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演讲稿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8-22 14:31:11

第1篇:文明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七(1)班的谭文畅,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文明》

有一种美令人惊艳,令人回味,令人追求。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目光的美,它——光彩夺目;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它——深藏不露。有一种美,给生命带来激情,给生活带来温馨,这种美就是文明礼仪之美。

文明是尊重别人,更是尊重自己。文明是一种美德!有人说,于细微之处观察人。当我走在马路上,看到行人车辆遵守交通秩序的时候,我看到了文明;当我踏入校园,看到同学们向老师鞠躬问候的时候,我看到了文明;当我看到爸爸妈妈善待老人的时候, 我看到了文明;有人可能认为“文明”这个词离我们很遥远,实际上不然,文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上课认真听讲,这是文明;回家认真写作业,这是文明;别人说话时不随便插话,这也是文明。文明其实很简单,但给我们带来益处却是无法言说的。文明是一条瀑布,飞溅着真诚的水花;文明是一缕阳光,驱散了丑陋的迷雾;文明是一缕春风,温暖了失意者的心,;文明是一盆火,燃起春的希望。

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被大家广泛推崇的优良行为,可事实上我们真的做到了这些了吗?看看刚打扫过的教室地面上却飘来了废纸;看看走廊上起哄大闹、推推搡搡的身影;再看看用脚开门,“潇洒”而过的背影这一切的一切,不觉使人心头一震。 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左右人生的宽度;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我们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力;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我们不能选择出身,但我们可以选择文明!文明是一阵清风,爽朗了人们的心情;文明是一盏灯,照亮了前程的光明;文明以一场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灵!

“天下大事,必行于细”,当我们真正做到“遵公德,讲文明”,那我们既是校园文明的受益者,更是校园文明的维护者。 请管好我们的手:爱护公物,不乱写乱画;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请管好我们的口:遇到师长、同学,主动问好;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请管好我们的脚:上下楼梯,注意谦让;乘车实先下后上,主动让座;不践踏草坪。

同学们,我们期待着文明的阳光洒遍美丽的校园。在这里,我以一名共青团员的名义呼吁:行动起来吧,让我们遵守社会公德,争做一个讲文明礼貌的中学生!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我们皇冠中学的每一天!!

谢谢大家!

第2篇:文明演讲稿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如何学做“真人”?我认为,除了求真知,学真本领之外,更重要的是养真道德,成为一个文明守礼的“真人”!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礼仪是立身之本,文明乃为人之道。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大家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四岁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为他小小年纪就懂得谦让,懂得尊长爱幼,懂得以礼待人。如果一个文化程度很高,但不懂得文明礼仪的人,那他也是一个对社会毫无用处的人。因为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也许有人会说:“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礼仪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于是,有的中学生说一些时髦的脏话,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一头时尚的怪发;遇到师长不问好,撞倒别人不道歉,却将这一切美其名曰“个性”。他们分辨不出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把层层叠叠的发型、花哩胡哨的配饰看作是美,把无理顶撞师长、随意迟到旷课看作是“能耐”。他们全然不知独立完成一份试卷才是一种“真”,面带微笑、阳光生活才是一种“美”,对身边有困难的同学伸手相助才是一种“善”!

其实,文明礼仪离我们并不遥远,它需要我们从小养成,从身边做起。它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一句真诚的问候,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手之劳,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您好”“请”“谢谢”“对不起 ”……文明守礼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有时候,文明很小,仅仅是一个手势或一句话语,有时候,文明很大,是年复一日的坚持和舍己为人般的豁达。文明的社会需要每一个人的一小步,作为中学生,我们更应该从自我做起,拾起那些被我们抛下和忽略的礼仪行为,不容“小恶”,不拒“小善”,让不文明的画面、不和谐的音符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同学们!让我们用文明礼仪美化我们的形象,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的每个角落!

