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2-26 22:39:41

第1篇:低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人的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对低年级识字教学采取这样方法可能会取很好效果。

一、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摘苹果、风车转转等,将这些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二、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无意识字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特别爱听故事、还爱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掌握一些词语,并在讲故事时练习使用。老师也常常随手把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字型又不怎么复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对一些同音字,形近字还适时适度地作一些比较。在学生看书的时候,老师提醒学生注意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看到后把它告诉同学或老师。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是学生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而且又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这些生字,收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比赛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学生好胜心强,一提起比赛,他们就来劲了,所以在识字时,穿插一些比赛,能提高教学效果。如开火车比赛,教了生字后,开两列火车比赛,看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准,就评出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又如组词比赛,教了生字,让学生口头组词,看谁组得多;再如说话比赛,让学生用当堂学的词语说话,看谁用的词多。这些比赛,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相得益彰。

四、创设情景帮助学生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简笔画、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使汉字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如教“哭”字时,学生比较容易写漏一点,老师可以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图画,再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她哭的样子,让学生说出“哭”怎么记,这样,学生写“哭”字时,就会想到这滴眼泪,就不会漏写这一点了。又如教“跑”、“跳”等字时,可让学生做做这些动作,体会这些字的部首与意思的关系,从而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第2篇:低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识字是写作和阅读的基础,也是学习能力的基础。翻开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我们不难发现;低年级的识字量特别大,有1200多个,占小学识字量的一半。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那么,怎样才能让低年级的孩子认识并记住这么多的生字呢?我们知道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在这方面,我进行了探索与反思。

一、游戏是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最佳途径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编字谜、编故事、找朋友、对对碰……这些有趣的游戏将枯燥乏味的识字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对识字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二、方法是提高学生识字效率的最佳保证

低年级识字教学,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识字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教学中我除了教给学生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外,我还教给学生用拆一拆、拼一拼的方法记字形,并鼓励学生给要记的字编顺口溜。如:月字变旁要瘦长,“没”字去水换月旁-----股;一只大鸟落山上,山字变小鸟下藏------岛……这样的教法,学生很乐意学,学得又很有趣味。

三、巩固是加深学生记字的最佳举措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特别爱听故事,也爱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学生多看故事书。“写十遍不如常见面”,单纯的让学生一遍又一遍的写生字词,既枯燥又乏味,倒不如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当中常和字宝宝们见见面,这样既使学生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又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这些生字,收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各种方法要灵活运用,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趣味性,以此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第3篇:低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我们都知道,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对学生的识字认字有很大的要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识字认字就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情绪容易受到影响,简单的教学写字未必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其特点在写字教学的各种形式内赋予教学目标,即寓教于写。

乐意写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写。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宝宝”,学生会产生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变成了交朋友招待客人的过程。亲切的称呼自然很容易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培养学生广泛的认识兴趣,可以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外部环境对低年级的孩子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应注意儿童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的环境,巧妙地创造各种条件,能使学生感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

玩中写

未成熟的人为生长而有的特殊适应能力,构成他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完全不同于油灰或蜡的可塑性。它并是因受外来压力就改变形式的一种能力。小学生所处的时段注意力不能很好的控制集中。因此教师在教学生写汉字的时候要结合学生可塑性和注意力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直采用单一的方式,要采用变换各种写汉字的方式,丰富学生写汉字的形式,如让学生在沙地上用树枝写汉字或者让学生用手中的画笔画出汉字的美丽。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对学习写汉字的兴趣,才会吸引学生沉浸在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中。

变换写汉字的形式,对学生加以引导,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写汉字,学生就会对写汉字保持一种新鲜感。让学生在变化的形式中学习写字,像是在做游戏,是一种玩耍,在玩中写好汉字。

学会写

低年级的学生很重要的学习任务就是要学会识字写字,但是,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学生识字的难度较大,因为方块字不像拼音可以拼读汉字本身不表音,识记量也很大。也有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因为怕认汉字,渐渐地对语文课也失去兴趣了。若长期如此,问题就变得严重了。经过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教师在思想上对识字不够重视,喜欢花大量时间去分析理解课文,课堂上却舍不得花工夫教学生识字;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没有被调动起来;学生与生字经常见面的机会不多。但是在学生中也存在着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学生看到一个曾经学过的字可能一下子读不出来,但是当他读这个字所组成的词语或者顺口溜时,等念到这个字时,就能一下子把所有的字词都读出来了。这个现象告诉我们,其实学生并没有真正的认识这些汉字,他只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会读那些汉字,但是一旦脱离特定的语言环境,学生还是不回认识那些汉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对学生加以训练,教对学生方法,让学生真正的认识汉字。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