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讲话演讲稿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7-11 12:48:45

第1篇:旗下讲话演讲稿

同学们:早晨好!

同学们知道“孝”字怎么写吗?是不是“老”字省去下边部分,换成一个“子”字?那又是什么意思呢?“孝”字就是孩子托起老人的意思。我们的文字是表意文字,“孝”字所传递的信息是:作为子女应当也必须敬重老人。从造字看,足见传统之悠久。

那么我们中华文化为什么提倡“孝道”呢?而且提到道德的首位,叫做“百善孝为先”。这是因为它的意义是“感恩”,是知恩图报。我们生而为人、长而成人,是谁为我们付出最多,恩情最大?当然是父母,我们最应该感激的当然就是父母。所以,对父母好,就是最起码的知恩图报,受世人所敬重;对父母不好,就是最大的忘恩负义,为世人所不齿。我们之所以尊崇“孝道”,就是因为它是道德的基石。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么他对别人的所有的好都值得怀疑,是不是在伪装呢,是不是别有用心呢?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一个“老”字是动词,就是“孝敬”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孝敬我的老人,以及像我的老人一样的别人的老人。它通过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富于人情事理地表述,体现了我们传统道德的崇高境界:是一种大爱精神,是一种博爱精神。这样的价值观念,在中华历史上极大地推动了全社会尊老敬贤的社会风尚的形成。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也应该责无旁贷地继承并发扬这一光荣传统,既要孝敬父母,也要尊敬师长,作一位优良社会风尚形成的促进者。

常言道“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作为子女,或许有这样的想法:我是懂得感恩的,但我还小,没有能力,等我有了经济来源就会报答我的父母。而平时却毫不在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家像少爷公主,一切坐享其成,认为得到父母的'伺候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这是非常错误的:一般按常理父母必然先我们而去,当我们有了物质条件,想要回报时,父母却有可能不在世了,让我们抱憾终身。情不知孝敬父母并不仅仅靠物质条件,而更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比如温和的态度、得体的话语、勤奋的学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总之,在家里尽可能减轻父母的负担,主动为父母分忧;在外面尊敬老师和长辈,遵守校规和公共秩序。这都是孝敬的表现。

同学们,努力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做一名新时代的高素质的好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梦将实现于你们的成长中。

第2篇:旗下讲话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一周前,高三进行了广一模,上周末,高一高二进行了段考。考试之后,我们最该做的是什么?正如刚才发言的同学所言,是总结与反思。

事实上,善于总结,是一种智慧;勤于反思,是一种素养。我们的成长、现实社会越来越需要这种智慧与素养。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小唐和小米俩人一起去参加某知名公司的招聘考试。

第一次考试,小唐得了99分,获第一名,小米得了95分,屈居第二。

第二次考试,考卷与第一次相同。结果,小唐仅用半小时做完,仍以99分名列第一,小米按时交卷,得98分,仍屈居第二。

请同学们想想:如果考试到此结束,公司会录用谁呢?

然而,考试并没有结束。

第三次考试,试卷和前两次完全一样!这次,小唐更是得心应手、信心十足,不到20分钟就做完了;而小米直到收卷铃响才把答卷交了上去。结果,小唐第三次以99分的成绩排在第一。不过这次他没有独占鳌头,因为小米这次也考了99分。

最终谁被录用了呢?小米。

是的,胜者是小米。

录用单位给出的三条理由:

(1)小唐虽然每次都考了最高分,可惜他每次的'答案都是一样——一成未变只能止步不前,止步不前,就会落后淘汰;

(2)公司要进步,就要善于不断发现问题与错漏,因此要求员工懂得反思、善于反思;

(3)考三次一样的试卷,考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个人的反思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

同学们,这三条理由你想到了吗?你认同吗?

情同此理,对我们每个同学来说,将要面临的考试何止3次。但每次考试,不可能完美无缺,总会有喜忧得失。即使考了很高分、得了第一名,其实也还有许多要总结与反思之处。何况,我们有许多同学,也许考得并不尽如人意,也不如己意。此时,只有谦卑地、宁静地对待考试与分数,才能找到自己的缺漏之处,并正确地面对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定位自己的努力方向,然后,去计划,去行动,去提升。

