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祀倡议书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5-03 13:56:49

第1篇:文明祭祀倡议书

风起正清明,开轩览物华。清明节既是广大市民缅怀英烈、祭奠先人的传统节日,也是万物生长,创新发展的绿色季节。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市民过一个守法、绿色、有序、文明的清明节,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共同发出倡议:

一、守法祭祀。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自我约束,不在道路、广场、公园、绿地、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焚烧冥纸、不抛撒纸钱,自觉抵制封建迷信行为;不在墓地、山林等易引发火灾场所烧纸、燃放鞭炮;不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林区,防止引发火灾事故。

二、绿色祭祀。

倡导厚养薄葬的文明理念,更新传统殡葬观念,鼓励选择骨灰海葬、树葬、花葬等生态葬法,推广小型墓、壁葬、寄存等节地葬式,节约土地资源,不破坏环境,为子孙后代多留绿水青山、碧海蓝天。

三、有序祭祀。

合理安排祭扫日程和路线,避免祭扫人群过度集中,互谅互让。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自驾车辆出行,遵守治安、交通秩序,服从引导和管理,避免造成人流车流拥堵,维护良好的城市秩序。

市民朋友们,让我们用文明祭祀实际行动,彰显守法自尊、崇尚奉献、互助互爱、文明和谐,反对不守法纪、不重公德、损人利己、罔顾正义,弘扬城市文明风尚,共度一个守法、绿色、有序、文明的清明节。

第2篇:文明祭祀倡议书

市民朋友们: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重要祭祀节日——中元节,民间也称“七月半”。在这个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祭奠逝者、悼念先人、寄托哀思。有不少市民在公共场所摆放祭祀物品、点蜡烛、焚香烧纸等等,致使大街小巷纸灰飞扬、烟雾缭绕,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严重影响市民的身体健康。为尊重传统民俗,减少环境污染、消除公共安全隐患,给广大市民营造整洁有序、安宁祥和生活环境,特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开展文明祭祀,做到理性祭奠、节俭祭奠,以环保、节约、低碳的文明方式缅怀逝者。提倡鲜花祭祀、网上祭祀、家庭追思等现代祭祀活动,以精神传承代替传统实物祭祀,不搞攀比、不讲排场、不摆阔气。改变焚烧纸钱等旧习,倡导献花寄哀思,鞠躬敬故人。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等现代文明方式,寄托哀思、缅怀先人。

二、倡导环保祭祀新方式。积极倡导生态、绿色、环保、低碳的祭祀方式,做到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不影响他人生活。不要在城区道路、人行道、广场、公园、公共绿地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抛撒冥币、祭祀物品。因条件限制确需烧纸祭祀的,祭祀前,可选择一定容积的器皿作为载体,在空旷区域祭祀,祭祀完毕后,做到人走火灭,并将垃圾清扫投放至附近垃圾收集箱。

三、倡导安全祭祀新意识。要严格遵守森林防火各项规定,强化火源管理,严禁野外用火。严禁在山头、林地、散坟等森林防火周边点香烛、放鞭炮、烧纸钱,坚决杜绝各种不安全隐患,防止发生森林火灾。

四、倡导和谐祭祀护家园。移风易俗、传承文明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是安宁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元节期间,城市管理执法队员和环卫工人应引导广大市民遵守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文明祭祀,共同维护城市市容环境。

希望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响应,共同遵守,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讲文明、树新风,用更加文明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过一个文明、和谐、生态、平安的中元节,以实际行动共同建设清新、优美、文明、幸福的美好家园。

第3篇:文明祭祀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清明节即将来临,它是我国传统节日,已列入国家法定假日。是进行祭奠活动的高峰期,人们将以各种方式缅怀英烈、祭奠逝者、祭扫灵墓、悼念先人、寄托哀思,表达怀念之情,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然而,以往每到清明等祭祀时节,烧纸焚香祭奠之风愈演愈烈,大街小巷路口、江堤、野外墓地、纸制冥品花样繁多,火光冲天,烟雾弥漫。这种不文明、不卫生、不健康的祭扫方式,不仅影响了社会风气,又严重污染环境,还容易引发火险,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隐患。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道德素质,深化文明创建内涵,营造白山良好形象,倡导文明新风尚,我们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科学祭祀,摒弃愚昧的祭奠方式。要自觉开展文明祭奠,*******员、共青团员、机关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带头"践行荣辱观,崇尚科学,倡导文明祭奠",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居民。

二、倡导环保祭祀,摒弃污染的祭奠方式。要大力维护优美整洁的城乡环境,树立文明意识、科学意识、公德意识,把传统的祭奠习俗用环保、时尚、自然的方式进行表达,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等。

三、倡导节俭祭祀,摒弃浪费的祭奠方式。做到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

四、倡导文明祭祀,摒弃庸俗的祭奠方式。大力提倡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网上祭奠、公祭悼念等多样式、现代式祭扫活动。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用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式进行表达。 五、倡导安全祭祀,摒弃不安全的祭奠方式。要严格遵守有关防火规定,不违规用火。做到不在山头、林地、公墓内烧纸焚香、燃放鞭炮,杜绝各种不安全隐患的发生。一旦出现火险,要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

广大市民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你我他做起,讲科学、讲文明、树新风,弘扬先进文化,用文明祭奠的实际行动,度过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清明节,以表达我们对逝者的怀念之情,激发出建设美好家园,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白山的热情,为全面实现我市创城目标贡献力量!

