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周记

句文网    发表于:2021-09-09 21:51:29

室内设计周记(一)

经过了四年的理论学习,使我们对平面设计有了基本掌握,对于平面设计这个专业也有了一个系统的学习和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一个平面设计师、如何更好的去完成每一个设计任务。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设计师通常缺乏足够的市场和管理上的经验,做出的设计作品经常会与市场经济脱节;而作为管理者通常缺乏设计基础和审美能力,往往为了追求市场效益,过多地拘束设计师的思维与创新,忽略了设计要素的重要性,造成了设计的庸俗化。     设计管理这个专业在中国也仅有几岁的生命,这是中国设计行业走向成熟后必然要出现的新的研究领域。而我们正是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综合型人才,不仅对基础设计理论能够熟练的运用,对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也都有了初步掌握。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名真正的设计师,在设计与管理两者之间找到最好的平衡点。     所以仅仅通过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实践,走进设计公司,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也是我们这次实习课程的目的。实习目的:     通过社会实践,熟练专业技能,了解艺术设计机构,其部门、日常业务活动、整体状态。并从中认识到艺术设计活动与人力、资金、社会的关系。实习时间:——实习地点:xxxx广告有限公司实习内容:    ,我应聘进入到xxxx广告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活动,进行学习。任职平面设计师,在新乡,xxxx广告有限公司属于典型本土小公司:小规模、业务少。其公司主要有卖场设计、喷绘广告设计和墙体广告、cis策划导入等几部分业务组成。     从我进入公司至离开,公司员工稳定在10人左右,同时服务的广告客户不超过10个,其中稳定的长期客户也只有5.6家,还包括一些未知客户群。固然如此,据我所知公司效益良好,处于稳步上升时期.公司内部设置大约也和其他同级公司相似:老板即公司总经理,负责整个公司的统筹与管理;下设业务部、制作部、设计部、以及安装部等。因为公司规模不大,内部员工可以灵活的交叉运作,我也得以参与了数个客户的文案、创意、客服等方面的开发和交流,获得很多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以下是我的实习日记以及参与的主要客户的设计项目的工作状况。

第一天走进公司的时候,与经理进行了简单的面谈之后,并没有给我留下过多的任务,先让我熟悉一下环境,了解了一下公司的状况,包括其规模、部门、人员分工等。然后让我对新飞智鑫人力资源公司宣传册的设计,设计的过程中正好测验一下我的能力。     很幸运,一进公司便能参与的设计项目之中,正好锻炼一下自己。于是,我学以致用,很快在一天之内做出了三个方案,设计主任看后比较满意,便可以放心的将其他的设计任务交给我。由于经验不足,我在开始的时候,主要还是负责一些比较琐碎的设计任务。还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比较完整的活动策划之中。经过两天的磨合,自己有哪些缺点和不足,便知道得一清二楚,在校的时候由于实际锻炼的机会比较少,在软件操作上还是不够纯熟。而且对于客户的要求并不能立即做出反应。     通过前两天的工作实践,基本的了解了公司的设计流程。首先是客户提出要求,然后设计主任根据客户的需求程度,结合每位设计师的设计特点,合理的分配任务,尽量发挥出每位设计师的优点,让设计做到尽量让客户满意。而有的客户会盯着设计师把设计任务做完,往往这种方式基本上是按照客户的意愿做出来,设计师们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类的客户,很容易造成设计缺乏创意与创新,因为大部分的客户还是不了解设计的,他们更多地追求设计时效性,明艳、鲜亮的色调是客户的首选,因为他们认为这样会更加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而这种基调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造成设计的庸俗化。

