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句文网    发表于:2021-01-30 15:32:12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是一首七律诗,作者是近代诗人毛泽东,这首诗写诗人对春游长沙情景的回忆,生动地描绘了祖国的壮丽河山,表现了诗人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宽阔胸怀,下面是此诗的原文以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原文】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作者:毛泽东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翻译:无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字词解释:

⑴春江:指春天涨水的湘江。暂徘徊:即短暂流连。

⑵层峰:山峰层叠,这里指的是岳麓山山峰。

⑶绿洲:指橘子洲,在长沙的湘江中间的一块陆地。

⑷上山来:指山的顶峰。

⑸尊前:尊同“樽”,酒杯。尊前:即宴席上。

⑹域外鸡虫事可哀: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缚鸡行》“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的诗句。

⑺韶华:美好的年华,指人的青年时代。

⑻卅年:即三十年。毛泽东曾于1925年游历岳麓山,到此次重游旧地,恰是三十年。赫曦台(xī):在岳麓山的岳麓书院。南宋朱熹称岳麓山顶为赫曦,后因此山上的台为赫曦台。清代因山上台毁,将原“赫曦台”匾额悬挂于岳麓书院“前台”,由此前台更名为“赫曦台”。赫曦:光明盛大的样子。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背景:

1955年6月,毛泽东到湖南视察工作,周世钊陪同游览长沙岳麓山,写了一首《七律·从毛主席登岳麓山至云麓宫》,随信件寄给毛泽东。毛泽东收到信件后于10月4日回信,信中就附有这首和周世钊的七律诗。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赏析:

整体赏析

首联:“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刚刚畅游了碧波荡漾的湘江,又踏上了峰峦层叠的岳麓山,登高望远,心旷神怡。此处“春江”的“春”,不是指季节,而是形容词,意指湘江碧波荡漾,如“春来江水绿如蓝”一样,非常美丽,生机盎然。“浩荡”,形容湘江水面宽阔,碧波荡漾。诗人喜游泳,故地重游,能跃入湘江,再显当年的豪情,再享欢乐,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暂”,短暂,指畅游湘江的时间短暂。一个“又”字,上接游湘江,下连登岳麓,还含“久别岳麓今又来”之意。而一个“踏”字,则使诗人藐视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望眼开”指诗人登上重重叠叠的岳麓山,登高远望,俯览湘江从衡岳而来,直奔洞庭而去的壮观,眼界开阔,心旷神怡。

颔联:“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风从绿色的橘子洲兴起,吹拂着湘江之水,掀起层层波浪,风随浪去;雨从绿油油的原野上直向山上扑来。“风”和“雨”、“绿洲”和“青野”,通过“吹”、“去”、"上”、“来”四个动词,把登高望远、极目所见的原野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这两句诗也可看作诗人对当时全国形势的形象概括。1955年是形势发展喜人的一年,朝鲜战争早已结束,第一个五年计划已进入第三年,国家经济建设取得明显成就,而诗人尤为关心的农村合作化运动发展迅速。这样的形势下,诗人故地重游,眼见满目春色,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心情舒畅,情绪兴奋而高昂,使所写的景色呈现出明快的格调。

颈联:“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老友相会,举杯畅饮,谈笑之间,更觉友情依旧;世界上有些人为一己私利,就如鸡虫一般争斗不已,实在可悲。“人依旧”,诗人与周世钊是同学、朋友,依然意气相投,性格相合,还与过去一样,足见两人友谊深厚。

尾联:“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不要感叹青春年华容易消逝,诗人1927年秋收起义前夕离开长沙,至1955年重返故园,约三十年。回想三十年前都是风华正茂、正当同学少年,“莫叹”二字,体现诗人乐观、高昂的情绪,与“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有异曲同工之妙。“韶华易逝”是自然发展规律,莫叹韶华易逝,不知老之将至, 诗人乐观主义精神的表现。“仍到”,与前“这种乐观高昂、奋斗不息的精神,与前面描绘的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浑然一体。

此诗上半首写景,格调明快,用“春江”、“绿洲”、“臂野”等描绘了诗人久别的故乡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下半首写情,平易、亲切,感情真挚。情随景至,情景交融,颇具感染力。

评价

1,这首《七律·和周世钊同志》从长沙写到国际社会,反映了一位领导者的博大胸怀和深沉思考。

毛泽东历史贡献

一、毛泽东引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二、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开始了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三、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开始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艰辛而曲折的探索。

四、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对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作了不懈的探索。

五、奠定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作了不懈的努力。

后世评价

诗人有“从容”之心态,才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也不难想像,当时全国人民在黑暗中摸索,在崎岖小路上攀登,在艰难险阻中寻求治国自强的真理,并表现出浩浩傲然之骨气,正是有这样的领导集团,才得以顶住了强大的外来压力,战胜了来自国外的挑战,使国内经济建设事业得以在困难中继续向前推进,“不畏劳苦的人”正在“劳苦”中苦苦寻觅。毛泽东正是有着这超然的气魄和智慧,才能将前苏联与美国两个超级大国玩弄于手掌之间,巧妙利用通过博弈所赢得的空间化解了许多危机和国内纷争,为新生的共和国赢得了自信。

人物评价

毛泽东虽然在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不可争论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中国共产党在他逝世5年以后,对他的全部革命活动和革命思想以中央委员会决议的形式作出了全面的评价。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作者资料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你想要的诗句、古诗词,这里诗句大全都有!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