在我们当中,有些同学会表现出某种奇怪的优越感,表现为过份地相信天资和所谓的爆发力、突击力,喜欢临时抱佛脚,喜欢眉毛胡子一把抓,不重视审视自己的学习状态,不重视过程的踏实与汗水的付出,平时浮躁缥缈,自我感觉良好,所以往往会忽视深入、细致的总结与客观、真诚的反思,只知道仰头看天,不知低头赶路;或者只知道低着赶路,不知道抬头看路。这样的同学,要获得学习上的稳健进步,很难!真的。

我一直很喜欢冰心的一句诗,摘引于此,愿与各位同学共勉。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就学校而言,广一模、段考虽已结束,但对此的总结与反思,已经或者即将全面而深入地铺开。接下来,三个年级都会召开总结与表彰大会,高一高二年级还要召开家长会。而高三,从上周开始,对广一模的各种形式的分析会,陆续召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本周周四、周五,全区的高三老师,将齐聚我校,参加由我校与区教研室联合举办的以“聚焦课堂·专题突破”为主题的高三二轮复习课研讨活动。这是我校一年一度的教学开放活动,希望老师、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另外,禅城区广一模分析会,也将在本周五在我校召开,届时,教育局众多领导、各学校正副校长等都将莅临我校。可以说,本周,我们这里,是全区备考总结与研讨的中心。

因此,请大家一定树立主人翁的意识,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做好操、讲卫生,规范仪容仪表,以最佳的精神面貌:阳光自信、热情有礼、大方得体,迎接远近来宾!

谢谢大家!

第3篇:旗下讲话演讲稿

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想谈谈“爱护公物”的话题。这是一个经常谈起的话题,今天依然有必要重申这一话题。

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应爱护公物,作为学生更要爱护公物,为什么?

首先,爱护公物是集体生活需要。校园里的一切设施,都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公共设施,试想,一个同学不爱护公物,十位同学不爱护公物,百位同学不爱护公物,那么,我们的校园将不成其为校园,也必将对每个同学的生活、学习带来许多的不便和负面影响。

其次,爱护公物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需要。学生阶段,是学习知识,更是学会做人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形成,对于今后步入社会,成家立业,立于社会都不无裨益。成功是好习惯的积累,有了好的习惯,它总有一天会生辉,会把人照得光明,美丽。作为学生现在所作的一切,均是为自己的将来夯实基础,舍弃不良习惯,培养良好品性对自己的`未来至关重要。人为损坏公物的行为将为社会所不容,将为人们所不齿。

第三,爱护公物是遵规守纪的需要,学生的一切行为习惯,均应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指南,《慈利一中学生处罚条例》对此也有明文规定。勿容置疑,损坏公物,学校一经发现,必将从严处理。

第四,在学校,损坏公物的现象时有发生。践踏草皮,不走正道的有之;拳打脚踢,开门不用钥匙而将门窗损坏的有之;开水龙头、开电灯人走后不关的有之;借学校体育器材长期不还的有之;用小刀随手到处刻画的有之,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虽然,这些现象只是少数人所为,但却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行为。

在这里,我们要真诚地感谢绝大多数同学爱护公物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同时也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够视学校财产为自己的眼脸一样爱护,使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美丽。也为了我们良好习惯的培养,更为了成功而光彩的学生生涯,我们必须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

爱护公物,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几点希望:

一、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学校每一项设施都凝聚慈利县68万人民的心血,耗资6000多万元,相当于全县大半年财政收入才建成现在的崭新的一中。良好学习环境确是来之不易。

二、我们要杜绝一切损坏公物的行为。对于损坏公物的行为,我们将加大查处的力度。

三、希望同学们互相监督,每一位同学都要伸出爱护公物的正义之手,使损坏公物的极个别行为无处藏身。

四、希望人人能当爱护公物的有心人,扶起一株草,节约每度电,节约每滴水,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谢谢大家!

第4篇:旗下讲话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好习惯 益终生》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

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有一些良好行为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鲁迅先生从小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养成了习惯。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我们中学生来讲,尤为重要。

就拿我们密切相关的学习来说吧。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同学平时不刻苦、不用功,作业总是马虎潦草,没有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习惯,成绩总是不好;我们也看到,有些同学双休日只顾玩,把作业压到星期日晚上才去做,开了夜车还做不好。其实,这完全是学习习惯和方法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使我们既学得有效率,又学得轻松自在。而如果你不能养成好的习惯,上课不注意听讲,不踊跃发言,不钻研难题,这样不但不能提高效率,而且对你的身心发展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学习时,最重要的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它会使你终生受益。

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合:我们从今天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优秀的中学生,共同创造辉煌的未来!

谢谢大家!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