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导游词

句文网    发表于:2022-10-27 18:36:20

第1篇:乌镇导游词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要一起游览半个乌镇,是乌镇的一级景区,也是它的精华所在,叫东栅。

谁知道这里为什么叫乌镇呢?大家的猜测都很有道理,因为这里有很多历史传说。刚才有的游客说这儿古代乌鸦多,有的游客说这里的人喜欢吃乌鸡白凤丸。其实呢,你仔细想想,“乌”很显然就是黑的意思。因为唐代这里的土地非常的肥沃,而且土地是黑色的,大家看,周围房子顶上的瓦也是黑色的,所以这地方就取名“乌镇”了乌镇旅游景点导游词乌镇旅游景点导游词。

乌镇这个地方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比较适合拍电视剧,像《似水年华》《天下粮仓》等都是在这里取景拍摄的'。眼前的这一条河,叫做“东市河”,深四米。它不仅连接着乌镇的东栅和西栅,还跟世界第一运河――京杭大运河是直接通着的。

大家看一下河的对面,对面的房子叫做水阁,就是水上的阁楼,这是江南六大水乡中乌镇特有的民居建筑。你走近点看,那个水阁的下面的石柱和我们平常见到的有什么不同?对,它是方的,而不是圆的。为什么呢?因为水里会有蛇啊,方形的柱子蛇爬不上来,怎么样?设计很独特吧?

东栅 区,2001年,乌镇保护开发东栅工程东栅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一期景区面积约0.46平方公里,保护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是中国著名的古镇 旅游胜地。景区游程达2公里,由东栅老街、观前街、河边水阁、廊棚组成,工程全部完工后,东栅景区占地面积约为0.9平方公里,设有十多个景点。

西栅景区,西栅位于乌镇西大街,毗邻古老的 京杭大运河,并有公路直通江苏、 苏州和桐乡市区,交通十分便利,与东栅以旅游观光为主题不同,西栅打造的是 商务旅游、休闲度假为主

西栅景区占地3.4平方公里,纵横交叉河道9000多米,需坐渡船出入,有古桥72座,河道密度和石桥数均为全国古镇之最,景区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横贯景区东西的西栅老街长度达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余。景区北部区域则是五万多平方米的天然湿地。

江南百床馆,江南百床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坐落在乌镇东大街210号,又称赵家厅,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馆内第一展厅陈列的有:明·马蹄足大笔管式架子床等,采用木架构造形式,强调家具形体的线条形象;第二展厅的有清·拔步千工床等床,用料为黄杨木,长217公分,深366公分,高292公分,前后共有三叠,此床历时3年方才雕成,用工千余,故有其名。

好了,乌镇马上就要到了,请大家带上行李跟我下车。

第2篇:乌镇导游词

乌镇是个古镇,小桥流水人家,很美。

找个细雨蒙蒙的天气,在古巷里闲步

喜欢古镇风格的旅游者,江南的水乡总是不能不去的地方,就如同到了丽江一定要坐在路边晒夜阳一样,那举,到了江南,领略一下什么是烟雨江南也就成了不能不干的事情了。

在乌镇起个大早,感受静静的清晨

对于所有的风景地,如果能够起个多早,你总会收获一个有别于日间热闹景象的惊喜,在乌镇也不例外。安静的小街也正适合拍照:青瓦白墙、石拱桥流水、鲜嫩葱绿的垂柳、闲逛的小狗、停在门口的黄包车、木结构的居民屋子、河边洗衣朋的妇女、深迖的小巷、朴实干净的青石板路、生炉子的老人……随便举起镜头聚焦,定格的都是醉心的美景。

