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座右铭说说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6-16 20:30:44

1、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3、信者,人君之大宝也。——论语

4、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6、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7、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一日为师,终生为友珠玉不如善友,富贵莫如仁友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9、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则不侮。出处:论语

10、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示例:苏曼殊《惨世界》第十回:你们青春年少,正是

12、你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出处:论语

1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出处:《论语颜渊》

1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15、自行束修,吾未尝无诲焉。

16、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7、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18、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9、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0、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 。

2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2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作者:孔丘 出处:论语

24、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处:论语

26、为君难,为臣不易。——《论语·子路》

2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处:《论语宪问》

29、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30、"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出处:论语

3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2、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33、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34、从心所欲不逾矩。

35、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3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7、朋友切切思思。 《论语》

38、巧言令色,鲜亦仁!

39、又说:"现在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

40、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其取。

4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出处:论语

4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处:论语

4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45、学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6、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47、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48、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出处:论语

4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出处:论语

50、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5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5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54、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55、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56、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5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公冶长》

58、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59、父母,唯其疾之忧。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