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谢潭三首其三

句文网    发表于:2020-11-10 09:07:08

舟过谢潭三首其三,是组诗中的第三首,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主要表达诗人安闲从容心境,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原文:

舟过谢潭三首其三

作者:杨万里

碧酒时倾一两杯,

船门才闭又还开。

好山万皱无人见,

都被斜阳拈出来。

舟过谢潭三首其三注音:

bì jiǔ shí qīng yī liǎng bēi ,

chuán mén cái bì yòu hái kāi 。

hǎo shān wàn zhòu wú rén jiàn ,

dōu bèi xié yáng niān chū lái 。

舟过谢潭三首其三阅读答案:

⑴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⑵钱钟书曾指出杨万里诗擅长写生,“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失蹑风。”请结合诗歌后两句进行分析。

答案:

⑴描写了在缓缓舟中边饮酒边欣赏景色的情景,传达出安闲从容心境。

⑵作者借夕阳西下这一特定场景,将斜阳比作人,用“拈”将不易被注意的“好山万皱”之美充分展现出来,形象生动,引人联想。

舟过谢潭三首其三翻译:无

舟过谢潭三首其三赏析:

诗人感物既是对自然美的惊见,便往往有偶发性的特点。南宋诗人杨万里有一首《舟过谢潭》(其三):

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料阳拈出来。

写诗人在缓缓行舟中安闲从容地边饮酒边观赏两岸的景色,也许是因为酒喝多了些,也许是因为感到两岸的景色再无新意而有点“审美疲劳”,刚要掩上舱门小憩,然而就在这瞬间里,他意外地瞥见了令人振奋的奇异景观,于是再度推开舱门远望,只见在斜阳的映照下,好山如画,以其万千褶皱显示出无比新颖生动的美感。

毫无疑问,正是由于客观景物在这瞬间的触发,诗人才诗兴蓬勃,欣然命笔,写出这么美的诗来。难怪杨万里曾现身说法般地在《答建康府大军库监门徐达书》中这样描述主客体彼此感遇的原发性和偶然性:

我初无意于作是诗,而是物是事适然触

于我,我之意亦适然感乎是物是事,触先焉,

感随焉,而是诗出焉。

充分表明诗人从当初的无意作诗到随后的产生创作冲动而不由他不作出诗来,外界事物的偶然触发作用(“适然触于我”)是至关重要的。

个人资料: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他一生作诗20000多首,只有4200首留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代表作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过安仁》等。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