慢慢细数乌镇的古桥

返些石桥把被水道分隔的巷子连接在一起,几乎都是几步一桥。所以如果时间够充裕,又有耐心,在乌镇数数石桥也是一件相当惬意的事情,走累了随便找个石桥坐下,看人来人往。

乌镇目前尚有三十多座古桥,最有名的当数镇西多街的双桥。

隔岸服去,两座石拱桥的卉圆形桥孔倒映水中,虚虚实实两桥相映,别有一番韵味。顺着古桥,人行其中,宛如时光放慢了脚步,有种难得悠闲难得宁静的舒适。

泡壶绿茶临水发呆

去到乌镇返个地方,别光顼着穿街走巷,在返样的水乡氛围里,就一定要在水边的茶馆里来上一壶当年新摈的绿茶,坐在竹椅里,小収呆一会,绝对不是件浪费光阴的事情。

切记,一定要是当年的新茶啊,如果是龙井,则最佳,看着绿芽在开水的侵润中舒展,心情也会如返绿右般疏朌起来。刚去过乌镇,来说点自己的心得把!我是在去哪儿网看到的一家名叫大红住宿的宾馆,就打电话和老板聊了下,他挺热心的,给我介绍了乌镇的一些旅游攻略。联系电话自己百度乌镇大红就有了。

1。乌镇主要是看西栅夜景,而且乌镇不像一些商家所说的,东栅景点多,西栅景点少,事实情况是西栅景点多,里面有二十几个景点呢(我去的时候也核实了下,确实西栅景点有二十来个,建议买个联票,这样西栅可以早点进去,不然有些景点晚上夜景票的时候是不开的)

2。同时乌镇没有所有的免费的票,这是一些无良商家的谎言!

3。还有乌镇的三轮车真的很会忽悠人,我到了那差点也被骗了,说什么带你们逛老街免门票,大家千万不要相信啊,那是乌镇的南栅,本身不要门票!风景和东栅一样。

4。还有饮食的问题,你可以找老板推荐几家去看看,景区周围的一般价格比较高!你可以向老板提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依据你的喜好给你推荐!

说一下住宿的情况吧,基本设施都是有的:空调、热水器、宽带、电视,我那间还有老板特意给我留的电脑(没收电脑费)。

第3篇:乌镇导游词

在乌镇石佛寺内,新近发现有一寺碑。该碑长1。8米,宽为1。22米,厚度约0。35米,碑文上方雕有龙的图案。据寺内主持释惟光介绍,当时此碑搬移时不慎掉地破损一角,今后拟筑碑亭予以陈列保护起来。

这块质地为石灰岩的寺碑,为清康熙年间所立,碑文《重修寿圣禅寺序》由进士徐汝峄所撰。碑文为阴刻,楷书,字体工整清秀。因久经风化,此前又曾作为建筑拌灰料之用,故碑面水泥结块,又因遭爆竹炸后黑迹弥漫,故字迹已模糊难认。但结尾处的碑刻文字尚能辨别:“传临正宗二十三世卓岩汇禅师立石。赐进士出身提督河南学政里人徐汝峄和南谨撰。赐进士内阁中书舍人里人孔传忠合年书丹。康熙五十二年四月。”

从碑文看,这块《重修寿圣禅寺序》碑是由寿圣寺主持卓汇(《乌镇镇志》载为“超汇”)于清康熙五十二年(即公元1713年)所立,距今已有290余年的历史。

据方志考,撰写碑序的里人徐汝峄,字泗瞻、号桐同,乌镇人。康熙十一年举人,初任夏泽县令,二十一年进士,任户部主事、三十九年晋户部员外郎,后任河南学政,年八十卒。着有《一枝萋诗集》、《拥膝斋笔谈》、《梦游草》等书行世。

楷书碑文的另一位“里人”,乌镇镇志“人物传”也有载:孔传忠,字贯原,号恕甫。康熙四十四年举人,授知盂县,四十八年中进士,署平定州事,至雍正三年,巡抚力荐擢任解州知州。前后历官十年,情操为人所称。

尽管《重修寿圣禅寺序》全文尚未译出,但此碑不仅仅是近三百年来乌镇历史上的石刻文物,而是传承着自南朝梁代以来相关寿圣塔院的人文历史。笔者建议应及时加以保护,笔者在细译碑文时曾有寺僧、信众反映,今春已有6个盗偷文物之徒光顾该寺,奈因石碑体大而重又被及时发现才未得手,特此呼吁有关主管部门立即予以收存,以防遭窃。