第3篇:文明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齐: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音乐浸润沐浴文明》

我们知道贝多芬的《命运》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体现了作者面对极其困难时,仍对未来的胜利充满信心。抒发着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马克西姆的《克罗地亚狂想曲》叙说了一个球员从默默无闻到成就辉煌,又被现实打回原形的悲剧。

中国著名的小提琴曲《梁祝》旋律优美而哀婉,悠扬而低回,使听者为之动容,不禁落泪。

音乐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的斗志,音乐浸润人的灵魂,让人沐浴着文明的.光辉。

身在济外校园,相信大家一定能感受到,午休后教学楼里传来的同学们唱响每周一歌的旋律。

如同天籁般,洪亮中带着饱满的感情,成熟中带着济外学子特有的朝气,萦绕在心中,久久挥之不去。

每周一歌,让在午休后还带着些许困意的同学们,抖擞精神,投入到下午的学习中去

在每周一歌中,我们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感受到了教育的情怀;

知道了少年成长就应向前跑,迎着困难和挫折;

知道了要想成功就要像蜗牛一般一步一步往上爬,困难再多,不言放弃。

音乐充斥着我们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我们跟随着音乐的引领去餐厅,去操场,悠扬的轻音乐伴随着我们在休息的时候漫步校园,给我们带来美好心情。

身在济外,你们可否体会,三节课之后的大课间,伴着舒缓的乐曲,同学们秩序井然的走出教学楼,又踩着铿锵的鼓点,如同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人人都精神饱满,情绪高昂。

我们徜徉在音乐的世界之中,在音乐引领下沐浴着文明,培养了音乐素养和生活情趣,让校园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偌大的校园,久久回荡着那阵阵优美的旋律,走进教学楼,同学们穿着整齐,站姿笔挺,神情专注,深情的歌唱着,仔细的品味歌词字里行间传递的感情。

这些儒雅言行在每时每刻无不彰显着济外学子的人格魅力,无不展现着我们大美济外惠外秀中的美丽,并使这些独特的魅力异彩纷呈。

听,音乐浸润是你在间操的音乐引领下,井然有序的步入操场;在每周一歌中神采飞扬,放声歌唱,唱出济外学子那高远的志向。

难以忘怀的是大家在运动会上伴着音乐奔跑,全校师生共同唱响励人上进的歌曲《我相信》

在音乐的沐浴下我们唱出了灵魂深处的梦想,也展现了我们济外学子独有的文明。

若干年后,再回首,相信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音乐浸润,生机勃勃,带给我们快乐的济外校园。

音乐,对于济外学子的意义,不单单是热爱生活、志趣高雅的体现;音乐,不仅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释放焦虑,更重要的是,济外人的文明,沐浴着音乐,一点一点的汇聚,成为一个闪亮的标志!

新年来临时,我们举行的新年钢琴音乐会上,无论是优美的旋律,悲壮的旋律,还是激昂的旋律,都让我们难以忘怀。尤其是同学们观赏时,文雅的举止,高贵的品格,更是展示了我们的文明素养。

慈善音乐会上,我们不仅陶冶着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更用音乐传递着我们的爱,体现着我们济外学子们对慈善的重视。我们不仅享受音乐,也用音乐传递着文明。

济外学子,在音乐的沐浴下茁壮成长;大美济外,在音乐的浸润中沉淀着百年古韵,一代代济外人的文明,在音乐中灿烂绽放。

在校园音乐的奏响下,我们用文明配以诗意的弹唱。跃动的音符,是济外学子借着旋律演绎文明的乐章。

那动人婉转的曲调,是济外人对文明的希冀。济外,在音乐的浸润中行进脚步,滋养着校园的色彩。

让我们在音乐的浸润下,沐浴文明的阳光!

我们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4篇:文明演讲稿

学会用《弟子规》宣扬真善美。

我喜欢《弟子规》里的一句话:“有自己的能力就不要自私,有自己的能力就不要掉以轻心。”

意思是:如果你有能力,不要自私,应该用来帮助世界;别人有本事就不要故意说他坏话。

这句话教导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无私,把自己的才华奉献给社会,培养不说别人坏话的好品格

我也喜欢《弟子规》里的这句话:“不要拍有钱人的马屁,不要傲慢穷,不要讨厌旧的,不要喜欢新的。”不讨好富人,不看不起穷人,不喜新厌旧。这些都是不道德的。

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全聪。父亲是官员,家里有钱。有一次,他父亲让他带几千欢迎米去江浙赚钱,他却在那里扶贫。中原大乱期间,他拿出所有财产帮助无家可归者。而且,无论贫富,他都是以礼相待,同甘共苦。从那以后,成千上万的人加入了他,他的好名声传遍了世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受欢迎的人应该既有才华,又有美德。我国仍有许多贫困家庭。我们应该像古人一样用自己的才华和爱心去帮助他们。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