第4篇:文明祭祀倡议书

居民朋友们:

又是一年清明到,祭扫先人表哀思。随着清明节的`临近,南昌各个公墓又将迎来集中祭扫的高峰。为了充分发挥清明节“传递亲情、传承文化”的功能,把秉承传统、弘扬文化与倡导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特向社区居民发出如下倡议:

开展文明的祭扫活动。清明节用烧纸来祭奠先人是我们的传统,然而时至今日,这种祭奠方式越来越凸显出封建迷信、污染环境等种种弊端。清明,顾名思义就是气候清新明朗,亦含有明白事理和精神文明之意,在倡导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理应文明祭祀,用献上一束鲜花、栽下一棵翠柏、种下一片青草、留下一段“网言”来祭奠先人,表达我们的思念。让我们共同携手,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带头破除旧俗、移风易俗,为构建平安、和谐社会共同努力。

在此,我们真诚期待那些依然习惯于烧纸祭祖的人们能够远离迷信与愚昧,让清明与文明相伴前行。

第5篇:文明祭祀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清明节将至,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大家都会以各种方式祭奠逝去的亲人,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但人们扫墓祭祖时随地烧冥币、泼洒酒水、食品等祭奠方式,既污染环境,又可能引发火灾,隐患颇多。为此,学校倡议文明祭奠新风:

一、采取文明祭奠方式,提升清明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传承传统节日中渗透的礼仪文化精髓,树立文明祭祀新风,破除焚烧纸钱等陈规陋习,以献花寄哀思,鞠躬敬故人。同时大力倡导种植纪念树、清扫墓碑、召开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环保、健康、安全的祭祀方式。

二、引导人们进行"鲜花祭祖"、"网络祭祖"、"认养树木"、"家庭追思会",用植一棵树、献一束花、放一曲音乐、点一支蜡烛、清扫墓碑等方式,人,既能寄托哀思,又不奢侈浪费,还有时代特色。

三、自觉保护环境,不在县城街道、公用巷道等场所烧纸,严禁在小区树林、草坪或建筑物下烧纸,以防火灾发生。

四、每个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告别陋习,文明祭祀”的先行者,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文明祭祀。

五、遵守社会公德,崇尚尊老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提倡对在世老人尽孝心,多关心老人,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时,从俭办丧事,文明祭祀。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爱护环境,倡导祭祀新风,为构建和谐文明的美丽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第6篇:文明祭祀倡议书

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中小学生,农民朋友:

一年一度的冬至即将来临。冬至祭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人们都要以各种方式祭奠已故亲人,表达怀念之情。但同时冬至时节正处在森林防火紧要期,不文明的祭祀方式极易引发森林火灾。近年来,在我区范围内及其周边地区,因采用烧香、烧纸、燃放鞭炮的方式上坟祭祖所引起的火灾仍然偶有发生,不仅火灾当事人为此付出代价,而且还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造成损失。为此,值冬至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向广大干部群众发出如下倡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坚持文明祭奠。

要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提倡厚养薄葬、从俭祭奠。要破除扫墓祭祖燃放鞭炮等陈规陋习,摒弃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拜祭活动,大力倡导鲜花祭祖、植树祭祖、网页祭祖等文明健康安全的祭奠方式。

二、遏制火灾发生,保护生态资源。

维护生态安全,共建绿色家园,是我们广大市民朋友的共同义务。大家要从我做起,不从事、不参与不文明的祭祀活动,主动劝导家人和他人的不文明祭祀行为,做“告别陋习,文明祭祀”的带头人和传播者,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群众移风易俗,文明祭祀。

三、加强自律管理,消除火险隐患。

我们在祭扫活动中要切实增强森林防火意识,自觉遵守森林防火有关规定,不携带任何火种进入林区,绝对服从森林防火人员的管理,不在林区吸烟、烧纸、燃放烟花爆竹;对在校学生和未成年人加强教育引导,对痴、呆、傻及精神病等特殊人员加强监管控制,防止因监护不力而引发森林火灾。

全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机关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全区广大人民群众要用文明缅怀、关爱森林的实际行动,成为告别陋习的先行者、护绿的带头人,为“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共筑更美更富黄山梦”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