第4篇:乌镇导游词

乌镇位于浙江省北部,京杭大运河西侧。地当水陆要冲,俗称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乌程,归安,崇德,桐乡,秀水,吴江,震泽)交界之地。

乌镇原以市河(车溪)为来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清朝文人施曾锡所作《双溪竹枝词》:“苕溪清远秀溪长,带水盈盈汇野矿,两岸一桥相隔住,乌程对过是桐乡。”正是源当时乌青二镇地势的形象写照。据乌青镇志记载,春秋时此地为吴疆越界,秦汉为乌程由拳分境,唐咸通年间始正式称镇,南宋嘉定年间,以市河为界分为两镇,解放zd后,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乌镇。

如今,乌镇不仅是浙江有名的水乡集镇,而且成了国内外研究茅盾著作的专家学者向往的地方。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乌镇经过整修建设,将更添秀色。

第5篇:乌镇导游词

今天要带大家去看的却是乌镇的江南百床馆,顾名思义就是从江浙一带收集过来的各式各样的古床。这个老宅子是当地姓赵的一个大户人家,七进深的一个老宅子。为什么要带大家去看这个呢?因为床最能反映当地生活中一些最真实最细腻的想法。古人认为人的生命有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过的,所以中国人对床的要求一直是非常考究的。但据说中国人最初的是时候是没有床的概念的,他们白天工作,晚上在地上铺上一张草席就可以了。这叫席地而坐。在往后就有床了,从战国出土的木漆床可以看出那时候的比较矮,20公分左右,而且很宽,这时床的功能其实不仅仅是睡觉,它还可以供人娱乐,以及谈论国家大事。有个成语叫促膝长谈指的就是符坚和王猛坐站床上膝盖碰着膝盖谈论国家大事。首先我们看到的第一张床是我们这个展览馆当中年代最久的一张床:明,马蹄足大笔管式架子床,至少有400年历史了,明式家具简洁大方,用料讲究,整张床都是用黄榉木所做的。接着我们住里进,里面有一张是百床馆中的镇馆之宝,拔步千工床。

在这看到的是清,拔步千工床,为什么说是千工床呢?就是指一天一工,一千工是指一个木匠需要一千天,也就是三年时间了。雕刻之精致也谓之巧夺天工。此床共雕刻了106人物,古时以108为吉祥数字,而且此床为新婚床,加上一对新婚夫妻刚巧凑足108,亦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了,此床占地面积达六个多平方,共有四进深,第一进是换鞋处,第二进是更衣室,第三进是放马桶箱的,在古代称它为子孙桶,就是现在家里的卫生间了。最后一进是主人睡觉休息时所用的,设备这齐全相当于现在的套房。在这床上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悬挂在空中的那块木牌了,我们可以猜一下这牌子,是干什么用的?有人说是闲人请勿打扰是意思,您还别说到后来还真有那么点意思。但最主要的作用不是这个,据说最早的时候木匠是不做床的,做床要折寿行话叫:宁上一根梁,不做一张床那么怎么才能不折寿呢?有一个变通的方法,就是在做完床以后我不卖个你,当礼物送给你,刻上一块牌子,上面写一些吉祥如意的话:如百年好合之类,主人也不给工钱,包个红包,据说这样就不会折寿了。床四周的木板可以抽掉,冬暖夏凉,设计十分精巧。

看完千工床再往里走,在这一进可以看到的是三张风格一样的床,是属于中西合璧的,在床两边还有两个罗马柱是西式的,在床挂落上有牡丹花,牡丹花在中国的古代是国花代表富贵,还有葡萄和双喜,葡萄是多子多孙,多子多福;双喜是中国人结婚时用的代表喜庆。也就是说这床也是当是时结婚时所用的喜床,而这床是民国初留下来的,材料是红木做成的。