经过了几天琐碎的设计任务的锻炼,使我学到许多在课本中无法涉及的内容。因为工作就是与客户直接接触,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要让客户满意,当然在不能缺乏创意的同时,还要兼顾它在市场上的时效性。并不是说,有创意的设计就一定适应市场的竞争,这就涉及到设计的营销与管理的重要性。如何让设计达到预期的市场效应,首先就要对所涉及到的市场进行剖析性分析,找到最恰当的目标消费群,进行市场定位,然后确定项目的核心,一切设计行为都围绕着核心概念展开,这样才能使策划项目不偏离市场。实习总结:     由于实习的时间有限,我在xxxx广告有限公司实习的期间就遇到了新飞智鑫人力资源宣传册设计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策划案例。通过这次的实习,我认识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或老师讲课中自己忽略了的或有些疑惑的地方,从实际观察和同事之间指导中得到了更多的宝贵的经验。一个设计团队是否优秀,首先要看它对设计的管理与分配,将最合适的人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这样才能发挥出每个人的优点;团队精神非常重要,一个优秀的设计团队并不是要每个人都非常的优秀,这样很容易造成成员之间的意见分歧。所以在共同进行一个大的策划项目的时候,设计师之间一定要经常沟通、交流,在共同的探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共同商讨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能碰出新的闪光点,使策划项目更加的完备。         通过这次实习,在设计方面我感觉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这次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实习单位的同事们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参与他们的设计任务。使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如:前期的策划和后期的制作、如何与客户进行沟通等等。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当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这几天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点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我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     从学习中也让我更深刻的了解设计行业的个性和潜力。而作为将来的设计者其中一员,不仅要将设计的理论掌握好,更要充分的去认识市场、了解市场。作为一个设计师,要不断地开拓思路去填补设计者与管理者之间的鸿沟,让设计与市场更加融合,使设计更加市场化、市场更加设计化。

室内设计周记(二)

一周的实习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对这短短的几天,也有很多的感受。

参观结束后,大家都在议论装饰成本问题。认为 装好一款舒适、个性的房子费用比买房子还贵。因为进口品牌高档家具太昂贵了。我觉得,昂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也不一定舒适,更不一定适合自己。用着舒服,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在家庭装修中,质量的好坏不取决于材质档次的高低,而应高超的设计质量取胜。例如做衣服的面料有高有低,笨裁缝用高级面料也不一定能作出款式好的服装,相反巧裁缝常可利用低档面料作出款式新颖别致的服装。这一例举充分说明了,在家庭装修中要强调精心设计于用材才是正确之路,而绝非滥用进口大理石、钛金灯等所能奏效的。切忌片面追求高档材料的倾向。另外,风格统一也应当注意。有的家庭装修把某些豪华宾馆中的设计手法和材质选择加以搬用,这样就会使装修效果走了题,如大吊灯、大灯池、大贴脸等一系列的金碧辉煌的效果,感觉不到一丝的家庭温暖。因室内装修界甚至有人提出住宅装修要“宾馆化”的错误提法,因为宾馆是人们暂时逗留的地方,人流熙熙攘攘,不可能存在家庭气氛,因此这种观点只能误导家庭装修的正确方向。受这种错误倾向的影响,甚至有的家庭一味的模仿KTV歌厅的装修效果,把家庭变成了文娱的场所,也是文不对题的。总之,这些做法只能说是花了钱,却买不到家庭温馨的气氛。

第二,通过这次实习,虽然时间很短,却我认识到自身的许多不足。例如,自己的视野还相当的狭隘,目光短浅。闭门造车。现在深知这使不对的。凡是成功的艺术家都离不开生活,都不可能闭门造出杰出的车来,生活才是创作灵感的来源,也是验证创作是否成功的媒介。并且身体力行地去感受、学习、接受一件新事物,是最有效、最直白的诠释。短短的三天参观,让我学到一本书厚的知识,并且,这些知识不会轻易忘记。

第三,我还认识到,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不是轻松的做到的,它不是偶然,而是长期的积累,是必然结果。追求学问不能太肤浅,只求表面,而应该循序渐进的积累,研究,认识它的本质,全方位的把握它,才能更好的利用它。大到整个户型的室内设计,小到每一个角落,都是要认真,仔细的去思考,为的是如何让这个设计更加完美,让业主满意。所以,做什么事情,只要用心去做,容易变成不容易,不容易变成容易。

