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的演讲稿

句文网    发表于:2023-10-06 17:08:46

第1篇:正能量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

我叫孙杨君,来自聚奎镇中心小学,今天我演讲题目是《为教师的“正能量”正名》。

提到“正能量”一词,我想,很多人在本次活动开展之前都和我一样,只有一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模糊概念。为此,我专门去请教了一下“万能”的百度。其结果,却令我大跌眼镜。正能量一词,原本出自于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之手,是电动力学的一个专用名词。20xx年,世界级心理学家,理查德R26;怀斯特的专著《Ripitup》,经李磊译名为《正能量》,原本用于物理学上的这一专用名词,瞬间便爆红网络,高居20xx年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词汇之榜首。一时间掀起一股跟进、模仿、报道“正能量”的狂潮,一切可以贯之以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催人泪奔的、给予人力量的、给予人希望的各种主题的人或事,统统贴上“正能量”的标签,予以打包销售。“正能量”一词已然跃升为一个充满了象征意义的符号,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给那些正在顶着来自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压力的现代人们,带来幸福的憧憬和希望,激励着他们走出眼前的困境,扬帆前行。今天,我想谈一谈教育队伍中的正能量,为教师的“正能量”正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26;传递教育系统正能量”,当看到这个命题后,着实让我有些头疼不已。因为,太多的关于教师的“负能量”包围着我们。打开“万能”的百度,输入“体罚”这一类的关键词,瞬间能跳出成千上万条相关的信息,令人目不睱接。猥亵学生、违规补课,参与赌搏R22;R22;花样百出,层出不穷。教师头上的美丽光环已然消失殆尽,原本“光辉”的职业,已近了“十恶不赦”的边缘。教师们更是怨声载道,“鸭梨山大”。原来在人前可骄傲地说:“我是教师”,现在,却不敢直视自己的职业,教师,都快成了“恶魔”的代名词。以至于,学生给老师撑了一把伞,都会成“万众瞩目”的大事件。

可大家忽略了一个事实,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人就会犯错,是人,就会有人犯错。为什么只有教师的“错”会被人津津乐道,而教师的善行,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却不常被人提及。在教师的队伍中,有过多少闪着光,发着热的“正能量”,你看得见吗?

5。12汶川大地震中,用自己羸弱的身躯,挡住坍塌下来的水泥板的瞿万容老师、用血肉之躯为孩子们筑起生命之门的张米亚老师、舍身护生的谭千秋老师,不更应该值得我们去牢牢记住吗?“最美女老师”张丽莉,在汽车飞驰而来时,不顾自身安危,推开吓傻了的孩子,自己却被无情的车轮碾轧至高位截肢,那张美丽的脸庞,不更应该深深烙在我们的心上么?如果说,这些事迹都太过悲壮,是时事造就的英雄壮举,那且看,扎根山村,培育乡村孩子34载寒暑的杨金元老师,坚守大山28载的“寸腰老师”宋志芳,与病魔顽强抗争,坚守乡村教育37载的张殿银老师。他们默默地承受着怎样的孤独煎熬和心酸,坚守着这样一份执着,他们的付出,难道不值得干着“高大上”的职业,吃着美食,开着小车的你们为之动容吗?

他们的伟大,只因为他们很平凡。放眼看看,仔细找找,在我们身边,缺少这样平凡而伟大的“正能量”吗?我的一个同事,名叫唐大华,与其共事时,他已55岁,一直坚守在乡村小学。为人爽朗和蔼,尤其关心我们年轻一代的成长。30多年的工作,为其攒下的是一身的病痛,不得已提前病退。原本可以享享清福的他,病退后不到两年的时间,一场大病,便匆匆去了天堂;我的另一个同事,名叫龚海锋,教师队伍中的尖子,业务骨干。有一天,一头栽到讲台上,中风偏瘫,走路都成了问题,去年,在他还没到退休的年龄之时,带着遗憾,永远地离开了他钟爱的世界;我的恩师龚元甫,一直坚守乡村教育数十载,结下累累硕果,退休后不到一年,突发脑溢血,倒在了正在劳作的土地里,永远辞别了人间。几十年的辛勤耕耘,积劳成疾,为社会,为人类作出的贡献,远远地超出了他们所获得的。他们不是英雄,只是千万教师中的沧海一粟,他们不会被人们崇拜,但你说,在他们身上,没有“正能量”在熠熠生辉吗?

教育,这是一个关系国家未来的伟大事业,而在为这一伟大事业鞠躬尽瘁的,绝大多数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老师们,除去极少数的不务正业之徒,老师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放着光,发着热。为了孩子们一个错误,一个不解而大伤元气,视孩子们的终生幸福,为自己最大的幸福,在他们身上,散发出的,不满满的都是“正能量”吗?流淌在教育系统内的“正能量”是源源不断的,我不敢说都能顶得上“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光环,都比得过“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伟大,都赛得过“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悲壮,但一定能值得充满“正能量”的你们去发现,去思索,去传递。

第2篇:正能量的演讲稿

假如你是一辆拖拉机,送你两个字:借力.借助外地,你就能跑得更快.曾有个老板,有天开着辆奔驰车在路上跑,发现前面有个求救信号.原来是辆拖拉机坏了,拖拉机手说:能不能帮个忙啊.没问题.奔驰车老板拿出一根绳子,把它的尾巴与拖拉车的产头连在一起,拖着拖拉机前进.拖拉机手很谦虚地说:你要慢慢拖,我的性能不太好哦.没问题,我慢慢拖.突然之间有辆红色的宝马,里面做着一个红衣少女,从旁边飙过去了.奔驰车老板生气了,敢飙我的车,于是油门加下去了.警察一看吓坏了.公路上有三辆车有飙车,一辆是宝马车,一辆是奔驰车,还有一辆是拖拉机.请问:谁是你们的奔驰车.那就是你们的老师.