那刚才我们看的大部分都是双人床,接下来往里走可以看一下两张小姐床。首先我们看一下,近代的雕花人字匾架子床,它是以前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所睡的,虽然是小姐床,但是这张床上它所雕的大部分都是武将的图案,可以说这位小姑娘她是不爱红妆爱武妆,是属于花木兰这一型的,而且她的志向也是非常高,抬头可以看到有两行字,双手要捞天边月,一石击破心底天。在这张床上还雕刻了蝙蝠的图案,蝙蝠代表了多福,威武的狮子还起到了避邪的作用。旁边是清代的小姐床,这张小姐床的颜色比较亮丽是红颜色,这是一种比较珍贵的银子漆,床上的人物都是镀金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藤榻,也可以称之为罗汉床,它就像现在人们家里的沙发,可以在上面喝茶,下棋,聊天,抽烟等等,你看它还配有床几,根据需要可拿下来也可以放上去的。在罗汉床的对面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两张姐妹床,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姐妹床并非是指姐姐妹妹睡的,而是由于这两张床是我们当地同一个木匠师傅制作的,风格和款式差不多,把它们放在一起展出所以命名为姐妹床。你看中间鸾凤和鸣四个字不就是代表了夫妻恩爱吗?

第6篇:乌镇导游词

石佛寺位于乌镇西栅放生桥南面,昭明书馆遗迹西面,原来有一座古寺,叫石佛寺,又名福田寺。寺中供有三尊古佛,每尊石佛有一丈六尺多高,用大理石雕刻而成,镌凿工巧,造型生动,堪称石雕艺术佳品。古人来此游览,曾留下这样赞美的诗句: 鼎立同根丈六躯, 斫山工匠世应无, 不知他日飞来意,较比鸿毛重几铢。 这寺中的石佛从何而来,游人当然“不知他日飞来意”但乌镇民间却有人知道这几尊石佛是怎么来的。

据传,天上的玉皇大帝,得知人间有苏杭二州,风景旄旎,胜似天堂,决定在这两处各建行宫一座,以便游玩作乐。一天,他从杭州派出四个石佛,前往苏州实地察看。四个石佛变成四个凡人,乘坐了一只从杭州开往苏州的烧香船。船摇到乌镇这个地方的时候,四个石佛从船舱里望出去一看,只见这里溪塘交叉,绿树成行;桃红李熟,风光秀丽。四个石佛以为苏州已经到了,打算先派一个上岸去在看一看。

船到乌镇西栅日晖桥附近,四个石佛中的一个对摇船的说:“船夫,我要上岸小解,请行个方便,在此停靠片刻。”船夫一中答应,立即扳梢靠船,撑篙搭跳,让客人上岸。谁知这个客人刚一跨上岸,只觉得那船,如释重负,陡然向上一升,浮高了好几寸。船夫惊厅地说:“这位乘客真重,好象个石菩萨!”船夫话音刚落,岸上那个人好似用了定身法似的,立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了。

船上那三个,见上岸的那个石佛真相已被船家点穿,忙推说要去拜访一个朋友,也急忙离船登岸,匆匆朝南面走去。这时,烧香船更浮高了不少,船上的得客都议论纷纷地猜测,说这四个人一定是神仙,是石菩萨。不久,日晖桥远景堍岸上的那个人,果然变成了一尊石佛立在那里。还有那三个,直到方生桥附近,也显了原形,变成了三尊石佛。消息传开以后,人们都说,佛落仙地,乌镇这地方风水好。

人们为了保住这块仙地,就在日晕桥堍给先上岸的那尊石像造了个小庙堂。又在方生桥南面,给三尊石佛造了个大寺庙,取名石佛寺,还在寺内挂上了一场面匾,上面写着“水上浮来”四个大字。

第7篇:乌镇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要游玩的目的地是江南水乡乌镇,乌镇是江南六大水乡之一,也是江南最美的水乡,刘若英倾情代言,似水年华等多部影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不过呢,如果在座的有喜欢节奏快、高楼林立、钢筋混泥土的现代化大都市生活的朋友,那您恐怕就会失望了,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乌镇的生活节奏是非常慢、非常舒适安逸,并且没有高楼大厦、有的只是一两层临水而建的白墙黑瓦的木质建筑,这里甚至连电梯都没有,景区里看不到超过三层的建筑,整个乌镇有的只是一种烟雨朦胧,潇洒闲逸的情怀,但是,若有朋友觉得大都市的生活太累太喧闹的话,那乌镇就是一个绝妙的休憩场所了,在乌镇可以得到心灵的放松,身体的舒适、所以有好多江浙沪附近的朋友会在周末的时候驾车来乌镇,走走看看,吃吃糕点,品品美酒美茶,住上个一两晚,没事坐坐乌镇的摇撸船,感受古代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没有夜生活,远离闹市,实在是惬意无比。

