独”,“独”青莲;人生需“独”,“独”宁静淡泊,不畏浮云。剩下的就是“泽加于民,达则兼济天下”之事了。
第5篇:独善其身
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所以,我无法独善其身。也许就像“蝴蝶效应”挥一挥翅膀,就可能带来一场大风暴。或者,我能做到的,便是担起职责。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只留下几颗闪烁的星辰印在记忆的扉页。彩舟云淡,星河鹭起,多少红莲于此绽放,于此凋零。我站在记忆的扉页,感受星辰。
因为太过年轻,所以我们任性地认为我们能够获得所有;因为太过年轻,所以我们盲目的相信我们还有重新洗牌的机会;因为太过年轻,所以我们懵懂的追求放纵,以为那是真正的自由。可是我们忘了自我是否长出扎手的胡渣儿,我们的肩膀是否足够宽广年轻的心不应当受到羁绊,不是吗所以,我们甩掉书包,丢掉课堂,在自我所构造的感情里游荡,在虚构的网络世界无限扩大欲望,追求所谓的自由,又或者是所谓的叛逆,与父母争锋相对。于是,我们一次次在噩梦中惊醒,徒留脸上两行空空的迷茫,这就是我们的“独善其身”
也许,我们无法做到胡忠.谢晓君夫妇那样在高原上绽放并蒂雪莲的美;也许我们无法做到张平宜那样在麻风病村子里献出志愿者明媚的温暖;也许,我们也无法做到阿里木那样用羊肉串支起遮风挡雨的教室。我们做不到的事有很多,做得到的事也有很多,是冷眼旁观,还是倾力奉献,取决于自我。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雪夜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选择应是自我的。
丹心何惧塞外寒,威武不教胡马鸣。这便是苏武的“牧羊曲”,在记忆的扉页里道出忠诚的赤胆忠心。
不求闻达身后事,一生多难为国生。这便是闻一多文字中的“枪”,在记忆的扉页里道出爱国的热情。
夜入荷塘雾朦胧,月伴芙蓉独自清。这便是朱自清的傲骨,在记忆的扉页里道出文人的坚贞。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暝已星星矣。
我在记忆的扉页里留下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足迹。
本文标题: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