某中学有位学生找我:老师,我数学成绩不太好,能不能帮我.我说找我干嘛,找你们数学奔驰车.她说了一句让全中国人民伤心的话:我们数学老师有偏见,他只喜欢成绩好的同学,对我们成绩差的同学缺少爱.

各位你们别忘了:奔驰车与拖拉车中间有一根绳子.这根绳子是什么.两个字:主动.

在这个世界上没人会主动来帮你的,除非你主动要求帮助.

你们班里有多少学生啊.50个,数学老师几个.一个.一辆奔驰车要拉五十辆那个车来得及吗?

有同学说:关键是我脸皮比较薄哦.你还有脸说出来.据卡内基研究:每个人都有人性的弱点.只要你们一找你们老师,百分百的老师在想一个问题:小张啊,我在中学等你三年了,你总算认识到我的价值了,坐.

你们知道什么叫学问吗?

学问就是学着问问题.

我已做了一千多场演讲,给企业家、政府官员做演讲,三天三夜,我不用一个专业术语,只用通俗话的语言表达.因为演讲是为了让他们听明白的,不是拿来那个的.

今晚我要到文化宫来演讲,我不知道在哪儿.我不得不把车停下来,把车玻璃摇下来,问:阿姨,文化宫在哪儿啊.在那儿.谢谢,这就是真正的学问.

高考是讲总分的,如果你的语文能考120分,四个字:保持惯性.物理只能考50分,要补30分很容易.只要你找老师强补几次.

很多同学听了我的演讲,终于鼓足勇气找了老师,打电话给我:老师,只是我第一次找我们物理老师,我发现他也是挺可爱的.

有同学说:我的学习效率不太高.

人有五大感知系统,感知外界.哪五大?

我今天一出现你们是怎么发现我的?视觉.台上站着一个男人,感觉一般.

我一开口说话,你们怎么发现我的?听觉.你们听到我在说话,我们之间的认识加深了一点.

一般人只是用视觉和听觉在学习,效率自然不高.人还有三大感知系统.

第三触觉.

本来我作为一个专家,我完全有资格坐下来,跟你们慢慢地说,然后你们就慢慢地睡着了.但我没有这么做,我站起来讲,我不断地运动,你是不是觉得更有感染力啊.是.你们不说我也知道.

触觉对你们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晚自学你不是容易走神吗?你拿一支笔,眼睛动到哪笔就划到哪,注意力立刻回来了.有人说:我数理化很粗心,容易把数字看错.8看成18.你拿一支笔,跟着眼睛一起动.

第四味觉,要品尝到知识的味道.第五嗅觉.要闻到知识的香味。

六年了,你们已经拥有很好的感觉了,只是需要恢复.恢复语感只有一个方法.每天读两篇,连续十一天,可以读二十二篇,足以恢复你的语感.我今天想送你们一句话,想不想要啊.要.

人类社会最盲目自大的地方是:高估了一天的改变;最可悲的地方是:低估了五十天的改变.

第3篇:正能量的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青春,是一个美丽且极富诱惑性的词语。有关青春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数不胜数,现在,他甚至活跃在各大影视荧屏上,如《老男孩》,以及前段时间异常火爆的《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由此可见,青春是多么地令人疯狂和着迷。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大学生正值青春,那么,我们要怎样诠释自己的青春呢?在我看来,只有内心的真善美才会让青春无悔。

首先,请允许我在这里分享一个真人真事。

去年寒假,我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至今令我感动不已。一位女士下班回家,在街上与一名男子擦肩而过,竟引来这名男子的一阵狂砍,女子满身鲜血,就在众人的猜疑和惶恐之时,一名男子从身后将凶徒制止,女子最终获救。当这名见义勇为被邀请到电视节目录制现场时,我震惊了。他是一个右脚残疾的人,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但他却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冒着生命危险从一个精神病患者的.手中拯救了一个无辜的生命。

面对残疾人的义举,正值青春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质疑这个社会?还要找什么借口来冷漠地旁观这个世界?

青春是明媚的阳光,我们要让自己在阳光下成长。当两岁女童被车碾压而被路人漠视致死;当地震来临首个跑出教室的“范跑跑”还在振振有词;当老人摔倒无人敢扶怕遭反诬……

我们根本不用感到困惑和迷茫,只须对和谐假恶丑现象嗤之以鼻。因为我们正值青春,正能量需要我们去传递,真善美需要我们去发扬光大。其实,我们身边也在不断涌现人间真善美的感动事迹和感动人物,向奋不顾身用手臂接住坠落女孩的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像深圳打工妹无惧危险救下轻生男孩的“最美少女刘文秀”,像生死关头舍生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不论是“最美爸爸”黄小荣奋不顾身的“惊人一跃”,还是“最美司机”吴斌强忍剧痛的“完美一刹”,都是一道道人性光辉的闪耀。

青春是整个人生旅途中最绚丽、最奇妙、最灿烂的一站,我们每个人都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对待社会。一个人有了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才能充实自己的人生。这种追求真善美的力量就像一块块铺路的基石,当这样的基石一天天多起来时,我们前行的道路就会越发平坦,我们的内心就会生发更多的希望和鼓舞,我们的生活才会拥有温暖和感动,我们的青春才会无怨无悔。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