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汪藻赏析

句文网    发表于:2020-12-12 19:27:00

点绛唇汪藻赏析,是一篇较为典型的写景抒情诗,以直叙的方式先写景再抒情,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凄凉与落寞的心境。本文点绛唇汪藻赏析由句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导读:

古人写诗写词,向来喜欢先写景,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样不但文辞优美具有欣赏性,意思流畅易懂,而且能够很好的突出作者的情绪和情怀,这首词也是如此。其原文如下:

点绛唇汪藻

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字词解释:

山衔斗:北斗星闪现在山间: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与末句相应。言无意饮酒。

作品翻译:

一轮圆月明媚新秀,秋夜寒、江流静、远山衔着北斗。夜不成寐起来徘徊搔首。窗间横斜着梅花疏影,那么清瘦。好一个凉秋月夜的霜天!却无心饮酒,闲置了传杯把盏手。君知否?听到归巢的乌鸦纷乱的啼叫后,使我归家意兴浓郁似酒。

作品背景:

关于此词的来历,有几种说法,张宗的《词林纪事》中所记比较可信。汪藻出守泉南,后为人谗毁而被移知宣城。他心中很烦躁愤懑,便写作此词。他的好友时在泉南签幕,依韵作词曰:“嫩绿娇红,砌成别恨千千斗。短亭回首,不是缘春瘦。一曲阳关,杯送纤纤手。还知否?凤池归后,无路陪尊酒。”根据这些记载,我们便比较容易理解本词的意蕴。这种心态在封建知识分了中具有典型性。

作品中心思想:

这首词寄托着作者厌倦仕宦生涯、渴望回归田园生活的情怀。

点绛唇汪藻赏析赏析:

这首词构思别致,语言晓畅,婉转含蓄,情景相生。

上片首两句写景,勾出一幅新月江山图:一弯秀媚的新月,被群星簇拥,山顶与星斗相连;月光照耀下,江流澄静,听不到波声。这两句是作者中夜起来遥望所见,倒置前,写的是静的环境。他本来就心事重重,床上不能成眠,于是披衣而起,想有所排遣。“搔首”是思考问题时习惯的动作,此处这两个字形象地写出他情绪不平静。结句“梅影横窗瘦”,静中见动,要月影西斜才看得出梅影横窗。“瘦”字刻画出梅花的丰姿。

下片转向抒情。严冬的打霜天气,本来正是饮酒驱寒的好时光,可是却没有饮酒的兴致。“传杯”是传递酒杯而饮以助酒兴,多是宴会中进行,不是独饮或对饮。此处“闲却传杯会了。联系词人身世,可知此时他正被迫迁调,官场失意时。末二句,作者”归兴“之萌生是由于”乱鸦啼后“,并且这番思归的意念比霜天思酒之兴还浓,可见他已非常厌倦宦海生涯。鸦前冠以”乱“,足见鸦之多,聒噪之甚。

末尾两句是全词主旨之所在,在意义上倒贯全篇,使全词的景语皆成情语。“归兴浓如酒”,明确地表示了对官场污浊和佳宦的厌倦之情。这种心态在封建知识分子中具有典型性。

作品评价:

1,吴曾《能改斋漫录》:彦章在翰苑,属致言者(为言官所劾),作此词。或问曰:“归兴浓于酒,何以在晓鸦啼后?”公曰:“无奈这一群畜生聒噪何!”南宋人编《草堂诗余》改“晓鸦”作“乱鸦”,“归梦”作“归兴”,朱彝尊《词综》据吴曾所记改回。

2,清代冯金伯《词苑萃编》(卷四.品藻二)认为此词为苏轼子苏过之作,乃误。

词牌名:

点绛唇,此调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词律》认为,上阕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声,“作平则不起调”。但亦有作平起调者。又有《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异名。

作者简介:

汪藻,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徽宗亲制“居臣庆会阁诗”,下令群臣献诗,汪藻一人独领风骚,与胡伸俱有文名,时称“江左二宝”。素与王黼不和,提点江州太平观,终黼之世均不得用。钦宗即位,召为屯田员外郎,再迁太常少卿、起居舍人。绍兴元年(1131),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湖(今属浙江),后知抚(今属江西)、徽(今安徽歙县)、泉(今属福建)、宣等州。绍兴十三年(1143)罢职居永州(今属湖南),官至显谟阁大学士、左大中大夫,封新安郡侯,卒赠端明殿学士。为官清廉,“通显三十年,无屋庐以居。”《全宋词》录其词4首。

以上这篇点绛唇汪藻赏析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