乌镇分为东栅和西栅,我们此次游览的是东栅,为什么不去西栅呢,因为乌镇的历史,人文,情怀都在东栅,西栅只是近些年开发出来的景区,主打的是住宿和夜景游,不过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西栅住个一两晚,看看美丽的河色夜景。说回到东栅,东栅景区其实不大,也就两条街组成,东大街和西大街,中间则被一条东市河隔开,西大街沿路有一些小商铺,有买糕点的,手工艺品的等等,有兴趣的朋友待会自由活动的时候可以去看一看。我们此次主要要参观的景点则都在东大街,东大街长1300米,主要景点有百床馆、木雕馆、茅盾故居、钱币馆、酒作坊、染坊等等,具体的我就不为大家介绍了,待会到了景区我再为大家细致讲解。

那么出来玩,吃喝很要紧,说到这些,就不得不提乌镇的姑嫂饼,姑嫂饼是乌镇传统名点,油而不腻,酥而不散,既香又糯,甜中带咸,大家一听这个名字会觉得这个饼一定是姑嫂二人商量一起做出来的,其实不然,反而姑嫂饼是姑嫂二人斗气的结果,这其中还有一个典故,大家别急,我这就给大家慢慢道来。

话说明朝年间,乌镇有一户姓张的人家,这家的姑嫂饼做的特别好吃,远近闻名,但是家里有一个不成文的无规矩,那就是做姑嫂饼的祖传秘方只传给儿媳妇,不传给女儿。古时不是有一句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嘛,认为女儿出嫁了就是别人家的了。这户人家的嫂子嫁到张家一年多了,每次小姑子看到母亲教嫂子做姑嫂饼的时候就特别羡慕嫉妒,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生活了十几年,而嫂子才在这个家里呆了一年多,母亲不教给自己反而教给嫂子,太不公平了。于是有一天嫂子在做姑嫂饼的时候,正好下雨了,小姑子就对嫂子说下雨了,快去收衣服吧,嫂子就去收衣服了,而小姑子就趁这个时候抓了一把盐巴扔进做饼的锅里。

这天客人来访的时候,吃了嫂子做的姑嫂饼,大赞好吃,说跟以前的味道不一样,嫂子觉得奇怪,自己就是按祖传秘方做的,怎么会不一样呢,于是她就尝了一口,发现味道确实跟以前不一样,所以她就百思不得其解,把这个疑惑告诉小姑子,小姑子就说,只要你把做饼秘方告诉我我就把今天的饼为什么这么好吃的秘密告诉你,嫂子拗不过小姑子,就把秘方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小姑子,而小姑子也很诚实的告诉嫂子自己是如何使坏,又是如何因祸得福的。自此,由于姑嫂饼是由姑嫂二人共同制成,所以就命名为姑嫂饼了,景区里很多小商店商铺都有卖的,喜欢的朋友可以尝尝,买点带回去给亲朋好友也是很好的礼物。另外,乌镇也有许多其他好吃的小糕点点心,比如芡实糕、定胜糕、绿豆糕、龙须糖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可都是纯天然手工制作的噢,大家可别错过了。

聊完了吃,就谈谈喝了,乌镇的特色酒叫做三白酒,三白,顾名思义,是用白米、白面、白水酿成,米面水用的都是乌镇地地道道的材料,在乌镇民间还有一个别名,叫“杜搭酒”,民间有民谣“猫屎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三白酒醇厚清纯、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饮用,数百年来风靡乌镇一带,经久不衰。我们的东大街就有一个景点叫高公生糟坊,专门制作三白酒的,告诉大家,里面的三白酒是可以免费品尝的噢,不过大家可不要贪杯,别往凳子上一坐,整点小酒小茴香太惬意了,就忘了参观时间,一坐就是一下午,闹的咱一团人找你一个了。要我说,如果大家喜欢的话,不妨买点,回家与家人亲朋怎么喝都好,都高兴,三白酒也不贵,一瓶也就二三十块钱,很经济实惠。