以上就是我在实习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浅薄的认识,望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并给予批评和指导。

室内设计周记(三)

参加这个工作营很是突然,一点提示都没有,刚刚开学就见到了远道而来的台湾师生们,来了个开幕式,后来才知道我们能参加这个工作营是从研究生那里挤来的。

那天开幕式,来到二楼展厅,见到大家,在开幕式上包括院长老师代表同学代表都有发言,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台湾的一位同学代表,他的讲话很简短,很“不正式”,我记得他从上台就“嬉皮笑脸”的讲,记得他轻松的说到“大家不要太正式,都轻松点,轻松点……”整个的开幕式的气氛就在这里活跃了起来,到了这里也让我们感到了台湾同学的活力,我在这里就在思考了,到北京来读书以后,也去过北京的其他的一些学校,不敢说见过大世面,但就我的观察,大陆的学校怕是很少有有哪个学生代表敢如此的不正式的发言,用现在网络中最流行的一句话来讲,他竟然忘记了要感谢国家,在我的记忆里,记得这么一段对大家发言的描述,()说:“大家发言总是不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紧张,因为大家在发言前要想好多,总想着发的言要对别人有影响……”在《易经》之中有一挂,叫咸挂,“咸”就是无心的“感”无心之感才能感动人啊!这是我们与台湾师生的初次见面,也是台湾师生们让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开幕式以后,台湾的师生们就去参观了,我们则被扔到了一边,呵呵……开玩笑的,总之大家今天没有再见面。

第二天,我们在六点东门集合,去参观故宫,那天我看到,不光大陆不怎么遵守时间,台湾的同学们更是如此,(郑重声明:本人说这些绝对不是提倡大家不遵守时间,或者幸灾乐祸。)我就在想了,台湾的师生也是人嘛,谁也没多长出俩脑袋四只手,脚上踏着俩个着了火的车轱辘。

经过了计划外的漫长等待,我们终于出发了。在路上,我与几位同组的台湾同学聊了起来,其中与一位台湾小弟甚是投机,在攀谈中他的一句话很值得深思,他说在以前,他觉得来到北京的人都要戴口罩,我当时感到很是惊讶,不得不说的是信息的封锁效果着实巨大,能让一位大学生“无知”到这种地步,但同时我又想,那我们呢?我们是不是就什么都能知道呢?是不是生活在大陆上的我们,生活在中央美院的我们就是什么都清楚的了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但却无法保证。

经过了漫长的旅程,我们在 11 点多到了一个离故宫很近的地方,按照老师们的安排,我们自己去吃了一顿饭,然后去了,新翻修的前门大街上去看看,虽然在北京待了几年了,但前门大街却是我第一次来,说实在的,看着这些用心造就的复古,我很感动,只是怎么都感动不起来,一栋古建筑就像一个人一样,他要经过真正的岁月的磨砺,有着一颗快乐过而又带着伤痕的心,有着外化的纹迹,内化的品质,他才能经得起品味推敲,才能使人感动,翻修的前门大街固然很是用心,但始终不能碰触到人们的内心最深处,单靠一个古的形式是无法撑起前门大街的那张硕大的脸的。

其实故宫还是去过很多次的,这次再回故宫,又一次的学到了一些,因为学校给找了一位老先生给做讲演,从他的话中,我们学到了很多,而这些东西如果只靠我们自己去观察,怕是很难很难……在老先生讲演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特点,就是台湾的同学们每人手里都有一个小本,把老先生的话记录了下来,把图画下来,而我们却不是,我们只是干巴巴的站在那里,或者无聊的在边上晃来晃去,一个很鲜明很有意思的对比,我想,不是说我们的同学不学习,同学们也听的很认真,我想也不是说拿着个小本子就一定比不拿本子的学的好,只是在想,是不是这种微笑的差异中有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呢?但愿是我们做对了。

