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平江百花洲 阅读答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1-01-29 07:21:14

欢迎点击本文,本文不但为您找到了泊平江百花洲 阅读答案,还为您提供了详细的原文,以及这首诗的翻译和赏析,供您参考理解之用!

原文:

泊平江百花洲

作者: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泊平江百花洲阅读答案:

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后人在评价这首诗的颈联时说它“无理却有趣”,结合该联,谈谈你对“无理却有趣”这一评价的理解。

答案:

1,①诗人因王程之便游赏苏州胜景而兴奋不已;②诗人由泊在百花洲的孤舟联想到自己身如孤舟,漂泊不定,不由得生发出对这种羁旅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2,岸旁杨柳都认识自己,眼底云山极力挽留“我”,看似不符合生活的常理,实际上是诗人故意将景物拟人化,从对面写来,这样写突出了诗人对这一带风物的熟悉,也包含了诗人对此间风物的深情,显得不落俗套又更有情趣。

泊平江百花洲注音:

wú zhōng hǎo chù shì sū zhōu ,què wéi wáng chéng ②dé shèng yóu 。

bàn shì sān jiāng wǔ hú zhào ,shí nián sì bó bǎi huā zhōu 。

àn bàng yáng liǔ dōu xiàng shí ,yǎn dǐ yún shān kǔ jiàn liú 。

mò yuàn gū zhōu wú dìng chù ,cǐ shēn zì shì yī gū zhōu 。

泊平江百花洲翻译:

自己因王程之便而得游赏吴中佳胜,实际上却是为下文翻出感慨作势。半世(指一个人的半生)之多;十来年间,因主程所经,曾四次泊舟于百花洲畔。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别再埋怨孤舟漂泊不定,要知道,自己原就是一只不系的孤舟

泊平江百花洲字词解释:

①这首七律是诗人从临安赴建康江东转运副使途中所作;平江百花洲:平江,府名,治所在今江苏苏州,百花洲是当地的一个沙洲。

②王程:为公事而奔走的旅程。

泊平江百花洲赏析:

开头两句交待自己与苏州的因缘。平平叙事,颇有民歌风味。读来似乎是庆幸自己因王程之便而得游赏吴中佳胜,实际上却是为下文翻出感慨作势。“王程”二字已微露端倪。

“半世三江五湖掉,十年四泊百花洲”。杨万里于1154(绍兴二十年)中进士,初授赣州司户,继调永州零陵萃,以后历任内外官职,奔走于江湖间,到写这首诗时,已经半世(指一个人的半生)之多;十来年间,因主程所经,曾四次泊舟于百花洲畔。这一联用秀朗工整之笔概括了自己的漂泊羁旅的生活,其中含有身世之感,但调子并不沉重,毋宁说还带有一点悠然自赏的意味。从眼前的胜游回顾半世以来的行踪,从眼前的百花洲联想到所历的三江五湖,时间、空间都延伸扩大了。这一联在对仗上句法上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多用数目字成对,如“半”对“十”“三”对“四”“五”对“百”;二是上下句的句法并不同(下句的“泊”是动词,与上句的“江”为名词不同,五湖棹与百花洲也有所不同,平仄也不调)。这样一种对仗,表现出诗人的巧思,具有一种轻快流利、拗折错落的美感。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颈联承“四泊百花洲”突出自己对这一带风物的熟悉。明明是诗人认得岸旁杨柳、依恋眼底云山,却故意将景物拟人化,从对面写来,说成是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这样写,既饶情致,又不落套。诗人对此间风物的深情也更进一层地得到表现。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尾联承“半世三江五湖棹”从眼前泊岸的孤舟兴感,说别再埋怨孤舟漂泊不定,将自己载往三江五湖,要知道,自己原就是一只不系的孤舟。上句先放开一步,下句却透过一层,揭示了事情的底蕴。这个结尾,将“四泊百花洲”所引起的感触与联想凝聚到一点上:身如孤舟,漂泊无定,从而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杨万里的诗,活泼自然,富于新意,思想感情则每每不够深沉。这首抒写旅途感受的诗,思想深度原很有限,它的特点仍在轻快清新、洒脱自然。不但额、颈两联对仗有如行云流水,一气舒卷,就连尾联的直抒人生感慨也显得轻松自如,毫不凝重。这种清畅流易的格调正是杨诗风格的一个显著特点。

个人资料: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他一生作诗20000多首,只有4200首留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代表作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过安仁》等。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