吃喝说完了就得说用了,乌镇也有自己的特产蓝印花布,也叫做石灰拷花布,拷花蓝布,也是我国传统民间工艺品,乌镇是印花蓝布的原产地之一,用棉线纺织、黄豆粉刮浆、蓝草汁印花,纯粹的手工、环保。走在乌镇街上,还能够看到有些民居里就有人在制作这个。我们参观的宏源泰染坊就是一个印花蓝布的展览场所,里面还有专门的工人师傅现场展示制作印花蓝布的流程,景区里也有许多当地人开的小店买自己做的各种印花蓝布,种类也繁多,有头巾、丝巾、披肩、衣服、旗袍等等,很秀丽别致。

好了,现在我们的车子就快到乌镇了,有些事情我还是要叮嘱下大家,乌镇里面是还有原住民居住,也有很多巷子,有的地方是当地居民进出用的,墙上也会贴一张“游客止步”的白纸,那我们的各位朋友不要好奇心太强,你让我止步,我偏要去一探究竟,这个就不必了,待会我会为大家讲解一段时间,剩下的时间就是大家的自由活动时间,提醒大家一定要把票保管好,因为乌镇的每一个景点都是要检票的,把票掉了可不好办呢。

乌镇的桥多水多,路也都是石板路,在这里提醒大家,过桥不看景,看景不过桥,一定要注意安全,还要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其它具体的一些注意事项,我会在游览中慢慢告诉大家。好了,现在大家随我下车去参观游览吧。

第8篇:乌镇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来到浙江乌镇!我叫小韩,大家叫我“韩导”就可以了。我今天负责向大家乌镇的具体情况。在开始之前我先宣布几项注意事项:一是不要在车上抽烟;二是爱护环境;三是时间较紧,一定听从韩导的安排;四是大家有啥要求一定要向我提出。预祝今天游玩愉快。

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从杭州出发走高速公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乘坐高铁则只要22分钟,相当便捷。乌镇历史悠久,六千多年前,乌镇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里。乌镇的名人大家数不胜数,自古名人荟萃学子辈出,而这其中近代最著名的恐怕当属文学巨匠茅盾(原名沈雁冰),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文化部长,其小说如《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是“五四”以来优秀文学的典范。

乌镇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是春天与秋天。一天中最美的时候是清晨与傍晚。清晨,河道上会漫起薄薄的雾气,仿佛梦境。傍晚,夕阳西照,游人散尽,一个生活着的乌镇出现于眼前。

乌镇景美人更美,希望通过一天的浏览给大家留下美好印象,也希望下次再来。

第9篇:乌镇导游词

各位游客:

江南百床馆——浙江乌镇乌镇的这座江南百床馆在中国古床的收藏、展出史上,是头一家。它又叫赵家厅,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

第10篇:乌镇导游词

茅盾故居是革命文学家茅盾(沈雁冰)祖辈居住的老屋,位于乌镇观前街和新华路交界转角处。

故居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建筑面积650平方米,为清代江南民居。茅盾自1896年7月4日诞生至1910年春离乡求学,在此生活了十三个春秋,以后数十年仍联系不绝。

故居前后有两幢房屋,前一幢的三间平房为茅盾的卧室、书房和会客室。茅盾1934年亲自设计翻修的书斋,屋边有一小庭园,内栽茅盾手植的天竹 、棕榈。

后一幢是两层小楼,用作厨房、饭堂、起居室外。1985年,对茅盾故居作了全面维修并对外开放,故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11篇:乌镇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苏,你们可以叫我苏导。今天由我带你们去游览乌镇东栅。注意,请大家不在在景点里乱扔垃圾。