从故宫回来后,我们去了后海,这时老师们都走了,把时间留给了我们这群孩子们,哈哈……欢乐时刻来临了,我们在昊总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小烧烤店,在这里我们满满的“坐满”了一层,彼此之间敬酒,穿梭其中,其乐无穷。吃完之后我们又去了眼袋胡同转了一圈。一直到了晚上 12 点多才能回学校。

再到后来我们去了避暑山庄,这里是与故宫完全不同的风格,他的尺度比故宫小的多,色彩也更加朴实,很多都是材料的原色,更能贴近生活,更能打动我。通过对避暑山庄的游玩,体会最大的就是尺度对建筑的影响。

马上就要开展了,讨论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过程中,倒是有几个现象很有意思,一:目的性,二:面子问题,三:我们在一起

先来说说这目的性的问题吧,在第一轮的讨论中,我和其中的一位研究生都是美院的,剩下的是台湾的三位同学,我们就发现一个问题,在讨论究竟要做什么的时候,我和研究生提出的各自的方案,是把要做什么,怎么做,甚至时间的安排,甚至最后的结果大约会是个什么样子都想象了出来,目的性非常的明确,而台湾的同学却不是如此,他们只是说想做什么,甚至只是提出了一个现象或者一个点,至于怎么做,什么时间做,做不做的成以及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他们都没有想清楚,甚至都没想,按照咱们这里的要求就是相当的不成熟的方案,甚至不算是个方案。

于是,我们经历着漫长的讨论在讨论,一直到前两天方案还是没能定下来,甚至还有一些新的想法冒出来,时间眼看就来不及了,最后台湾的同学说了两句话,一:“方案挺好,可当你都知道一件事情做完后它会是怎样的结果了,还有做的必要吗?”这句话挺有意思的,对此,我不置可否,第二句是,当我们问他们“如果做不完怎么办?”说白了,我们想问的就是分数怎么办,“没关系,我们只要有这个过程,老师不会不给分的……”后来我从那位台湾小弟的口里得知,他们打分数,不是只看你最后交上来的那几张 A1 的版面,而是参考你的过程,他们要的是你在做,在思考,你在努力……

二:面子问题,其实在讨论中慢慢就发现,台湾的同学对别人的方案即使有意见他也不会说,或者很婉转,后来得知,他们即使意见很大,不到万一也不会明说,这是给对方面子,通过观察,我觉得台湾的这股面子的风气要比大陆更重,我就在琢磨畅想这件事,以前,由于交通不够发达,彼此之间的交际面不大,为了更好的生存,大家都会给对方面子,再到后来,大陆改革开放了,新的思想传播,交通发达了,交际面广了,新的思想在猛批我们的面子文化,交通发达让我们离开了那片土地,交际面的拓宽让我们彼此之间的影响力变得微弱,这时,我们突然发现,“靠……离开了你我照样能活……”于是大陆的面子文化大减,那么,台湾比大陆开放的更早更彻底,经济,交通城市乡村建设都很好,为什么他的面子文化好像要比我们更严重呢?到后来我想到了一个我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的答案,原因是台湾本身太小了,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不得不形成这种小脚走路的习惯——给你面子。

三:我们在一起,这是到了最后大家熬夜做东西的时候才看出来的,那晚熬夜的组有好几个,不难发现,台湾的同学几乎都在,(我不敢说全部,因为我不能把其他组的成员都记住)并且在努力的做,那么反观我们呢?反正我们组的两个研究生回去睡觉了,也许是我们的身子要比其他人的更尊贵吧。只是我没看出来而已。

活动的最后就是开展了,在这里还是学到了一些,每组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在大家要走的前一天晚上,一起去唱歌了,这时也看出台湾同学的不同,与其说他们在唱歌,不如说是在“搞怪”,唱歌不是最重要的,把整个房间的气氛搞到了很嗨,大家在一起很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离别总会到来,舍不得却不得不舍得……

更多相关内容: