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春游》课后教学反思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2-04 10:08:08

第1篇:音乐课《春游》课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本节课我以这一理念为依托,根据学校要举行的“绿色之旅,红色之旅,阳光之旅”的春游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理解、巩固、应用数学知识。

一、巧借情境,激发情趣。

“春游”是一个并不新鲜的主题,但孩子们却期待着它的到来,它激起了孩子们极大的热情。孩子们在层层的问题情境中,学会有序的思考,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也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

二、解决问题,突破难点。

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如:租车问题,学生既考虑到经济,也考虑到安全问题;再如完游乐项目的问题,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发现很多东西是可以和别人一起来玩的,这样既可以节省钱,也可以和别人一同分享快乐。

这样的学习,对学生不仅是有趣的,更是有用的。相信孩子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第2篇:音乐课《春游》课后教学反思

因为每个幼儿都具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和生活环境,所以,每个幼儿成长的起跑线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应该承认幼儿之间的差异,尊重其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因人施教,促进每个孩子有所发展。

光光小朋友非常聪明,爱动脑筋,什么都想试一试,但他的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常对小朋友使用攻击性行为。作为教师,我觉得越是这样的孩子,越是要尊重他、接纳他,发现他的长处,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

在一次春游前,光光的妈妈对我说: “我不想让光光春游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他太淘气了,平时就管不住自己。我怕他到外面给老师惹麻烦。”我想,如果仅因为幼儿的约束能力较差,就剥夺他外出游玩的权利,这是不公平的。教师应该首先看到每一个幼儿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于是,我对光光妈妈说:“还是让他去吧。”然后,我利用饭后时间开展了春游讨论活动。我对大家说:‘‘明天咱们就要去春游了,老师和小朋友们都非常高兴。但是公园很大,我有些担心。咱们这么多小朋友怎样才能既玩得高兴,又不出问题呢?”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我们不乱跑,不打架,互相帮助……”我观察到光光虽然没有说话,但他一直在倾听。我又说:“需要集合时,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很快地找到自己的班级呢?”大家争论着,光光突然很兴奋地大声说:“咱们做个小旗子吧!”我感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于是,立刻给予他积极的鼓励。小朋友们也表示赞同。这时我注意到光光很得意。我又说:“如果别的班做的旗子和我们的一样怎么办呢?”小朋友们说:“在旗子上写字吧!写上我们要注意的事。”大家热情都很高。这时光光跑到我跟前说:“老师,我会做这个小旗子。”“真的吗?那这个任务就交给你吧!”他高兴地点点头。晚上,他妈妈接他时,没等我叫他,他立刻跑过去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一听也非常高兴。我又与家长做了简单沟通,使家长理解了其中的意图。

第二天一早,他举着旗子连蹦带跳地来到了幼儿园,把他亲手制作的小旗子递给我看。只见旗子的正面写着园名和班级,背面写着春游注意事项。我问他:“这是谁写的?”“是我说的,妈妈写的。”“都写了些什么?”他大声地“朗诵”起注意事项来了。随后进来的小朋友都被吸引过来了。他不厌其烦地给小朋友们讲解着。其实,我知道旗子上的那些字他并不全认识,是他把昨天大家说的要注意的事讲给妈妈听,妈妈帮他整理记录后念给他听,他记住了,又说给大家听的。

出发时,我问:“谁来当导游?”光光立刻冲到我面前:“老师,我来当。”于是,他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举着小旗子,那神气劲就甭提了。结果,在整个春游活动中他都表现得非常好,不但自觉约束着自己的行为,而且还主动提醒违反注意事项的小朋友。

我感到,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给予不同的幼儿以针对性的指导。要接纳每一个孩子,充分挖掘其闪光点,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树立自信心,引导幼儿全面发展。

第3篇:音乐课《春游》课后教学反思

本课重点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五官来感受春天的美丽,用大自然赋予的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意识到美化环境、爱护环境的责任,在感受美的同时,激发学生自我创造的欲望。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由衷地赞美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本课安排了三部分活动内容。

第一部分是带领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春季的显著特征,感受春天的美,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在学生观察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保护动植物、爱护环境的教育,使学生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