到景点了,请大家下车时注意安全。现在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乌镇是大文学家茅盾的故乡,乌镇古时候称为乌墩,春秋时此地为吴疆越界,到唐代咸通年间始称乌镇。好了,咱们废话不说,走,我们要进去了。

这里是大染坊,染坊里有许多布,这里的蓝印花布制造起来有一步,第一步是织布,第二步是拷花,所谓的拷花就是把不需要染色的地方上浆,第三步是染色,第四步是晒干,等四步都好了就开始第五步刮浆,一条蓝印花布就这样产生。接下来请大家在此景点内自由活动一下,等一会我们要在外边集合了。

接下来我们去看皮影戏,皮影戏就是表演的人在布幕后面,操控皮影,使它的影子被照在布幕上,观众就能看到活灵活现的人物了,现在大家自由观看,看完这场后在外边集合。

下个景点审百床馆,百床馆里有上百个木床,都是很老旧得了……

今天的游程结束了,我们要乘车回宾馆休息了,明天还要继续游览其它的景点了,那么咱们明天见了喽。

乌镇水阁

江南古镇的民居都是沿河,沿溪而建。临水的一侧,往往用一些木柱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这就是所谓的“人家尽枕河”。

乌镇水阁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查了,早在1936年的上海《申报》上,便已登载过《乌镇水阁》的照片,可见在当时就是一首独特的风景。

蓝印花布染店作坊

蓝印花布俗称“石灰拷兰布”,“拷花蓝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精品,它始于汉代,发展于宋元。早在明清时代就已在桐乡民间流传。此布以靛蓝印染而成,故名蓝印花布。它的原料土布来自乡村,图案也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旧时,在浙江一带农村家家户户都使用它作窗帘、头巾、围裙、帐子、台布等。整个工艺流程也全部采用手工操作,制-作-工-艺十分简单,但往往简单的东西更能显示制作者的灵气和悟性。你在此作坊,可亲自观摩体验一下制作蓝印花布的艰苦和乐趣。

米酒作坊

乌镇人自古就有自酿米酒的习俗,称此酒为“三白酒”,何谓三白?据《乌青镇志》记载:“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其名。”

三白酒醇厚清纯,香甜可口,在乌镇民间,还有一个别名,叫“杜搭酒”,民谣云“猫屎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此酒的魅力可见一斑。你在此作坊不仅能观赏到整个酿酒过程,还可自酿自饮,此乐无穷也!

夜景

乌镇1.3公里景观线内,装设了近百盏外型独特的路灯。每到了黄昏,这一些路灯使长长的石板老街显得更加幽深、古朴。仿佛使人回到了民-国初年的江南小镇。

从修真观到了应家桥一带,水中和广场上装置了几十盏漫射灯。入夜之后,这些灯使古镇一派流光溢彩,富丽堂皇,尤其是在应家桥,水底的灯光使其化为一轮满月,漂浮于东市河上。香山堂药店

位于东栅财神湾入口处,距今已经是有120年历史,由宁波药商陆庆馀创建。早先开设在“王恒卤纸马原址,后由其长子陆辛甫搬至“金家厅”对面。此后又由其孙陆渠清搬至财神湾开业经营。虽几经搬迁,其陈设格局、加工用具都未曾改变。

桐乡花鼓戏

花鼓戏又名挑香担,属小戏。因其题材源于农村生活。剧情短小精悍,曲调流畅活泼,且以方言演唱帮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修真观前的古戏台是上演花鼓戏的主要舞台。目前上演的都是一些当地居民津津乐道的传闻旧事为原型的地方戏剧,如《乌镇北栅头》、《陆雅臣卖妻》、《尼姑庵里卖草药》等。

皮影戏及乌镇拳船

皮影称为30-40年代的动画片。它是用牛皮、羊皮做成各种人物、动物造型。表演的时候,在台前竖一块白布,打上特制的灯光,配上锣、鼓等伴奏。使人物、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

拳船就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表演形式,是江南一带所独有的。它是在此船上搭上木板,边行船边武拳的娱乐活动。一九九一年国庆时,曾举行过拳船表演活动。

我的介绍完毕,接下来请大家尽情的游玩,谢谢。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