第二部分是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春天的切身感受,同时还需要进行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来描述春天。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将已有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科学知识,从而认识春天的显著特征。

第三部分是对春天的赞美。春天是美丽的,自古就有春如画、春如诗、春如歌的说法,该部分是让学生在认识春天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春天。通过实践,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春天的美丽,激发了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收获很大,他们初步认识到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重要性。

第4篇:音乐课《春游》课后教学反思

春天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带着孩子去感受一下春天的多彩和阳光的温暖,是开拓孩子视野和让孩子亲近大自然的好机会。4月17日我们大班组织了春游活动,考虑到环境的优美和孩子的安全,我们将地点选择为幼儿园对面的小区。让幼儿独立步行、亲身体验、细心观察,锻炼了幼儿的体能,也增强了幼儿意志力,同时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春游前一天,我们将信息告诉了家长,以帮助孩子们为春游做好准备工作。并组织孩子们分了小组,投票选出了各组的组长,讨论了春游去应该带些什么,要注意哪些问题,还要去观察春天,发现春天的秘密。

4月17日下午,孩子们背上小书包,兴致勃勃的徒步前进,一路上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并在老师的提醒下,遵守老师的出行要求。来到小区内,孩子们不禁赞叹着春风给这个小区带来的无尽魅力。青青的草地,多彩的鲜花,透着清新气息的绿叶,清清小池,加上生动的小路,木桥篱笆,深深吸引住了孩子,孩子间不断传来赞美的声音,春天真美,花儿真漂亮。平日里孩子熟悉的春天里的花,在这里都能找到,金黄色的油菜花,粉嫩的茶花,金灿灿的迎春花,娇艳的梅花,随风飘舞的樱花,还有我们包饺子常用到的艾草。孩子们闻闻、摸摸,和美景合影,感受大自然的美。也随之和同伴交流着自己的经验,大声喊着同伴,我们找到春天的秘密了。随后,孩子们来到公园休息,和好朋友们一同分享带来的食物,尽情的吃着,笑着、享受着美味,享受着春光的沐浴,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当然,孩子们没有忘记寻找春天的任务,看看植物朋友在春天里有哪些变化。最后,孩子们一起争做"环保小卫士",把活动场地周围的垃圾清理干净。

通过春游活动不仅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知识,更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让孩子们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增强环保意识,同时增强孩子爱祖国、爱家乡、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第5篇:音乐课《春游》课后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学会并演唱歌曲《春游》,所以我的教学设计一直都是围绕歌唱在进行的。当然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古诗与古体诗的概念要给学生解释清楚。在导入时,我设计的是对比歌曲《春天在哪里》和《春晓》的歌词形式,请学生说出《春晓》歌词采取的是古诗的形式,进而引出歌曲《春游》。我当时是认为歌曲《春游》的歌词也是古诗的形式。而事实并非如此,《春游》歌词的写作只是运用了古诗的体裁而以。古诗和古体诗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在导入时,应该给学生解释清楚。

2、高年级的音乐课堂应该对歌曲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高年级的音乐课上学生学会了演唱歌曲之后,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检测。例如:《春游》是一首6/8的歌曲,而这一节拍的歌曲在音乐课本中是比较少见的,所以本节课应该将学生掌握6/8拍的情况作为检测内容。我的教学中有一个改变节拍演唱歌曲的过程,我设计的是将歌曲的节拍改变成了2/4拍,学生通过演唱体会节拍变了,歌曲的速度和情绪也明显变化了。但是,这个节拍如果我可以改成3/4拍的话,学生演唱时不仅可以体会到速度和情绪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可以联系6/8拍进行讲解。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注意到6/8拍中的次强拍,因为这恰恰是它与3/4拍的不同之处。

3、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研究教材。作者李叔同写《春游》这首歌曲时运用了旋律重复和同头换尾的方法。根据教参的要求,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时有所涉及。所以学歌时我让学生找了这首歌曲的相同旋律和相似旋律。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我也进行了解释。但是,因为本节课并没有做创作旋律的练习,所以其实做这个环节意义并不大。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